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品荔”何以撬动亿元产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2 21:11 1

摘要:广东是我国栽培荔枝最早的省份之一,遂溪则是广东荔枝最早规模化上市的产区之一。2024年 遂溪荔枝种植面积约3万亩,主要种植区域为乌塘镇、附城镇、洋青镇、界炮镇,其中乌塘“仙品荔”备受青睐。

广东是我国栽培荔枝最早的省份之一,遂溪则是广东荔枝最早规模化上市的产区之一。2024年 遂溪荔枝种植面积约3万亩,主要种植区域为乌塘镇、附城镇、洋青镇、界炮镇,其中乌塘“仙品荔”备受青睐。

近年来,遂溪县委、县政府,乌塘镇党委、镇政府以战略眼光布局荔枝产业,以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为支撑,推动“仙品荔”品牌实力出圈,让岭南佳果的甘甜化作深具地域特色的符号。

种植于遂溪乌塘的“仙品荔”

富硒早熟抢占市场先机

从古至今,遂溪乌塘荔枝因优良品质备受青睐。万亩荔林中,几棵高大健硕的百年古荔树矗立其间,树干挺拔,枝叶繁茂,见证乌塘镇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据湛川村林氏家谱记载,民国二十三年,他们的祖辈就已经在种植荔枝了。

海水渗透湛川荔枝河谷两岸的独特地理优势、赤泥黏土和黑色沙土结合的肥沃土质、适量降雨的气候……咸淡水浇灌裹挟着昼夜温差,打造荔枝生长的“温室摇篮”,遂溪湛川荔枝曾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仙品荔”,指的便是种植于遂溪乌塘镇河谷地带的“海水荔枝”,主要以白糖罂、妃子笑、桂味、无核荔枝等优质品种为主,2024年种植已达2万亩,产值达2.6亿元。

“仙品荔”富含硒元素,口感清甜不上火,比同类品种提前约15天上市,在市场销售上抢占先机,用时间差战略在荔枝赛道建起品牌护城河。

不少村成立荔枝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种植管理标准化,带动荔枝产业走向规模化产业化道路。例如,新屋村成立遂溪新屋溪泉荔枝种植专业合作社,湛川村成立湛川河谷荔枝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不仅可以得到资源扶持,还有很多赴外地学习种植技术的机会和得到专家技术指导的机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产业。“2023年我刚到乌塘镇时,荔枝种植面积为1.5万亩,而现在已经达到了2万亩。”乌塘镇党委书记洪文泽表示,目前乌塘镇正利用乡村绿化的契机,积极种植荔枝果树,丰富乡村绿化内容,提升乡村绿化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

乘着“仙品荔”品牌和市场的东风,乌塘镇充分运用“荔枝小讲堂”,支部发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扩大种植规模,进而提高各村荔枝产业产量、扩大产值。

多重推广打响“仙品荔”品牌

2021年以来,遂溪县立足产区优势,打造“仙品荔”品牌。紧盯荔枝种植、仓储、物流、冷链、销售等环节,通过“政府引导+帮扶助力+企业参与”方式加速打通销售渠道,多方宣传,提高“仙品荔”流量和声量。

2021年,乌塘荔枝加入省“12221”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总行动,“仙品荔”作为区域公用品牌,一炮打响。同年5月15日,当地首次举办2021广东(遂溪)湛川河谷荔枝文化旅游节,现场设置采摘体验、鲜果品尝、休闲观光旅游体验等环节。通过果农线上直播及采购商、游客现场采购等渠道,当天现场共销售荔枝金额5000万元。

2022年5月25日,2022广东(遂溪)湛川河谷“仙品荔”云销会在乌塘镇举行。通过云端共享甜蜜,打破地域限制,为荔农搭建销售桥梁。

2023年5月10日,2023广东(遂溪)湛川河谷“仙品荔”上市发布会举行,集新包装展示、信息发布和销售签约于一体,当天售出荔枝约5000万元。几天后,广东(遂溪)湛川河谷“仙品荔”湾区品鉴会在广州越秀区北京路亮相,为广州市民带来初夏的第一口荔枝,让更多人知晓遂溪“仙品荔”的品牌。

2024年5月18日,2024广东(遂溪)乌塘“仙品荔”开园仪式暨电商节举行。当年,遂溪县乌塘镇荔枝基地建设有所突破,推动荔枝出口备案工作,实现了“仙品荔”首次出口,发到俄罗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获得众多食客的青睐。2025年将扩大打造荔枝基地,生产更多符合出口标准的荔枝,提高农产品价值。

历年系列活动,一年比一年精彩,为 “仙品荔”品牌积累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推动“仙品荔”逐渐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名片。2025年,乌塘镇早早启动新一轮品牌营销活动的筹备工作,致力于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仙品荔”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提升遂溪和乌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2025年荔枝有望迎来大丰收,面对产量预计大幅增长的局面,打通销售渠道成为新挑战。捕捉到水果在社交媒体上有着广阔前景,平日里不太研究“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洪文泽,外出“拜师学艺”,希望多点途径精准接触用户群体。“家人们,今天站在新屋村观景台,带你们云打卡广东春天最甜的风景——乌塘镇湛川河谷万亩荔枝花海!”在荔枝花开的时候,洪文泽开启第一次“种草”,引来大量网友点赞和转发,留言互动表示期待荔枝成熟。接下来,他也将带动更多荔农拿起手机,加入社交媒体的推广矩阵,让荔农成为多栖的新农人。洪文泽透露,接下来还将逐步推出“荔枝定制”等各项动作,让消费者拥有多重的体验。

林下经济填补荔枝空窗期

荔农和蜂农,相互依存,谁都离不开谁。在遂溪,荔枝花采蜜事业日益兴盛,不少外来蜂农每年如约而至,本地村民不少人也投入养蜂行业,共同推动这一生态链的发展。

荔枝花开盛期,在新屋村放眼望去,每棵荔枝树下都放着六七个蜂箱,蜜蜂在荔枝花中穿梭,忙碌地采着花蜜。李伟荣说:“2025年荔枝花开得好,吸引了不少养蜂人,就连村里都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干起了养蜂的活,加上外来蜂农,一共有50多户养蜂人。”

养蜂人逐蜜忙

然而,一年365天,荔枝采摘期全年仅有20-30天,且深加工环节薄弱,致使产业收益期集中,综合效益未能充分挖掘。新屋村、湛川村等不少荔枝村庄,虽依靠荔枝产业改善居住条件,但农户增收渠道单一,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瓶颈。

非荔枝季的日子里,荔农何以为生?“我们一直在思索,怎样延长产业链,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洪文泽道出了应对之策,“要充分利用荔枝资源,持续推动养蜂、养鸡,以及农文旅融合等产业发展。”

为破解难题,乌塘镇党委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拟以新屋村为试点,整合新屋村2500亩荔枝林资源,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成立合作社联合体,推动党员带头示范、群众广泛参与,发展“荔枝鸡”生态养殖产业,推动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实现“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的目标。

在湛江,白切鸡久负盛名。红橙鸡、莲雾鸡、荔枝鸡备受青睐,林下养鸡蕴藏着巨大商机。试点后,为避免农户单打独斗的风险,届时将以合作社名义收购农户养殖的鸡,注册品牌,统一推向市场,借此提升市场竞争力,助力集体增收。

“树上摘金,树下生银”。目前,林下经济正有序推进,村民们积极响应,很乐意参与其中。在新屋村,已有农户利用荔枝林荫蔽、通风的自然环境,引导散养土鸡。一群群毛色鲜亮的土鸡悠然踱步,享受着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啄食着林下落花与虫蚁,啼鸣声与枝叶簌簌声交织成独特的田园乐章。有村民赞不绝口:“吃荔枝花的鸡,味道特别鲜美,肉质鲜嫩多汁。”

村民在荔枝树下养鸡,可消灭害虫

乌塘镇计划今年整合90多户农户资源,充分利用荔枝林圈养荔枝鸡,推动年出栏荔枝鸡约5000只、年产蛋若干批,实现村集体增收超20万元、参与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步提升荔枝品质与品牌价值。

与此同时,乌塘镇将全面总结新屋村试点经验,形成标准化管理手册,为全镇推广“乌塘荔枝鸡”产业链筑牢根基,力争3年内将该产业覆盖全镇荔枝林,打造极具影响力的区域特色产业IP。

新屋村被郁郁葱葱的荔枝林环抱,构成一幅独具韵味的乡村田园图

展望未来,乌塘镇将继续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旅”四张牌,利用“仙品荔”品牌带动,积极打造“荔枝+旅游+观光采摘”精品模式,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路径,推动构建农文商旅大融合。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