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茶友们喝到一口健康好茶,我们努力了9年,现在怎么样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22:10 1

摘要:填写表格的时候,检测人员高兴地恭贺我们,哎呀,你们的地盘又扩大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段时间在山上,做了一次茶园有机检测。

填写表格的时候,检测人员高兴地恭贺我们,哎呀,你们的地盘又扩大了。

这番表扬是基于,我们旗下的参与送检的有机茶园,今年新增了40多亩。

确实是值得庆祝一番。

彼时我们都心里甜丝丝的,有点骄傲。

然而,当我们去监工有机茶园采牡丹王,站在那群山之巅,眼前一望无际,葱葱绿绿,都是自己家的茶树,突然之间,有点鼻酸。

不是感冒,是感动。

又是,唏嘘。

那一刻,回望与我们有机茶园一壑之隔的太姥山主峰,仿佛看到了这些年艰难行来的坎坷之路。

眼中,只觉有泪,潸然而下。

这么多年,真的是太难了,如果时光回流,再来一次,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与决心,走到今天这里。

《2》

为了建造这片庞大的有机茶园,这些年,我们付出了全部的积蓄,并且,放弃了巨大的直播蛋糕。

最初的时候,开山,租来挖机勾机,把整片山开荒出来。

接着,买苗,种树。

在一个冬至之后的有暖阳的天气,在白琳的一家育苗厂里,买下了无数的苗木。

问了那位老大爷,这是大白茶苗还是大毫茶苗,他说不知道。都混在一起分不清了。

所以,不必纠结自己正在喝的是大白还是大毫,反正只要是福鼎的苗就对了。

福鼎的苗,福鼎的地,福鼎的人做,就是福鼎白茶。

茶树种下的第一年,间种了一排白萝卜。到了年底萝卜长了出来,非常肥大,是城里能买到了最大个头的萝卜的两三倍。

李麻花一手提三颗,站在茶园里,笑得喜气洋洋。

山上的萝卜果然特别甜,回到福州送了邻居们几大筐,那半个月,整个楼道都是萝卜排骨汤的香气。

讶讶学语的小朋友见了我们,争相叫着“萝卜姐姐”。

第二年就开始施羊粪了。

内蒙来的羊粪,一亩洒二十五袋,一袋四十到五十斤,运到山下,再请工人背上山去。

洋洋洒洒间,一套小户型的首付就没了。

这些年下来,多少套房子,洒在了太姥山上,成了茶树根部的美丽紫云英,以及茶树梢头嫩生生鲜活甘香的茶青芽叶。

初时的时候,每喝掉一泡自己家茶园出产的有机白茶,就感觉是喝掉了梦寐以求的市中心大平层的一块砖头。

一边喝,一边心痛,一边又在那茶香里沉醉。

后来,六七年过去,渐渐习惯了这种付出,这些茶园已经成了我们的孩子,养育它们,是我们的“动物本能”。

现如今再回头,不禁感慨,幸好当年听从了老S的建议,种下这两个山头的有机白茶,在台地茶乱成一锅的当下,我们还可以在有机白茶里,与他们脱去纠缠,安心开创茶行业新格局。

《3》

然而,在我们深耕有机白茶,为有机白茶园付出了所有的精力,时间以及积蓄的时候,正是互联网茶叶直播最红火的时候。

无数跟在小陈茶事身后奔跑、捡漏的互联网茶叶自媒体,或是直播,或是拍短视频带货,总之,在绚烂的炸裂里,平空接到了一轮又一轮的流量雨。

那时间,乱象不断:巧克力味白茶在直播间卖到飞起;咖啡色老白茶在短视频里被奉为经典;普通人套上件茶服,戴上串手串,就能扮演“老师”开始讲茶卖货;不知道哪来的又细又弯的芽头,装进印有白毫银针字样的袋子里,就能123上车.....

这些怪力乱神,茶友发给我们看了,总是一笑置之,魑魅魍魉,行不久远。

直到前年冬天,去武夷山给老朋友们拜年,一位相识多年的大姐的话,才把我们瞬时冰了个清醒明白。

她的原话是,啊,你们小陈茶事还在啊?

我们的原话是,当然还在啊。

她继续说,那你们怎么不直播,现在直播多火啊,连我们武夷山人都在直播卖茶。

就在那一刻,我们才惊觉,原来,不直播,是会被人以为你被淘汰了的。

原来,我们躲起来修炼武功的时候,世上早已经过了千年。

精锤这片有机茶园,错过了直播的黄金时期,错过了流量的爆炸,错过了大票的毛爷爷。

但我们不悔。

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去抢着捡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有识之士,他们只是饿极了才去遵从动物的本性。

馅饼不会一直掉,这是自然规律。

等罡风吹尽,世界恢复清明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比拼的,仍旧是实力,而茶与茶之间比拼的,仍旧是品质。

好不好喝,安不安全,有没有证书,才是促成销售时临门的一脚。

凭你视频拍得再精美,人设立得再辉煌,茶不好,也没人买单。

《4》

有机白茶,是未来的大势,也是小陈茶事未来的方向。

前段有个茶友,买了尼泊尔的白毫银针,想必他也觉得有问题,拿来求鉴定。

然,村姑陈感兴趣的不是这个茶是不是银针,而是他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放弃大好的中国白茶,去买尼泊尔的白茶。

毕竟,白茶起源于中国,也兴盛于中国。

至于尼泊尔,还真没听说过在历史上出过多少出名的茶类。

于是直言相问。

茶友的回答也很直接,因为觉得国内的白茶乱七八糟,而尼泊尔的茶,听说没有农残。

姑且不论尼泊尔的茶没有农残这个论点靠不靠谱,有没有科学依据,单说这位茶友的出发点,就十分令人触动。

早说啊,买小陈茶事的有机白茶,全程有机管理,年年年检颁证,是极安全的茶。

那个小尼泊尔家的银针,弯弯的,瘦瘦的,根本不像颗“针”,还缺白少毫的。

虽然价格比福鼎银针便宜了三分之二,但品相,真的是没法看。

估计喝起来,也是清汤寡水,没香没韵的。

虽然过去多日,但这件事留下的后遗症很深很深,深到时不是就会拿出来反刍一番。

果然,安全永远是消费者心头的重中之重。

这更坚定了我们走有机茶的道路,打造高品质有机白茶的决心。

《5》

做小陈茶事这些年,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曲折。

而我们两个弱女子,硬是凭着一腔热血,走到了今天。

人生如泅渡。

好几回,就差点要沉在那河里。终于挣扎着,又冒了出来。

有一次终于明白,你如果不能自救,那别人是救不了你的。最终能干掉你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

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你就可以永远俏立潮头,做最美最飒爽的弄潮儿。

其实我是个矛盾的人。

身处太姥山的时候,便想就此归隐,种茶做茶,不问世事;到了西湖,又想金盆洗手,隐于湖畔,打鱼挖藕了此一生;到了景德镇,便想开个窑口,从此玩泥巴去;而飞去上海,站在那热闹繁华的国际金融中心,突然就生出了万丈雄心,要想把我们福建的茶,卖到世界各地去。

最近的偶象是庆奶。

74岁还可以拍偶像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只要不放弃,我们做茶也可以做到七老八十。

到时候,带着孙辈们上山,指着群山峰峦给他们看,当年,那一处山坳,乱石成堆,是我们清理运送,种茶栽花,才成了如今的绿树成荫茶香遍野....

你们一定要记得,种好茶,做好茶,做安全的有机茶给茶友们喝。

茶友们跟小陈茶事,是一辈子的交情了。

断不得,也断不了。

必须用高品质的好茶,一代又一代,把这情谊延续下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这里是神秘湘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