循先贤足迹 感受“两岸同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23:03 1

摘要:过去的书院、今天的文明实践站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循着先贤足迹

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3月29日上午

由中共厦门市委文明办主办的

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路

第三场走访活动

海沧区青礁村举行

数十组亲子家庭踏上

海沧区“两岸同源”

文明实践精品线路

感受闽台文化同根同源的血脉传承

芦塘书院

探索“文明实践+书院文化”

位于芦塘书院的

青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是本次活动的第一站

据介绍

岁月长河里

芦塘书院曾一度荒废

但如今通过

“文明实践+书院文化”的探索

这里成为村里男女老少

休闲、娱乐、健身的“共享空间”

不仅如此

这里还常态化

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

助力青礁村打通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

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

芦塘书院还邀请

国家一级美术师康明义

在此开设工作室

厦门市寨上小学教师 彭真好

过去的书院、今天的文明实践站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颜氏家风家训馆

宣廉倡廉 学习闽南俚语

随后

走访团来到颜氏家风家训馆

了解廉政文化

感受闽南传统民俗文化

据介绍

颜氏家风家训馆

在青礁村颜氏开漳堂原有场地上

进行改造建设而来

馆内涵盖了青礁村村史、

《颜氏家训》、古代颜氏孝廉故事、

现代优秀党员事迹等

让家族祠堂

“变身”宣廉倡廉的新阵地

“一支草,一点露”

“食果子,拜树头”

“一暝全头路,天光无半步”

……

活动现场

大家还沿着闽南俚语展示墙

边学闽南话边思考

纷纷感叹受益匪浅

开台文化公园

走近“开台王” 弘扬开拓精神

“快看!好大的仿古福船!”

进入开台文化公园

一艘高耸的仿古木船

率先“闯入”走访团成员的视野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

走访团先后参观了

颜思齐雕像、公园题词石碑

及思齐堂等

通过历史文献、古航海图等

众人完整了解到

“开台王”颜思齐的传奇故事

松柏小学二年级学生 张馨月

“开台王”当之无愧!

华昌小学三年级学生 徐丁羽

颜思齐不仅推动了台湾经济发展,更为后世留下了值得弘扬的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童谣童玩社会实践基地

体验陶艺制作 锻炼动手能力

活动最后一站

走访团来到海沧区海峡两岸

闽南童谣童玩社会实践基地

体验陶艺制作

锻炼动手能力

在“拉坯区”

陶艺师一边讲解陶艺知识

一边现场演示拉坯操作

走访团成员纷纷模仿揉泥手势

感受着泥块在自己手中的千变万化

“注浆区”则是热火朝天

走访团成员将细腻的泥浆

徐徐注入石膏模具

小心摇晃,等待定型

当模具开启

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随之响起

家长们也纷纷挽起衣袖

化身“最佳拍档”协助修坯

习作

活动结束后

孩子们收获满满

并且用稚嫩笔触记录下所见所感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玩泥巴失败

厦门市松柏小学二年(6)班

赖知默

指导老师:张璐婷

我的陶土制作挑战失败了。

来到青礁村的海峡两岸童谣童玩社会实践基地,我们的任务是“玩泥巴”,我要跟着老师用模具做出一只陶土兔子。我想,那不就是把泥水往模具里一倒,也太简单了吧。

原来是我想得太简单了。今天天气潮湿,泥水倒进模具后很难变干,要用电吹风烘干,但吹久了陶土又会裂开。结果,我的兔子有些地方还很湿,有些地方却已经裂开了。最后揭开模具的时候,我没有见证到泥巴变成兔子的奇迹,而是眼睁睁看着兔子裂成了两半。老师安慰我说,是因为今天天气太不好了。我心里知道,不怪天气,怪我轻敌了,陶土没我想象的好对付。

虽然没有成功做出陶土兔子,但我觉得失败有时候也不是坏事。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文明实践在路上

厦门市松柏小学二年(6)班

张馨月

指导老师:张璐婷

周六上午,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走进了青礁村,走访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路,我收获满满。

我们先是探访了百年书院——“芦塘书院”。一进门,就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和装满各种书籍的书柜。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自己好像一下子穿越到了很久很久以前,还听到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接着我们走进开台文化公园,第一眼看到的是一艘巨大的福船,曾经颜思齐就是带着他的乡亲们乘坐这样的大船到达台湾屯垦的。讲解员跟我们说了许多颜思齐的生平事迹,我心想:“他真不愧是开台王,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把荒无人烟的台湾变成富饶之地。”

最让我难忘的要数体验亲手制作陶土作品了。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方法,眼看就要做好了,可是因为转盘转得太快,而且沾了水的陶土很滑,一不小心,陶土就飞了出来,我只好重新做。好在我掌握了技巧,很快就又做出了一个漂亮的小碗,还刻上了自己名字,我心里可高兴啦!

很快,旅程结束了,我收获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青礁村研学记(节选)

厦门市湖里中心小学六年(4)班

林炫羽

首站芦塘书院,百年时光仿佛在门槛处凝结。三进式的闽南传统建筑里,陈列着二十余件旧时农具,锈迹斑斑的犁耙与油光发亮的竹扁担形成鲜明对比。我们还看到了鼓风机,以前的人们用它扬去稻谷里的杂质。

移步至颜氏家风家训馆,闽南语特有的韵律在梁柱间流转。在闽南童谣点唱机前,踩下按钮的刹那,《天乌乌》《月光光》等童谣如清泉般流淌。海峡两岸闽南童谣童玩社会实践基地里,拉坯机旋转出温柔的嗡鸣,陶土在指尖化作弯月般的杯盏。当指导老师开始制作时,泥坯竟似有了灵性,渐渐成型。

归途中,古榕树的气根在风里轻摇,仿佛又听见点唱机里传来的童谣:“月娘月光光,起厝田中央……”或许这就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模样——在童谣的韵脚里,在陶土的肌理中,在古厝的剪影间,闽南文化的基因正悄然延续。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做文明实践 弘家风家训

厦门市金鸡亭小学五年(2)班

郭骏成

青礁村,这是一座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村子。3月29日,我们走入这个村庄,沿着文明实践精品线路,感受其魅力。

在家风家训馆前的广场,一堵院墙上满满记载着颜氏家族家风家训。这些家训可都是祖祖辈辈的人们为人处世、修身齐家的经验,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在这个村子里,一系列好家风故事正在成为村民与游客朋友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青礁村文化之旅(节选)——探寻历史与匠心的交融

厦门市华昌小学三年(2)班

徐丁羽

指导老师:郑红英

3月29日,我沿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路,踏入了青礁村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一场感受“两岸同源”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我们的第一站是芦塘书院,这座古色古香的私塾,仿佛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红砖白石构筑的墙体,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与匠人的智慧。

随后,我们步入了开台公园,这里有许多令人敬仰的名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名叫颜思齐的英雄,他被尊称为“开台王”。他的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台湾的天空。他带领众人,披荆斩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让台湾这片荒芜之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不仅推动了台湾经济的蓬勃发展,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人勇往直前。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探访青礁村:一座村庄的文明密码(节选)

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五年(3)班

林钰涵

近海滨,有水塘,水塘边上芦苇生。

青礁村芦塘社,一座位于厦门与漳州交界处的小村落,自北宋建村至今已近千年,背山临海、物产丰饶。其中,芦塘书院就静静地伫立在这个小小村落里,飞檐翘角的红砖古厝中,灰瓦白墙的建筑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座始建于清代的乡村书院,在历经百年沧桑后,修复重生,成为当代乡村振兴中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符号。

这一次,我沿着海沧区“两岸同源”文明实践精品线路,带着好奇与疑问走进芦塘书院,试图解读它背后的文明密码。

书院大门前,一对石狮已守护了百余年时光。跨过门槛,只见红砖黛瓦,木檐低垂,仿佛一位睿智的老者。听社区讲解员介绍,每周都有社区志愿者前来开展公益课堂,教社区里的孩子和老人写书法、下棋等,丰富村民们的闲暇生活。两侧厢房曾是学子们读书习字的场所,如今一侧陈放着犁、纺线车、鼓风机等老式农耕用具供我们后人参观学习,另一侧则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康明义的个人工作室。

每周天,村民结伴前来学习素描水彩,康明义老师免费艺术教学惠及全村老少,学生中年纪最大的70岁、最小的只有4岁;而我,在今天也有幸见到了康老师亲笔作画。

后来,我们还参观了开台文化公园,了解颜思齐率众开发台湾的历史,被后人尊称为“开台王”。在这里,不仅保留了历史的记忆,更成为凝聚人心、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我懂得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宗同族、骨肉相连的关系。

当我们离开文化公园时,恰逢一群孩童在颜思齐雕像广场前嬉戏。他们时而追逐打闹,时而驻足观看地上那本教科书版式设计的彩色影雕石碑,传统文化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融入他们的成长记忆。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文明实践之拉坯体验

厦门市湖里中心小学一年(1)班

今天,我来到海沧青礁村参加了一场超有趣的文明实践活动。

最让我开心的是陶土制作,老师先给我们播放视频演示,陶土在拉坯机上旋转,老师双手轻轻一按、一拉,一个漂亮的杯子就成型了,看完我特别想试试。

终于轮到我啦!我打开拉坯机,把陶土放在转盘中心,可陶土就像个调皮的娃娃,根本不听我指挥,转着转着就歪到一边去了。经历了几次的失败,我有点想放弃了,妈妈叫来了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双手配合着陶土的旋转,轻轻用力,过了好一会儿,一个歪歪扭扭的小杯子出现了,我太开心了,真想把它带回去给爸爸看看!

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小杯子,虽然它不完美,但我心里特别自豪。这次拉坯体验,让我感受到动手的乐趣,我盼着下次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传承优秀家风 争做时代新人(节选)

厦门市金鸡亭小学五年(2)班

朱静翕

指导老师:刘雯

在文明实践精品线路走访活动中,老师讲解的颜氏家风家训让我深受启发。比如“紧行无好步,慢行好步数”,是指做事太过着急而没有经过周详思考,虽能做成但难免有所不足,所以凡事不可操之过急,经过思虑再进行,按部就班,自然成功在望。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句话:“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这是南北朝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的记载,他是要告诉子弟“言多必失”的道理,可这却让我疑惑不解:“现实学习生活中我们不是常说要多沟通、多表达吗?”听了我的疑问,讲解老师告诉我这句话并不是表面上看得这么简单,不是单纯地让我们少说话,而是让我们在说话前要先全方位地冷静思考,思考后再开口表达。老师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颜氏家训真是博大精深!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编辑:陈雅瑛 ※ 校对:林维曦

※ 审核:易福进 陈祥旺

※ 来源:海西晨报记者 黄晶晶 综合整理

来源:海西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