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4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老朋友见面分外亲切,还是满眼笑意的长时间握手,还是熟悉的白色会议桌,中俄双方正在携手开创两国战略合作的新景象。
当地时间4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老朋友见面分外亲切,还是满眼笑意的长时间握手,还是熟悉的白色会议桌,中俄双方正在携手开创两国战略合作的新景象。
普京首先请王毅外长转达对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诚挚问候,然后发出邀请,请中方出席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共同庆祝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王毅外长转达了中方高层对普京的亲切问候,并在接受“今日俄罗斯”国际媒体集团专访时提到,中俄永不为敌。这6个字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显得尤为弥足珍贵。
这次会谈,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重申了两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认识,为何要一再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正是在这场战争胜利的基础上,才建立了联合国,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一直以来,有些国家试图通过歪曲篡改二战历史,来破坏甚至否认当今的国际秩序,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出发,这都是对全人类的背叛,中俄作为世界大国,有责任携手维护这一胜利成果,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此次会谈还对中俄未来的合作进行了展望,一句话,就是中俄之间的合作没有上限,普京更是指出要推动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无论是上合、金砖等多边框架下的合作,还是双边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中俄都会持积极态度。
此外,王毅外长特别强调,中俄合作从不针对第三方,也绝不受外部干涉,中俄之间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这一表述,一方面向外界清晰界定了中俄关系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让一些想要混淆视听、浑水摸鱼的势力不要去做徒劳无功的事。
特朗普上台后,努力推动俄乌停火,促进美俄关系缓解,这些都没问题,但是特朗普的一个出发点是错误的,他想要拉拢俄罗斯对抗中国,这是对当今世界格局的严重误判,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大国关系缺乏现实层面的认知。
大国交往不能只考虑一时一地的得失,不仅要着眼于未来,从战略层面思考双边关系的发展,更要兼顾国际社会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稳定。
不可否认,即便是中俄合作如今已达到历史上最高的水平,但两国之间在某些问题上并非没有分歧,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关键是处理分歧的态度和办法,应当以相互之间的战略互信为基础,那种动不动就奉行单边主义,非此即彼的思维,只能说太过幼稚。
近期,美国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对外战略,实际上是“反向尼克松战略”,这种说法只能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美国一方面极力促使俄乌停火,向俄罗斯示好,另一方面大力鼓吹“中国威胁论”,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层面向中国不断挑衅。
分析人士认为,这和当年尼克松推动与中国建交,和中国联手遏制苏联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伪命题。
尼克松与中国缓解关系,虽然有遏制苏联的用意,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一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做法,况且中美合作对于当时的两国来说好处多多。
如今中俄关系正处在历史新高峰,两国合作是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砝码,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美国此时想要破坏这种合作,不仅非常天真,而且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名不正、言不顺,事情更不可为。
即便俄罗斯在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之后,来促使中国给予更优惠的待遇和条件,但这也仅限于战术层面,不可能会因为这点利益去破坏中俄战略合作的整体稳定,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就太不明智了,以普京的政治智慧,怎么可能想不明白?
此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对中国大放厥词,其实就很好的反映了美国的真实心态,他认为中国不应当在不遵守“规则”的情况下崛起,这里所谓的“规则”,其实就是向美国俯首称臣,任其驱使。
所以,特朗普所谓的“联俄抗中”,其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美国霸权,跟俄罗斯的合作也不会真正遵守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但是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以如今的实力,谁还会向美国妥协?特朗普的想法只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来源:松林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