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偶听大别山传来捷报,立刻指示中原局:马上同他们取得联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7:30 1

摘要:原来国民党当局在彻底占领我中原根据地以后,在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烧杀清剿,自认为已经消灭了辖区内所有的“共产党的武装”,于是高兴的在湖北黄安七里坪(红四方面军诞生地)开“庆祝反共胜利大会”。

1947年春,还在陕北转战的毛主席收听广播,偶然听到了敌台播送的大别山地区的消息:

“大别山区的残匪、三省的老地头蛇何耀榜……”

毛主席听到消息,一下子就从椅子上坐起来,转头就嘱咐身边的人,把时任中原局书记的郑位三找来。

原来国民党当局在彻底占领我中原根据地以后,在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烧杀清剿,自认为已经消灭了辖区内所有的“共产党的武装”,于是高兴的在湖北黄安七里坪(红四方面军诞生地)开“庆祝反共胜利大会”。

万万没想到,当时还活跃在大别山区的游击队在听说这一消息后,派了几名战士混入了祝捷大会现场,趁着敌酋宣布开会鸣炮奏乐之际,乱枪齐发,当场就把台上的国民党7县联防指挥部副主任“杜五疯子”杜定廉及其几个反动头子当场击毙,直接就把祝捷大会搞成了“送命会”。

国民党当局惊慌失措,黄安县参议长王楚材也接连呈请湖北省政府将黄安划为绥靖区,加派重兵“清剿”:

“何耀榜、刘名榜率兵二百余众在天台山一带盘踞,愈演愈烈,如不重兵剿办,则民国十六年之覆辙又见于今日矣!”

有鉴于此,毛主席立刻指示郑位三,派中原局的同志与何耀榜取得联系:

“有人说中原地区的游击战争垮了,这与事实不符,何耀榜就是一面旗帜。国民党大骂何耀榜是惯匪,是地头蛇,看来他们把国民党打痛了,不然国民党不会点名骂他。中原局要尽快派人与之联系,一定要他们坚守这一战略支点。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主力部队就要挥兵南下。到时候,他们的任务更大,责任更重!”

何耀榜1947年在大别山地区坚持游击斗争,促使毛主席下定了决心派一支精锐力量挺进大别山,深入国民党当局统治中心腹地。

不过,对当时的何耀榜而言,他似乎尚未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和他所率领的游击队正在大别山区被敌人追的到处跑。

对这样的生活,何耀榜其实并不陌生,因为他这是第二次在大别山区打游击。

更有意思的是,在刘邓大军转出大别山后,何耀榜还被第三次留在大别山区打游击,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

算算时间,何耀榜革命几十年,大半时间都是在被优势敌人追击中度过的。

何耀榜是湖北大悟县宣化店王家庄人,1926年就参加了革命,后参加宣化店起义,历任赤卫军班、排、连、营长及罗山独立十二团团长。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何耀榜因为负伤留在了根据地,红25军建立时,出任了红74师222团团长。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接到中央指示,要求红25军北上,何耀榜被留在鄂东北根据地,并任罗(山)孝(感)(黄)眩特委副书记。

也因为红25军北上匆忙,未来得及通知时任省委常委兼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

1935年2月,高敬亭在皖西太湖县凉亭坳金家大屋主持召开了干部会议,何耀榜率领的鄂东北独立团与高敬亭率领的红218团合编,成立红28军,下辖军直属手枪团以及82师。

不久后,何耀榜改任皖西特委书记,并任红82师师长兼政委。

高敬亭、何耀榜在鄂豫皖根据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高敬亭派何耀榜为中共鄂豫皖地区代表,通过与国民党当局巧妙周旋,与时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达成了停战协议,保住了红28军这一支力量。

不久后,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何耀榜任第四支队副司令员。

1938年3月,高敬亭率领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何耀榜和郑位三、罗厚福、刘名榜则组成四支队留守处留在武汉,并掩护中共鄂东特委工作

当时,鄂东特委的工作引起了国民党当局不满,为了减少摩擦,鄂东特委以及四支队留守住人员进行了缩编,时任长江局组织部部长的博古认为,何耀榜能力出众,是个人才,但与组织脱离太久,需要学习,因此建议他与一批同志到延安去。

同年4月下旬,何耀榜抵达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

这也是何耀榜一生中为数不多安宁的日子。

1939年初,李先念率领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自河南竹沟南下,挺进豫鄂边,何耀榜在延安也坐不住,组织上考虑到何耀榜军事才能,派他赶赴豫鄂边。

何耀榜一路走一路追,至同年2月才在安陆与应城交界地带追上了李先念。

李先念认识何耀榜,知道他在鄂豫皖根据地摸爬滚打多年,有丰富的经验,一见面,他就握住何耀榜的手:

“你们回来,我的信心就更足了。”

考虑到何耀榜对鄂东十分熟悉,因此李先念特意派他去鄂东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

整个抗战时期,何耀榜历任鄂东地委军事部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鄂东游击总队副总队长,新四军第五师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五师特务旅政治委员,第五师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罗(山)礼(山)经(扶)光(山)中心县委书记。

1945年10月30日,为了适应形势需要,中央决定以新四军第5师、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与自湘粤边北返的八路军南下支队(第359旅主力)组成中原军区,并同时成立中原局。

国民党当局为了控制中原地区,视我中原军区为眼中钉肉中刺,并调集五个战区的20多个师及9个游击纵队逐步蚕食中原根据地。

1946年6月,蒋介石密令大军包围我中原根据地,并决定于7月1日发动进攻,中原局、中原军区决心突围,并调一纵一旅以及鄂东军区独二旅掩护主力突围。

考虑到时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兼豫东南军分区司令员何耀榜在鄂东地区工作多年,因此李先念决定,调他出任鄂东军区独二旅副旅长。

中原突围期间,独二旅主要负责守住南大门,为主力突围争取时间。佛塔山之战,何耀榜协助吴诚忠、张体学坚守,并亲自坐镇四团指挥战斗。

吴诚忠在队伍被打散后回到了老家,1947年1月抵达晋冀鲁豫根据地,任二纵四旅副旅长,后来随部队打回鄂豫皖根据地,张体学则是辗转经南京回到了延安,1947年春重返大别山地区。

当时,敌人认为已经全歼了独二旅,但却不知道何耀榜还率领着部分游击队在鄂东北活跃。

1947年元旦前后,何耀榜率领的游击队遭到国民党军突袭,藏身的山洞被敌人破坏。国民党军在此战后,竟然宣布“击毙”了何耀榜,还砍下了他的头颅示众。

当时,因为消息不通,不少零散的游击队听闻消息,顿时气愤不已,还决定去抢回何耀榜的头。

不过,不久之后,就有消息传来,何耀榜其实没死,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为了向党组织传递还有游击队在鄂豫皖活动的消息,何耀榜决心趁敌人在七里坪召开所谓“庆祝反共胜利大会”之际,派人混入其中,伺机刺杀敌酋,时任国民党礼三县(山、经扶、黄安)联防指挥部副指挥杜定廉。

当时,何耀榜身边只有七八个游击队员,而杜定廉开“胜利大会”的地方,却是碉堡林立,还有国民党军正规军一个连在那里护防。

根据大家的意见,何耀榜制定了初步的计划,即派几名尖兵进入会场伺机刺杀,剩余的游击队员在外接应。

整个行动过程干脆利索,无一伤亡,极大的震撼了国民党当局。

同年春,毛主席在陕北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与时任中原局书记的郑位三商量,火速派郑志惠代表中原局赶赴大别山联系何耀榜。

根据中央指示,以原中原军区独立二旅在中心区的负责同志、罗礼经光中心县委现有成员为基础,成立大别山工委,何耀榜任工委书记,刘名榜为副书记,徐锡煌任军事指挥部指挥长。

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还向毛主席征询大别山游击队的情况。何耀榜率领游击队也在想方设法与大军取得联系,后来双方在七里坪汇合。

当时,何耀榜因为腿伤严重,已经没办法行走,是被抬在担架上行动,在刘邓首长指挥部挂名参谋。

一次部队激战中,因行动仓促,来不及转移,何耀榜的担架被敌人打掉,只好滚入尸体堆中躲避,等到战友们再找到他的时候,发现何耀榜腿伤已经加剧,皮肉全部崩裂,只剩下骨头和神经。

何耀榜事后经历过两次手术,才保住性命,但一条左腿也被就此截去。

1948年5月以后,鉴于中原地区形势好转,时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的陈老总下令,把何耀榜撤出大别山地区,送到了后方野战医院养伤。

期间陈老总专门去看望,见何耀榜已经瘦弱的不像样子也忍不住钦佩,称他是“大别山的传奇英雄”

全国解放后,组织上拟任命何耀榜为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何耀榜摇头:

“因在大别山游击战争中失去了左腿,怎能让一个‘独脚司令’去指挥正规化军队呢?”

组织上拗不过他的意思,改任他为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何耀榜建国后致力于湖北省建设,晚年在身体极度不好的情况下,仍坚持撰写回忆录,特别是在大别山地区的革命经历。

1959年,何耀榜的回忆录《大别山上红旗飘》正式出版,据说该书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后来还再版了许多次,常常供不应求。

1964年10月20日,何耀榜因病去世,享年55岁。

何耀榜逝世的消息传开后,令许多老战友十分悲痛,当时在北京开会的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特意批示,要求在武汉地区的党政军负责人组治丧委员会,时任湖北省省长的张体学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

追悼会结束后,何耀榜的灵枢被移往武昌九峰山安葬。

1965年8月6日,湖北省人民委员会追授何耀榜为烈士,按照烈士授予惯例,在和平年代病逝的人一般是不被授予烈士的,但考虑到何耀榜是在战争年代积劳成疾,功绩卓著,破例追授。

在党的历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

来源:漫步史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