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水华跑马拉松这事,为啥网友这么上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20:01 1

摘要:五一期间厦门马拉松赛场上真有发生过这么个事儿。一护士边跑步边被扒皮,说是她拿着361°的代言合同,一年得完赛20场,这不最近正好赶上她用工作调休去参赛,结果医院体制内的那根红线立马就绷紧了。说她是编制人员,按规矩可不能搞兼职啊。

张水华跑马拉松这事,为啥网友这么上头?.

五一期间厦门马拉松赛场上真有发生过这么个事儿。一护士边跑步边被扒皮,说是她拿着361°的代言合同,一年得完赛20场,这不最近正好赶上她用工作调休去参赛,结果医院体制内的那根红线立马就绷紧了。说她是编制人员,按规矩可不能搞兼职啊。

你们自己想想,这到底算不算兼职啊?有人说她就是喜欢跑步,代言费也没多少,顶多是个形象大使。但细品下来不对劲,人家品牌方不是白给装备的吧?光报名费、住宿费这些开支谁承担的?再说了,每年硬性指标20场,这不是拿钱干活儿是什么?说白了这不就是打掩护的副业?

现在网上吵得可热闹了。支持她的人说护士工作强度大,利用休息时间搞爱好天经地义;反对的直接上纲上线,说你吃着财政饭还想赚外快,这不是双标吗?这事儿闹这么大,连361°直播间都被喷炸了。要我说品牌方也太背锅了,找个代言人招谁惹谁了,这不是躺枪嘛!

医院这边估计压力山大,调休记录都被翻出来了。有网友翻出她半年内跑了七场比赛,每次参赛前都请了调休假。这数据要是被纪委查实了,那处分估计跑不了了。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有人能一边上班一边赚外快,我们这些打工人该咋想?

说到这儿我突然好奇了,这事儿要是发生在别的行业呢?比方说教师写专栏、医生开诊所,政策上都是明文禁止的。但为啥运动领域就容易出这种灰色地带?是不是因为马拉松看起来像个爱好,不容易被当正经工作对待?

还有个细节挺耐人寻味的,现在运动品牌签约运动员都开始用这种"隐形合同"了。你说明面上是形象代言,背后却用参赛指标来约束,这不是钻体制漏洞吗?要是把这种行为都算兼职,那政策执行起来又该怎么管?

其实最尴尬的是张水华本人。她要是解约了固然清白,但失去了收入来源也不好受。要是拒不承认,舆论压力这么大,工作怕是要保不住。现在两边都是悬崖,你让她咋选?

我看网上有人说体制内不该限制员工的副业,尤其在专业领域。比如护士做健康科普,医生搞医学讲座,这些不耽误本职工作还挺好。但像这样拿赞助参赛,确实容易产生利益冲突。那标准线到底该怎么划?

这件事让我想起前两天新闻,某省有公务员因为做自媒体被处分,也是类似的逻辑。现在公职人员做点啥都得战战兢兢,稍有风吹草动就被放大,这不就是管得严和人性化的矛盾点么?

要说解决办法,我看有两种。要么放宽政策,允许在特定范围内搞副业,前提是申报公开;要么品牌方别玩文字游戏,直接别签体制内的人。但问题是现在市场这么卷,品牌想找影响力大的运动员,哪管这么多啊?

现在事情已经发酵到全网热度了,我猜官方会很快有动作。不管最后怎么处理,至少给后来人提了个醒:想搞副业,最好先弄清楚规则边界。要我说啊,与其偷偷摸摸钻空子,不如光明正大地来,总比现在这样被扒得体无完肤强吧。

这事最后怎么收场,咱们只能等官方回应了。不过说实话,就算处理完,类似的争议肯定还会出现,毕竟体制内外的界限有时候确实很难界定。唉,这就是人性呗,有利可图谁不想要好处?

来源:麋鹿迷了路2014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