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2日星期六,本应是休息日,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北京新北方文旅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娜却起得比工作日还要早许多。凌晨4点,天还未亮,她便跟随公益服务团队前往河北省涞源县。从驱车三小时抵达目的地,到不顾山路崎岖将物资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中,再到与居民
3月22日星期六,本应是休息日,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北京新北方文旅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娜却起得比工作日还要早许多。凌晨4点,天还未亮,她便跟随公益服务团队前往河北省涞源县。从驱车三小时抵达目的地,到不顾山路崎岖将物资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中,再到与居民聊家常、问需求,短短一天内,于娜和志愿者们便走访了10个村子、120户居民。
与于娜一同前往的,很多是近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同事、邻居。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新北方文旅运营集团组织人事部主任于洋感触颇深:“之前了解到于娜坚持参加公益的事迹,深深被她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我今天的亲身参与,更加体会到了她多年坚持下来的坚毅与不易。我想像她一样坚持下去,更多地参与志愿服务,尽己所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作为公司总经理,日常工作中,于娜主要负责围绕城市更新和文化资产运营的主责主业,制定实施公司总体战略与年度经营计划,建立健全公司的管理体系与组织结构等。身边人很难将这份工作与公益事业联系起来,直到2023年,公司与东花市街道结对共建,同事们发现她在帮助孤寡老人方面极富经验。经详细了解才得知,她已经坚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20余年。
时光回溯至1991年,一张名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广泛传播,甚至一度登上了小学课本。因为“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实现了“我要上学”的梦想。也正是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深深触动了当时年仅12岁的于娜,将“等以后长大了,一定也要去帮助别人”的种子,种在了她的心间。
2003年,大学毕业的于娜入职天街集团。一次,她通过朋友了解到云南省红河县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认真思考后,她做出了一个决定:每月资助200元,直到孩子完成学业。
事实上,对于当时每月只有800元工资、还要承担房租水电费的于娜而言,这个决定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她一直坚守着这份承诺。
“人的幸福感,既来自物质生活的满足,更需要美好的精神体验。能够帮助那个孩子,就是我的精神食粮。”于娜回忆道。就这样,她整整坚持了7年,直到孩子成功考上大学。
不求回报、默默付出,多年来,于娜用爱心温暖着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不仅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援助,更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与关怀。
与自己住在同一栋楼的独居老人杨阿姨,因风湿病导致行动不便,买菜做饭这样的事情都是很大的难题。与老人结识后,于娜便把老人当成亲人一样照顾,经常帮老人采买生活必需品,去老人家中做家务、聊聊天,每逢节假日还会为老人包一顿最爱吃的酸菜馅饺子。直到4年后老人去世,这场爱心陪伴画上了句号。
最近10余年,于娜还坚持每月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用于支持全球儿童在教育、健康、营养及保护等多方面的项目,为改善儿童生活状况发挥了力所能及的作用。
2019年,是于娜坚持做公益事业的第16个年头,她正式加入了因热爱公益而凝聚在一起的公益服务团队,开启了一段与特殊孩子温暖相伴的志愿服务旅程。“他们虽然在身体上、智力上有缺陷,但他们的心灵却如同一张白纸,纯净而美好。”每次离开儿童康复中心,于娜心中都充满了不舍。她表示,要和队友们一直坚守在公益的道路上,为这些特殊的孩子照亮前行的道路。
于娜在儿童康复中心照顾儿童。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带动一群人做好事。22年来,于娜积极投身敬老、扶幼、助残、赈灾、助学、募捐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用“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断感染着身边的人,也带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公益之路上一路前行。
文字:李滢
图片:天街集团
来源:北京东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