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80年前重庆白市驿,和现在不一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7 08:39 1

摘要:1945年夏天,重庆有点躁动。城里刚下过一阵雷雨,泥地还没干透,美军飞虎队的那帮年轻人却已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白市驿机场。他们的战机就像猛虎一样,被调来这里,是要守住西南这道最后的门槛。可谁也没想到,任务还没真正开始,转头战争就换了结局——日本,一夜之间败了。对于

1945年夏天,重庆有点躁动。城里刚下过一阵雷雨,泥地还没干透,美军飞虎队的那帮年轻人却已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白市驿机场。他们的战机就像猛虎一样,被调来这里,是要守住西南这道最后的门槛。可谁也没想到,任务还没真正开始,转头战争就换了结局——日本,一夜之间败了。对于那些刚刚还在机库下休息、一天三顿泡饭的美国小伙子来说,重庆成了短暂的安静站。而他们用胶片留住的,不只有飞机和基地,还有这座山城独特的生活气息,和他们自己意外的乡愁。

其实那一年,他们的日子并不总是紧张,也有点像我们现在出差到陌生城市的混乱和新奇。比如那位叫迈克利的飞行员,他并不喜欢待在指挥部的大通铺里。天一亮,他就揣着相机,溜进旁边的果树园。那边刚有几个孩子爬树摘桃子,他就被抓了现行。孩子们也不怕洋人,冲他咧嘴一笑,还给他塞了一只半生不熟的青杏。迈克利边拍照边啃青杏,嘴里又酸又涩,他说,比家乡俄克拉荷马的味道怪多了。这样的画面,和军营里高高挂的旗子比起来,更像是重庆真实的表情。

那些阵阵机噪掠过头顶时,机场里外的生活却照旧,丝毫没受“洋兵”影响太大。机场边上的农田,那年还正收玉米和花生。飞虎队中有个叫迪克森的维修兵,偶尔会和当地农妇一起捡落在田里的玉米。农妇嘴快,问他:“美国也种玉米吗?”迪克森挠头,不知怎么说明美国玉米田都是平整的,但重庆田地全长在坡上。农妇笑着帮他理顺:“你们飞机那么厉害,种田不如咱们会省力吧?”大家乐天,迪克森喜欢这样。于是,他开始向姑娘们学起了包粽子,还把机场边的节令风俗记在了日记本里,说以后要带回给母亲看看。

川江边的码头,每到傍晚就安静下来。一个叫杰克·威廉斯的飞虎队员,跟着小贩买了一碗糍粑,嘴里嚼着,拿着相机对着满身泥巴的挑夫照相。那些挑夫不咸不淡,那年头见惯了“洋鬼子”,有人上来逗他:“拍好了帮我寄美国,我说我在重庆干大事呢!”杰克笑,随手翻出一枚印花糖给小孩们分着吃。其实他被这群浑身臭汗、却能苦中作乐的人打动了——城里贫穷、军营紧张,可生活依然有滋有味,这在他的故乡小镇上都见不到这样的顽韧。

还有些事,真像小说里写的。那阵子正值汽油短缺,机场的机车不少都搁着。谁知有一天,有个美国兵带着一袋花生酱和一瓶可乐,半夜溜到机场大门——去和守夜的重庆士兵换点车票号。守夜人不认得英文,但愿意拿两根玉米棒换这点洋货。当时两人在昏黄灯下,各自说着家乡的话,却彼此仿佛都听得懂。有人会问,这是真的?我只能说,重庆这地方,什么怪事都成。

白市驿外有条乱石路,那头住着一户靠烧砖糊口的农家。飞虎队有个女护士喜欢去帮他们挑水,她说当地井水甘甜,比营房里的滤水器好喝多了。有回她帮小姑娘梳头,姑娘扯住她的胸针问:“这个能辟邪吗?”女护士笑了,说只能辟掉心烦。那些时日里,离家千里、乱世之中,人们还是会想些微妙的安慰,不管能否成真。

战事结束那天,城里沸腾起来。飞虎队的汤姆·霍普金斯跟着重庆青年拉横幅,喊着“抗战胜利”的口号在街头奔跑。有人在烟雨巷口摆摊卖红辣椒,还挂了小国旗。就连一个做缝纫的老太太,也招呼洋兵去尝她家豆腐乳。那些日子里,热闹中夹杂着茫然。日军败了,大家都笑得太用力,却又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更好。有人说,这山城吃了太多年苦,该换一口气了。

人与人罕见地融合在一起。街头童子军忙着为美军带路找商铺,也有女学生扯着美兵照相,为的是给同学们留个纪念。当时一个叫白毅的少年,正处于两难:抗战结束,他错过了参军的机会,却有了和美军分享花生糖的故事。他悄悄把糖果藏进课本夹缝,嘴里嘀咕:“希望下回他们还能带东西来。”

其实到底谁影响了谁,很难说。美军的吉普车一过,吊脚楼里的人都探头张望。离乡的飞虎队员,说是要“帮助中国”,其实更多还是在这里学会了另一种生活——会和码头小贩砍价,能听懂大娘骂人的重庆话,也知道了辣椒的辣有三种味道。曾经有个美国兵说,“这地儿好,人耐苦。”或许那年头,人真正想要的无非是多一点安全感和熟悉的烟火。

再说飞虎队那些拍画也拍心的家伙,在重庆待的短短一个季节里,他们的胶片装了不只是机场、军营和远处的梯田,还拍到了疏影横斜的菜市小摊,和踩着石板路卖冰棍的妇女。飞行员兰德尔甚至在当地结识了一个拉胡琴的老汉,学了三天还只会拉个调。他说,自己想留下点东西给重庆,不管是什么味道。

时隔多年,有飞虎队老兵偶尔旧地重游,他们摸着当年老机场的残墙砖头,再看江岸那些新建的高楼。有人说,80年过去了,山城的风还在,各色人等都留下了一点影子。可能你我都会感慨,时代换了装潢,但那个“苦中有乐”的重庆性格,永远不会过时。

这故事,也许没什么完美的结局。那些见证历史的人,有的回家了,有的消失在岁月中。但每段路,每张老照片,都有点让人心头发酸,也让人不禁问问自己——在风雨过后,我们的幸福是不是和他们那时一样,来自于那些最朴素、最温暖的细节罢了?

来源:百闻知晓晓谈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