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到,有些蔬菜可种了,但这几种瓜豆千万别早种,不然白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22:01 1

摘要:清明前的地温不够稳定,白天太阳晒着地表可能达到20度,但到了夜里又会降下来。

马上就到清明了,也到了种菜的好时间。

有些心急的菜友看着回暖的天气,早早就备好了瓜豆种子。

但有几样常见的菜苗,现在种下去可不太行。

黄瓜是夏季餐桌的常客,但很多人不知道它其实很娇气。

清明前的地温不够稳定,白天太阳晒着地表可能达到20度,但到了夜里又会降下来。

黄瓜种子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容易出问题,就像让人在冷热交替的房间里睡觉,很容易着凉生病。

种子吸水膨胀后需要持续温暖才能发芽,如果遇到降温,水分排不出去就会烂在土里。

有些菜友看到出苗了就放心,其实刚长出来的两片叶子最脆弱,这时候遇到低温,叶边会发黄打卷,严重的整个苗子都会蔫掉。

种黄瓜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地温稳定,一个是防虫处理。

有经验的菜农会用手背贴地试温,感觉不到凉气才算合适。

播种前用草木灰拌种是个老法子,灰里的碱性物质能抑制病菌,还能防蚂蚁偷吃种子。

现在市面上的种子袋上虽然印着杀菌处理,但自己再加道保险更放心。

穴距保持半臂长,太密了后期通风不好,容易得白粉病。

苦瓜苗的娇气程度在瓜类里数一数二。

它的原生地是热带地区,骨子里就带着怕冷的基因。

温度低于12度时,叶子会发暗绿色,茎秆变得僵硬,就像人冻得打哆嗦。

现在用育苗盆在室内培育看似可行,但移栽时根系容易受损,缓苗期特别长。

不如等到自然温度合适时直接播种,省去移栽的麻烦。

播种苦瓜要注意选种,把瘪籽挑干净,饱满的种子在温水里泡半天。

点播时别埋太深,两指厚的土层正好。

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它的根怕涝,积水容易烂根。

等苗子长出四片真叶时,可以掐掉顶尖促进侧枝生长,这样结的苦瓜更多。

豇豆早种的毛病主要集中在营养失衡上。

氮肥过多会让它只顾长叶子,就像小孩子光吃零食不吃饭。

藤蔓看着绿油油的很喜人,但开的花少,结的豆荚更少。

有些菜友以为是缺肥,反而追施更多尿素,结果情况越来越糟。

其实豇豆对磷钾肥需求更大,特别是开花结荚期,补点草木灰或腐熟鸡粪效果最好。

播种时要注意深浅,豇豆种子比黄豆大些,埋三指深最合适。

太浅了容易被鸟啄食,太深了影响出苗。

行距保持两尺左右,给后期搭架留出空间。

雨后要及时松土,板结的土壤会影响根瘤菌活动,这可是豇豆自个儿的“氮肥工厂”。

南瓜

南瓜种子的误区在于播种姿势。

很多人随手一扔,其实种子的朝向有讲究。

平躺着放最稳妥,尖头朝下容易积水烂种,朝上又可能带种皮出土。

选地势稍高的地块,南瓜不怕晒但怕涝,低洼地雨季容易烂根。

播种前可以用指甲轻轻磕破种壳,注意别伤到里面的仁,这样出苗能快两三天。

丝瓜种子的休眠期比较长,这是它自我保护的本能。

现在播种看似能抢早,其实出苗率很低。

很多没出的种子不是死了,而是在土里慢慢吸水等待合适温度。

等到清明后浸种催芽,能打破这种休眠状态。

用温水泡12小时,放在湿布包里保持25度左右,露白再播。

苗期要注意防蜗牛,嫩叶是它们的最爱。

这些瓜豆类蔬菜虽然生长习性不同,但有个共同特点:都是温度敏感型作物。

地温不够时,根系发育不良,吸收养分的能力大打折扣。

就像让婴儿吃硬饭,消化不了反而伤身。

判断播种时机不能只看气温,要扒开表层土摸下面的温度。

连续五天清晨测地温,稳定在15度以上才保险。

土壤准备也有讲究。

瓜豆类都怕重茬,去年种过同类作物的地块要轮换。

整地时深翻一尺,把底肥埋在下层。

腐熟的牛羊粪最适合,没腐熟的容易烧根。

起垄种植利大于弊,既能排水又能增温,雨季来临时优势更明显。

尤其注意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

轮作倒茬、种子处理、及时清园这些基础工作做到位,能减少七成病害。

物理防虫法最安全,黄板诱杀、人工捉虫虽然费事,但没药物残留。

必须用药时选生物制剂,按说明浓度使用。

这些种植细节看起来繁琐,其实掌握了规律就简单。

关键是要顺应天时,不盲目抢早。

每个节气都有适合的作物,把合适的菜种在合适的时间,才能事半功倍。

来源:24节气厨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