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下称“贸促会”)在北京举行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馆政府总代表李庆霜表示,世博会中国馆将于4月13日大阪世博会开园之际正式开馆,将向世界展示5000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传统生态智慧
4月2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下称“贸促会”)在北京举行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馆政府总代表李庆霜表示,世博会中国馆将于4月13日大阪世博会开园之际正式开馆,将向世界展示5000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传统生态智慧,展现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与成就,展望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李庆霜介绍,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中国馆将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的主题,以“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为叙事主线。她表示,从建筑外观到内部设计,从实物展项到主题影片,从生态案例到未来科技,中国馆将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主线贯穿始终,向全球观众阐释中国人质朴而深邃的生态观及“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
李庆霜表示,中国馆主要有四方面显著特点。一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彰显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二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展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三是汇聚科技动能,贡献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为推动中外文明互鉴做出“中国贡献”。
李庆霜介绍,中国馆建筑以古代重要文化传播载体—竹简为设计灵感,巧妙融合竹子、汉字、书卷等寓意丰富的文化符号,诉说中华千年历史,彰显非凡文化底蕴。
“中国馆取形于中国传统的书简长卷,是一座绵延展开的以中华书简为外观的竹黄色建筑,让观众一眼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她表示,中国馆双曲面屋顶造型精巧,外立面竹简肌理温润华美,以金、篆、隶、行、楷5种字体镌刻119句汉字诗词名篇。馆前以篆书石鼓文撰写醒目“中国”标识,馆内延续书简长卷,自然采光的开放式序厅与光庭、无柱展厅错落相嵌,与馆前“墨池竹林”的园林景观浑然一体。观众步入这一壮美书卷,将体验到“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人在画中游”的中华传统美学意境。
中国馆效果图
“从造型外观看,中国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展品。”李庆霜说道。
李庆霜还特别介绍,在此次大阪世博会上,中国馆将展示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这将是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样品的零距离对比展示。”她表示,全球观众在中国馆可通过透镜装置观察月壤独特结构和两者细微差异,分享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美好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
李庆霜还指出,中国贸促会积极落实中日两国领导人提出的“将大阪世博会打造成为两国人民交流与友谊的平台”这一重要共识,在中国馆全面融入中日友好元素,比如,馆内放置了一组名为“青山明月”的木雕作品,刻画了中日绵延2000多年友好交往历史中的代表人物、经典场景和感人瞬间,昭示中日各界人士从交融互鉴的历史积淀中汲取智慧,在共通的文化价值中挖掘动能,继续求同存异,面向未来。
此外,世博期间,中国省区市代表团、企业、机构、媒体、智库将在园区内外与日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旅、经贸交流互动。60多对友好城市将以世博为契机,继续深化互利合作。“我们相信,中国馆将成为中日加强地方交流,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让越来越多的两国民众相互走近,让中日关系更有温度、更暖人心。”
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部(国展局和世博会事务办公室)部长邬胜荣还介绍了大阪世博会期间,中方将举办的一系列活动的有关情况,包括开馆仪式、中国国家馆日、各省区市主题周、主题日活动以及各有关单位和企业在中国馆举办各类专场活动。“我们将以中国馆为平台,促进中外友好交流,深化互利共赢合作,让世界看到一个新时代欣欣向荣、自信开放的中国。”邬胜荣表示。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在日本大阪举办,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2月28日,中国贸促会正式发布了中国馆标识和吉祥物,中国馆标志选择以篆书石鼓文体作为表现主题,吉祥物则是一只名为悠悠的大熊猫。
澎湃新闻记者 聂舒翼
来源:米西说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