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10.05亿吨,同比下降1.7%,但仍稳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产量(18.826亿吨)的53.4%。排名2-5位的分别是印度(1.496亿吨)、日本(0.84亿吨)、美国(0.795亿吨)、俄罗斯(0.707亿吨)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10.05亿吨,同比下降1.7%,但仍稳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产量(18.826亿吨)的53.4%。排名2-5位的分别是印度(1.496亿吨)、日本(0.84亿吨)、美国(0.795亿吨)、俄罗斯(0.707亿吨)
铁矿石是指有可经济利用的铁元素的矿石,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占比约七成。去年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2.37亿吨,同比增长4.9%,再创历史新高。供货方主要是“四大矿山”——澳大利亚的力拓(Rio Tinto)、必和必拓(BHP)、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去年四家企业产量合计10.16亿吨,同比增加1.26%。销量合计9.94亿吨,同比增加1.35%。
皮尔巴拉地区运矿的火车
得益于铁桥项目(Iron Bridge)的新增产能如期投产以及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FMG产量达到9900万吨,同比增加2.27%。去年下半年顺利落成矿石加工设施与精矿处理设施的铁桥项目,有望在今年四季度逐步实现满产(规模为2200万吨),为FMG铁矿业务提供增量。
必和必拓的南坡项目(South Flank)如期完成产能提升,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弥补了扬迪矿区资源日益枯竭造成的缺口,2024年(2024财年下半财年及2025财年上半财年)产量同比增长2.95%,销量同比增长3.19%。
2025年第三季度,萨马科(Samarco)矿区第二座选矿厂预计将投产,投产后产能将增加到约1600万吨/年。2025财年(2024年7月-2025年6月)产量目标为2.82亿-2.94亿吨维持不变,上半财年实现产量1.45亿吨,目标完成度为49.32%。
巴西铁矿石制造商淡水河谷2024年产量达到32767.5万吨(包括第三方购买),同比增加652.1万吨,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超过原定的3.1亿-3.2亿吨指导目标。销量达到2019年以来最好的新高,同比增长4.02%至3.07亿吨。
1973年,淡水河谷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已有将近52年的历史,累计出口铁矿石总量超过30亿吨。自06年起,中国便成为淡水河谷最大的市场,自2014年起是其一半以上铁矿石产品销售目的地。去年出口1.87亿吨优质铁矿石产品,占全球销量的60%以上。
今年,淡水河谷的目标定在3.25亿-3.35亿吨区间。主要增量项目包括大瓦尔任(Vargem Grande)矿区开展的VGR 1项目(产能1500万吨)、卡帕内玛Capanema Maximization项目(产能约1500万吨,已开始试运行)和The S11D矿区土建工程(产能2000万吨),合计新增产能5000万吨。
去年,力拓铁矿石产量有所下降,同比减少1.08%至32797.2万吨,但仍以微弱优势领先淡水河谷,连续第六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商。销量同样有所下滑(32857万吨),但仍稳居第一。铁矿石业务占集团总营收(536.58亿美元)50%左右。
1973年,力拓成为首家向中国供应铁矿石的外资公司,每年向中国发运约2.5亿吨铁矿石,截至2024年7月,累计总量达到40亿吨。中国已成为集团最大市场,去年收入达到3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40亿元),占比超过57%。
力拓还与多家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3月25日,位于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西坡项目(Western Range)建成投产。这是力拓与中国宝武继宝瑞吉东坡项目之外的另一个合资铁矿石项目,总投资约24亿澳元,设计年产能2500万吨。
与此同时,力拓正与中铝集团、中国宝武以及赢联盟等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西芒杜项目(Simandou)的开发。中铁十八局、中国港湾、徐工集团等工程承包商和工程机械企业,则参与到港口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全球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未开发铁矿之一,位于几内亚东南部凯鲁阿内省,预计今年10月首次生产,并在30个月内完成爬产,实现6000万吨年产能。
来源:牛人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