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的话题持续火热,有些市民也已经享受到了这样一种服务。随着新一波国产大语言模型的兴起,包括深圳、上海、北京、杭州、无锡、济南等许多快速响应的城市,陆续宣布在政务系统率先接入了像DeepSeek这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拥抱这一波人工
济南又上央视啦!
最近,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的话题持续火热,有些市民也已经享受到了这样一种服务。随着新一波国产大语言模型的兴起,包括深圳、上海、北京、杭州、无锡、济南等许多快速响应的城市,陆续宣布在政务系统率先接入了像DeepSeek这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拥抱这一波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城市的管理和运行中,也远不止于政务服务领域。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一期以“AI赋能 政务增效”为主题的节目,关注到济南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和“数智员工”相关创新实践。
记者从济南市大数据局了解到,目前济南首批42名“数智员工”已于3月初正式上岗,覆盖通用办公、公共安全、行政审批、社会保障、公共资源交易等9大领域的智能服务体系,已形成社保卡申领、道路积雪监测、警务OCR识别、数字社工等110个高频场景穿透式解决方案。
在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的办公区域中,有些工位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些工位上空无一人,但办公电脑屏幕上却呈现着繁忙的业务处理进程。这位“隐形工作者”,正是该中心最新引入的“数智员工”。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社会保障卡服务处介绍,之前都需要人工审核这些材料,包括照片和身份证。现在有了“数智员工”,通过“数智员工”的OCR(光学字符识别)图片识别技术,来判断照片是不是合规、身份证是不是有效,这样很大提高了社保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目前,济南社保“数智员工”已探索推进了62个应用场景,应用场景总数位居全国前列,贯穿了社保经办、数据审核和风险防控等多个环节。目前,已经在市本级和各区县推广使用,上线以来经办的各类业务数达到30.2万笔,“数智员工”的审核率达到90%,节省了业务经办时间6600余小时。
街道、社区等基层办公涉及多个部门的数据交互与链接,经常出现数据量大、系统互不联通、数据重复录入等问题。为了让基层工作人员轻装上阵,济南推出了基层数据管理系统,为基层工作减负增效。在济南市历下区燕山街道,网格员们之前要对社区内独居、空巢老人进行登记走访工作,每次登记都需要挨家挨户上门,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工作量。去年开始,历下区开始推广基层数据管理系统,可将现有基层数据进行分类,并与公安、卫健、残联、民政等部门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和字段补全,实现基层共性数据项自动填报、一键提取,如高龄老人台账,原来工作人员需要维护的台账有五到六张,现在仅需维护一张表就可以实现工作内容全面管理,减少了约70%的工作量。近期,拟依托基层数据管理系统上线的“AI数据官”,可实现数据库与自然语言间的交互解析、检索、任务流调度、结果整合等一系列活动,能使数据检索和结果提取速度提高50%。比如,查询历下区65岁以上男性的信息,工作人员仅需在对话框进行输入,即可将被查询的信息进行详细输出,将搜索时间由分钟缩减到按秒计算,提取速度提高50%。
历经两年布局和攻坚,济南创新推出“1+3+N”新型架构——以国产安全政务大模型为算力基座,孵化形成基础模型服务、“数智员工”智能体、一体化管理平台三大能力引擎,最终裂变为N个精准场景服务模块,开启了数字政务由传统流程数字化转向智能体主动治理的服务范式变革。
未来,济南还将通过两轮次推进计划,在全市范围点亮200个人工智能特色场景,采用“揭榜挂帅”机制,面向高新智能企业悬榜招贤,在政务办公、政务服务、政府监管、城市治理、行政执法、民生保障等主战场开启集群攻关,构建“政府搭台论证、企业揭榜攻坚、场景反哺迭代”的创新闭环,全面释放AI技术与政务流程的乘数效应。这座千年古城将继续以先行者姿态,在智能政务服务新赛道上加速领跑,锚定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人工智能“济南高地”。
记者:高莹 编辑:俞丹 校对:刘恬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