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治七年(1868 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在金陵官署突发疟疾,高烧不退。幕僚急召当地名医马培之,以青蒿鳖甲汤施救。这位湘军统帅病愈后,在日记中写道:"药石之力诚不可忽",却又在家书中警告子弟:"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这种矛盾心态,贯穿其晚年与中医的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流毒:中医篇
一、曾国藩的医疗事故现场
同治七年(1868 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在金陵官署突发疟疾,高烧不退。幕僚急召当地名医马培之,以青蒿鳖甲汤施救。这位湘军统帅病愈后,在日记中写道:"药石之力诚不可忽",却又在家书中警告子弟:"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这种矛盾心态,贯穿其晚年与中医的纠缠。
这位理学大师的纠结,在同治九年达到顶峰。他因严重失眠服用归脾汤,却在日记中吐槽:"服药月余,寐仍不酣"。更吊诡的是,他一边用中药泡澡缓解牛皮癣,一边在给儿子的信中痛斥:"医者大半皆骗人之术"。这种实用主义态度,与其祖父星冈公 "三不信" 祖训(不信医药、僧巫、地仙)形成荒诞共振,活脱脱是晚清士大夫精神分裂的标本。
二、俞樾的学术碰瓷
俞樾是曾国藩的弟子,受曾国藩影响极大,1879年春,苏州曲园书房。俞樾盯着案头《周礼·天官》发狠:"医巫同源?那便同废!"这位曾国藩得意门生,正为《废医论》寻找理论炮弹。窗外春雨绵绵,他却在古籍里玩起了大家来找茬:
《黄帝内经》"上古之人度百岁乃去"——吹牛!
《伤寒论》"六经辨证"——这不就是五行玄学?
最可气是华佗刮骨疗毒,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怎不考证?关羽中箭是建安二十四年,华佗早被曹操砍头十一年了!
靠着这般"考据学",俞樾硬生生把中医典籍拆成废纸。但他选择性忽略了两件事:自家夫人常年喝人参汤续命;亲孙子俞平伯出天花,是请杭州胡庆余堂大夫救回来的。
三、章太炎的东京打假课
1906年东京神田区,章太炎在讲台上挥舞手术刀:"诸君请看,这所谓'中医外科圣器',连猪皮都割不破!"台下22岁的周树人(鲁迅)看得两眼放光,却不知老师手里这把"古董刀具",实为章夫人从当铺淘来的裁纸刀。
这位俞樾亲传弟子,把考据学玩成了行为艺术:
指着《本草纲目》里的"人中黄"(粪汁)狂笑:"此乃食秽疗法!"
拿着《洗冤录》中的蒸骨验伤法嘲讽:"莫不是要炖人骨汤?"
但他"恰好"忘了,自己1903年入狱时,是靠狱卒偷带的云南白药止住咳血。
四、余云岫的"中西医合璧"骗局
1916年上海,余云岫在日租界诊所挂出招牌:"专治洋人怪病"。这位章太炎高徒,白天用听诊器给洋人看诊,晚上锁门研读《黄帝内经》。两年后,他端出《灵素商兑》,把中医经典拆解得七零八落:
"经络学说"是古人血管观察失误
"五脏对应五行"不如解剖学精准
最狠的是举证华佗开颅术不存在:"三国时期哪有无菌环境?"
但他书房暗格里,藏着本东京旧书店淘来的《华佗神方》。1923年大阪医史学会披露,该书与《诸病源候论》中30余处外科术式,与同期德国《外科精要》高度雷同。余云岫的应对很"日式"——连夜把藏书盖满"伪书"印章。
五、考古铁锤砸碎"西医独创"神话
2007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颠覆认知的陪葬品:
带刻度的人体经脉漆人
青铜手术器械包(含镊、针、刀、凿)
920支记载外科术式的竹简
最打脸的是M3墓主肋骨上的手术痕迹——左第三肋陈旧性骨折,有明显刮骨疗毒迹象。碳十四检测显示,这位西汉工匠术后存活超五年。而同时期欧洲,盖伦还在用羊血治癫痫。
2019年更劲爆:大英图书馆修复17世纪传教士手稿,发现夹页里藏着《金疮秘要》残卷。其中"开颅祛瘀法"图文并茂,注释却是拉丁文:"此为本人独创之术。"而这份手稿的主人,正是"现代外科之父"帕雷的导师维萨里。
六、大师们的选择性失明
1936年鲁迅临终前,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用尽西医手段无效,偷偷开出白虎汤。周海婴在回忆录里写道:"父亲咽气时,嘴角还沾着中药渍。"
余云岫更讽刺:1950年他提案"改造中医",卫生部却把他的私人医案曝光——1947年治自家孙子百日咳,用的竟是《医宗金鉴》里的鹭鸶咳丸。
章太炎晚年患鼻咽癌,西医宣布不治后,其妻汤国梨偷偷请苏州名医曹颖甫会诊。曹老把完脉冷笑:"若是早三年用《金匮》方,何至于此!"
结语
从曾国藩的痔疮到老官山的骨凿,这场持续百年的中西医之争,本质是文明话语权的争夺战。俞樾们如同拆祖屋建洋楼的败家子,却没发现洋人设计师偷藏了我们的榫卯图纸。当我们在三星堆看到五千年前的外科钻头,在敦煌遗书里发现唐代的麻醉配方,该对那些"大师"们说句:诸公当年砸的不是中医,是华夏文明自证的脊梁。
下次再遇"中医不科学"的论调,不妨笑着回敬:"是啊,毕竟我们五千年前就会的科学,某些人现在还没学会呢。"
来源:健康美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