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丰已消失的著名古建筑“天心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00:28 1

摘要:近日拜读封治国老师、刘国兰整理的《刘孚周日记》一书,发现有多处南丰古代知名建筑的描述,其中以“天心堂”记载最为详尽;天心堂,早已拆毁,如今在该书中有迹可寻,更显弥足珍贵。

近日拜读封治国老师、刘国兰整理的《刘孚周日记》一书,发现有多处南丰古代知名建筑的描述,其中以“天心堂”记载最为详尽;天心堂,早已拆毁,如今在该书中有迹可寻,更显弥足珍贵。

刘孚周(1856-?),字三安,江西南丰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日记记录有多次进京赶考、会试等情景,以及科举废除对学子的影响;并在日记中抄录有大量清政府政谕,时局要闻等;涉及多位晚清及民国重要历史人物,并详细记录有“浙路风潮”等历史事件始末一手资料。

南丰天心堂,亦称天心善堂,是南丰清末民初重要的民间慈善机构,其建筑群亦是优秀的历史建筑,构筑独特,工艺精湛。

天心善堂 1995年摄(照片来源于海涛)

民国《南丰县志》载,“天心善堂,在北门外八仙塖,清光绪丁酉(1897年)募建,办理育婴义举,以育婴最著,共育婴七千余名,捐资以包清水堂,包余存堂,包崇德堂,胡光文为最巨,已通详立案。”

从县志上可见,南丰天心善堂是民间慈善机构,办了许多善事,其中以胡光文先生出力最多,是位名副其实的大善人。民国《南丰县志》县图上亦绘画、标注有天心堂,可见该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时至2000年左右,天心堂在房地产开发浪潮中被残酷的拆除。如今,我们能够从《刘孚周日记》的字里行间,窥探其貌,亦是一种欣慰。

民国《南丰县志》,仅记载了天心堂的募建年代,未记录建成时间。从《刘孚周日记》中, 知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就已建成大部分建筑;从中亦可获知天心堂,由吕祖阁天心堂主体建筑、迎仙楼等建筑组成,且规模宏大。

刘孚周日记载,“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初九日,晴。。。即邀同凤笙往北门外新建之吕祖阁一游,门前石匾‘简在’二字,系占乩仙笔,此二字吕祖所书,‘天心堂’直方石牌则东王公所书也。按,东王公即木公。奇古劲拔,诚非世间书家所易几及! ”

吕祖阁 1995年摄(照片来源于海涛)

从日记中,可以确定 “吕祖阁”,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门楣上悬石匾题字为“简在”二字;系吕洞宾(吕祖)题写为误解,因吕为唐代时期人物,时间跨度千年,亲笔题字流传至清末,很难实现。

吕祖阁,牌坊式构筑,木瓦结构。六柱五间五楼,斗拱式屋檐非常的精致美观,屋脊飞檐高高翘起,犹如雄鹰展翅;该建筑亦是南丰县最为精美、规模最大的斗拱建筑。

相传,吕祖阁曾是古代南丰先贤观军峰山、笔架山的最佳观景点,文人墨客多有登临阁楼观景吟诗作画。

天心堂主体建筑,亦在1898年9月前已经建成,其大门门楣悬挂直方石匾题字为“天心堂”三字,且顶格竖写,可见其规格非常之高。系东王公所书为误解,东王公为道家神话人物,东王公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跨度及虚有神话人物,亲笔题字可信度不高。

天心堂主体建筑,白墙青瓦,有点与南丰赣派建筑的青砖灰瓦(清水外墙,墙面没有抹灰)风格稍有不同,这在南丰较为罕见。其中间为巨大的方形石拱门,整体建筑为江西传统风格,牌楼式风格的大门,三山式造型;两侧山墙为弓形山墙,因其弧形神似金元宝,故南丰坊间称之“元宝墙”。

又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月十七日。。。午后与熊芗林往游天心堂,堂后迎仙楼初结构,规模宏壮,洵称大观。” 从中,我们又获取到,在1801年又在堂心堂堂后增建了规模宏大、壮观的“迎仙楼”。

再载,“光绪二十五年已亥(1899)。。。往邀陆聘三字韵珊先生同游天心堂,获观乩仙所书‘福缘善庆,龙马护卫’大字,每字五尺正方,真力弥满,笔势飞动,诚为仙品也。” 记载天心堂存有“福缘善庆,龙马护卫”之楹联,八字道出了天心堂追求慈善事业的精神。

日记中,刘孚周有过多次游览天心堂的记录,并多次在天心堂吃饭,为其书写楹联、序文等。

“笔架山”石匾(仿题)

另据南丰知名书法家饒華燊先生回忆,吕祖阁左耳房门楣上方石匾题有“笔架山”三字,笔力劲挺、气韵流畅,红石底,孔雀蓝字,阴阳雕刻。

饒華燊先生,从小跟随其父学习书法,读初中一年级时,其父曾常领其往“天心善堂”观摩门楣石匾题字,并多次临摹其书法,对石匾题字印象深刻,以上“笔架山”为其根据记忆仿题。南丰城隍庙院门匾额亦是饒華燊先生所题,其一生醉心书法,颇有建树。

瑶浦吕祖庙,亦是天心堂善款所建,如民国《南丰县志》载,“仰云山馆,瑶浦三仙行宫背,内祀吕祖孚佑帝君,天心堂善欸所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颁示勒石以杜侵占。”

瑶浦吕祖庙

瑶浦吕祖庙,亦称吕庙仙宫、仰云山馆;相传,早先为谭氏家庙,后又称积善堂;始建于明代,清代及近年有重修。

瑶浦吕祖庙 东则

该建筑平面格局较为独特。建筑坐南朝北,高二层,面阔五开间,进深二开间。较为独特的是,它的大门设在东侧柱廊山墙上,相当于建筑布局为竖写的阿拉伯数字“1”字形,大门门头设置在“1”字形末端;此等平面布局为全国罕见,颇为奇特。大门门楣上悬石匾横书“仰云山馆”四个大字,横匾之上悬挂有红石竖匾上写“吕祖庙”三字。

建筑主体外设柱廊,大门从柱廊东侧山墙处进入,经过柱廊可达正门。中间正门为月门,两侧为拱形门洞;月门门楣竖写“纯阳帝君”,为近年修缮时所替换石匾,此为误写;民国县志记载主祀孚佑帝君,虽纯阳帝君与孚佑帝君均是吕祖的称号,但依旧县志记载冠名更符合历史,故匾额名称应为“孚佑帝君”。

号称行宫的宗教建筑在国内非常罕见,瑶浦三仙行宫的冠名、建筑样式均非常有历史研究价值,三仙行宫也是南丰古代重要的建筑遗存。

来源:历史中烟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