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赛迪论坛低空经济分论坛: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18:07 1

摘要:4月1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赛迪论坛在北京举办,同期召开低空经济分论坛。低空经济分论坛以“擘画低空版图,拓展应用场景”为主题,围绕国家政策、市场趋势、整机制造研发、核心技术突破、应用场景商

4月1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赛迪论坛在北京举办,同期召开低空经济分论坛。低空经济分论坛以“擘画低空版图,拓展应用场景”为主题,围绕国家政策、市场趋势、整机制造研发、核心技术突破、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等重点内容,探讨如何推进低空产业提质扩容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赛迪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低空产业联盟秘书长刘法旺出席论坛并致辞。

秦海林表示,低空经济正在从“概念热”迈向“发展实”,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这是一个跨越多个产业链、融合多领域创新的全新赛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布局高端制造与智能服务的重要窗口。他认为,发展低空经济,安全是前提,产业生态是基础,协同合作是路径。下一步,赛迪研究院将继续发挥自身的研究优势,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推动低空经济更好落地见效。

赛迪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低空产业联盟秘书长刘法旺指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正处于技术融合创新的关键期和场景应用的培育期,可借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验,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试点实证和标准研制,以标准化促进规模化,加快构建央地协同、跨部门的综合管理体系,更好保障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低空产业联盟秘书长刘法旺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一词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代表委员围绕管理规范、技术研发和行业应用等重点议题建言献策,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到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低空经济分论坛的举办,再度为产学研各方搭建起对话交流平台,与会专家从产业视角展开深入讨论,表示在政策、需求、技术的共同驱动下,低空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要密切产业协同创新,拓展行业应用场景,打造万亿级规模新质生产力。

论坛上,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所长王昊发布了《中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2025)》。报告指出,我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路径处于战略准备阶段,正在通过小规模、区域性试点,持续积累数据和经验,呈现出“非城市场景以刚需优先,城市场景先行试点,后期全域融合”的特点。

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所长王昊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2025

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化商业化发展议题,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代表从一线视角展开深度分享。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副院长梁海河指出,气象服务是确保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应加强政策法规规划标准制定,加大多源投资渠道资金投入,建立跨部门协调与合作机制,密切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着力打造具备低空经济气象观测、预报及服务等功能,涵盖技术、产品和业务流程的综合解决方案。

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副院长梁海河

沃飞长空CMO(首席市场官)费岚强调,我国低空产业蕴含巨大市场价值,亟需成熟的技术装备和完善的行业生态。沃飞长空聚焦垂直起降、新能源动力与智能驾驶,围绕安全、舒适、环保三大设计理念打磨技术产品,未来将拓展低空出行、低空文旅、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

沃飞长空CMO(首席市场官)费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副院长张洪海教授认为,城市空中交通是低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前景极其广阔。他强调,低空经济需要安全托底,既要高质量发展,也要高水平安全,以边规划、边实施、边完善、边迭代的实施路径,构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体系。张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低空数智空管服务云平台,拥有全国首个具有风险评估能力的民航局批准实施试运行的天城无人机云系统,能够在飞行前、飞行中、飞行后全程保障安全和高效,目前已在南京、无锡、滨州等10余个城市的飞行服务中心、试验示范区及无人机试飞基地进行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成功案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副院长张洪海

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陈炎指出,城市空中交通距离真正“飞起来”还需要至少2~3年的时间。同时,空域资源供给受到限制、通用机场建设不足等难题抑制了低空消费市场需求的充分释放。他强调,打造依托绿色航空飞行营地的航空乐园,可以充分提振市场需求,推动电动飞机应用落地。

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陈炎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所副总工程师、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明伟认为,随着低空场景的丰富和飞行量的增长,低空安全需求也将呈指数级增长。低空安全的内涵十分广泛,涵盖了飞行安全、公共安全、空防安全和赛博安全等内容。他指出,要基于系列化规划标准和统一设施底座两大基础,面向低空全域打造看得见、辨得准、管得好、防得住的四项能力,确保做到高效管控合规飞行,精准处置违规飞行,逐步构建“人-机-环-管”完善的低空安全体系。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所副总工程师、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明伟

峰飞航空科技高级副总裁谢嘉表示,随着对未来立体出行的美好期望,绿色交通已成为大势所趋,低空经济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在飞控航电、三电、核心零部件等关键技术的发展驱动下,大型eVTOL航空器已具备纯电动化、低维护成本、低噪音、垂直起降、智能化等种种优势,在空中物流、应急消防等领域先行落地,之后逐渐向空中观光、景点接驳、城际出行等载人场景拓展,最终目标是进入城市低空出行!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谢嘉

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院长、天津市城市空中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汤新民指出,“高效率”是低空交通的必然趋势,“高安全”是低空交通的内在本质,须加强系统构架、飞行器、设施、飞服子系统正向设计,从隔离空域的“单点安全”出发,实现融合空域的“网状安全”,弹性空域的“体系安全”,分阶段推进安全、效率双提升。他建议,为C2链路及DAA监视分配专用频率,以及尽快建立针对审定类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机载设备标准。

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院长、天津市城市空中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汤新民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邢智表示,应从标准体系建设、系统测试与认证、应用场景示范、空域规划与管理等四个方面着手,建设面向低空飞行领域的,涵盖通信、导航和监视等三大基础能力的通信导航监视体系架构,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健康发展。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邢智

中国康辉旅游集团目的地运营事业部总经理、康旅航空(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功认为,发展低空文旅项目将有效缓解景区产品同质化、城市周边游产品单一化等传统文旅困境,有助于打造高端旅游市场。此外,低空飞行器在海洋监测、应急救援等诸多场景中,也展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具备广阔的价值前景。

中国康辉旅游集团目的地运营事业部总经理、康旅航空(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功

目前,我国各地多措并举、政策频出,大力培育低空产业,因地制宜推动低空应用场景高质量发展。在赛迪研究院无线电管理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副所长李艺铭主持的圆桌对话环节,山东省龙口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盖乾表示,龙口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具有独特优势,龙口市将持续完善政策支撑,致力于推动低空技术的研发、运营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并欢迎相关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圆桌对话

浙江这里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傲指出,当前低空经济主要面向“急、难、险、贵”,在医疗物资转运、政务治理、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中展示出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构建“空地一体、人机协同”的响应体系,将有助于低空经济落地应用。

山东省滨州高新区无人机产业公司总经理王平强调,滨州高新区建立“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多场景、多空域”的低空产业格局,持续赋能企业降本增效,同时深化校地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带动低空经济产业健康发展。

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项目经理项杰认为,保险与低空经济行业息息相关。保险所具备的风险分散能力、风控机制等特征,为低空经济产业持续保驾护航。

来源:雷克智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