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座永不入眠的城市里,有人在地铁末班车的摇晃中复盘工作,有人在微信群的红点闪烁中咽下第三杯冰咖啡。我们采访了北京不同区域的“经典皮肤打工人”,试图在他们的话语里一览北京的工作轨道。
当城市霓虹成为加班费,我们都成了陷入循环的打工人。
这座永不入眠的城市里,有人在地铁末班车的摇晃中复盘工作,有人在微信群的红点闪烁中咽下第三杯冰咖啡。我们采访了北京不同区域的“经典皮肤打工人”,试图在他们的话语里一览北京的工作轨道。
中关村
在“卷”的漩涡里,焦虑也要分等级
天通苑女工 没有日落的人生
⏰下班时间 10.00 pm
天通苑住着北京上万的牛马,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半挤上地铁,晚上披着星光在网约车里复盘最后一场会议,这也是水水的日常。“虽没有明文规定,但公司福利:晚上加班到九点多可以免费打车回家,所以一旦没能六七点处理完当日工作,大家也就习惯性的‘延误’到十点再离开公司。”26岁的水水是西二旗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运营,“领导总说‘通勤时间可以高效利用’,他们都说北京的日落特别美,可当我在下班路上改完第8版PPT时,才想起自己一次都不曾看过。”
当工作场所从写字楼延伸到地铁、卧室,你的离线休息权已经say掰~
律所 高学历内耗者
⏰下班时间 3.00 am
“凌晨三点的律所咖啡间,总能遇见同样熬红眼睛的同事。”某红圈所律师助理Evan自嘲,“我们用深夜加班证明专业性,可当我发现自己连周末陪女友看场电影都要带着笔记本时,突然分不清是在‘卷’客户,还是在‘卷’自己。”
许多的青年律师存在“被迫表演式加班”,用时间堆砌的勤奋是职场评价体系的畸形产物。这种自我消耗的精英叙事其实正在透支生活的热情。
大厂老员工 35岁的年龄焦虑税
⏰下班时间 9.00 pm
“孩子高烧住院那周,我白天在医院、晚上回公司改方案。”37岁的Chloe在一头部企业任职十年,“领导暗示我要给年轻人机会,但房贷、教育费压得我不敢停歇。”海淀卷的不仅是孩子,鸡娃背后的父母早已被重重锁链困住。
年龄歧视与生存压力交织,不得不陷入越老越不敢下班的死循环。
酒仙桥
梦境都被@的青春
时尚编辑 穿Prada的女民工
⏰下班时间 未知...
“凌晨1点收到主编消息:明早9点必须准时发布一篇全新的巴黎时装周的专题稿件。”某时尚杂志编辑Ella苦笑着打开电脑,“24小时待命不是特例,是行业标配,好像能顺应世界上任何时区的时差是踏入时尚的必备门槛。去年时装周,我在急诊室边打点滴边改稿。”
热爱变成卖命,行业光环下的这些年轻人正在用健康兑换虚无的成就感。
艺人经纪 空中飞人
⏰下班时间 1.00am/2.00am/3.00am...今日取消下班...
“每周三次飞上海、深圳,在飞机上的时间比陪家人多。”经纪人椰子坦言,“艺人的一个临时通告,可能让我通宵重排整个月的工作计划,若是在组里拍戏,每日几点收工都要靠躲在监视器后面算塔罗保佑。”
行业特性与明星效应双重裹挟,时间被切割成碎片,过着顶流式样的忙碌却拿着不成正比的薪资。
影视剧宣 没有假期的“舆情守夜人”
⏰下班时间 3.00 am
“春节期间某艺人影视项目突发舆情,我在老家的炕头上处理了二十三条危机公关方案。”某影视公司宣传yoyo说,“公司口号:项目上线就是战时状态,可战时状态持续三年,谁来为我们的青春买单?”
几乎所有宣发人员都存在持续性焦虑,不仅来自工作量,更源于行业对即时反馈的病态追求。
国贸CBD
浮华中的过劳美学
金融精英 数据支撑起的西装革履
⏰下班时间 8.00 pm
“晨会、尽调、复盘、客户酒局,连吃饭都在谈并购案。”券商分析师Daniel说,“有次连续加班48小时后要赶一场饭局,我在卫生间对着镜子,突然认不出自己的模样。”
国贸某猎头透露,金融从业者平均每周加班15小时,却鲜有人申请加班费,在这里资源的力量可以取代一切,但依然充满不甘落后的人群。
记者 新闻理想在镜头外是风尘仆仆
⏰下班时间 随机掉落
“为抢突发新闻,我在凌晨的暴雨中站了五小时,但还相信着我们可以以新闻的短暂生命挑战恒久。”某新闻中心记者琳琳回忆,上学时候以为新闻理想是一种理念里的存在,在无数次突发新闻的追踪下她才明白,新闻理想是实物化的,是能扛住零下三十度的躯体、随时能弹射到第一现场的行动力、极端感性里扮演理智派的演技......
使命崇高的口号正在掩盖劳动权益问题,当“铁肩担道义”被异化为“肉身扛KPI”,新闻理想也在被加班文化吞没......
广告人 创意背后的肝稿血泪
⏰下班时间 6.00 am
“甲方可以选择下班到点消失,但会在5:59的时候留下最后一句:活动方向变了,争取看明早给到一个新的social版吧。”某4A公司策划总监Louis大倒苦水“谁说广告人贩卖梦想,我们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
“稍等我和内部align下,争取看看今天Eod内是否给到一轮updates。”代表着又要在太阳升起时迎接下班。
双休成为奢侈品,加班成为城市勋章,我们要如何突围?
从“大厂强制下班”到“取消晚八点后会议”,部分企业的尝试折射出职场生态的微妙变化。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成功:不是银行卡余额的数字,而是能享受看一场日落的权利。
One night in beijing,去看看百花深处吧,而不是被迫陷在工作枷锁里。
撰文 脸盆
编辑 回收不锈钢脸盆
来源:时尚先生杂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