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每一个肝胆外科医生:守护患者,也请守护自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7:01 1

摘要:作为肝胆外科医生,每天不是在手术台与疾病博弈,经常一身血一身汗,就是在出门诊,费尽口舌,和病患沟通病情,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具有独特的职业健康风险。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来临之际,本文结合肝胆外科实际工作场景,从职业病防护角度为您提供科学建议。

——全国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作为肝胆外科医生,每天不是在手术台与疾病博弈,经常一身血一身汗,就是在出门诊,费尽口舌,和病患沟通病情,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具有独特的职业健康风险。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来临之际,本文结合肝胆外科实际工作场景,从职业病防护角度为您提供科学建议。

一、肝胆外科医生的职业病风险

1. 生物性危害

手术中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感染性组织等,存在病毒(如乙肝、丙肝)、细菌等感染风险。特别是锐器伤,可能直接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

2. 化学性危害

长期接触麻醉废气、消毒剂(如戊二醛)、化疗药物等,可能引发呼吸道刺激、皮肤过敏甚至慢性中毒。肝胆手术中使用的化学冲洗液也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危害健康。

3. 物理性危害

• 辐射暴露:肝胆介入治疗中使用X线等设备,可能累积辐射损伤。

• 激光与噪音:部分手术设备产生的激光辐射或噪音可能影响视力和听力。

4. 人因工效学损伤

长时间站立手术(平均单台手术3-6小时)、俯身操作腔镜器械,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研究显示,超80%的外科医生存在肌肉骨骼疾病。

5. 心理压力

“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重症患者的高死亡率、急诊手术的突发性、医患沟通压力等,易引发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的压力都不小。

二、针对性防护策略

1. 生物性危害防护

• 锐器伤预防:采用“单手回套”针帽技术,使用防刺伤型手术器械;术后锐器立即投入防穿透容器。

• 规范防护装备:接触血液或感染性物质时,务必穿戴防水围裙、护目镜及双层手套;术后严格按流程脱卸防护用品。

2. 化学性危害管理

• 麻醉废气防护:确保手术室负压通风系统正常运转,佩戴口罩或面罩;术后及时清理残余化学药剂。

• 消毒剂替代方案:对戊二醛过敏者,可改用过氧化氢等低刺激性消毒剂。

3. 物理性危害规避

• 辐射防护:介入手术中穿戴铅围裙、甲状腺护具;定期监测个人辐射剂量。

• 设备优化:选择低噪音手术器械,激光操作时佩戴专用护目镜。

4. 肌肉骨骼保护

• 手术姿势调整:

◦ 腹腔镜手术时,调整显示器高度至平视位置,避免低头或仰头。

◦ 使用脚踏升降台调节手术床高度,减少弯腰频率。

• 工间放松技巧:每台手术间隙做5分钟颈肩拉伸(如“米字操”)、踮脚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5. 心理健康维护

• 压力释放:参与医院心理小组访谈,学习正念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法。

• 团队支持:建立“手术复盘会”机制,分享成功案例与应对策略,增强职业成就感。

三、日常健康管理建议

1. 营养支持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如胡萝卜、菠菜)和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肝胆代谢;减少高脂饮食,预防脂肪肝(医生群体患病率约18%)。

2. 定期体检

重点筛查项目:

• 肝功能(ALT、AST)及乙肝抗体检测

• 肌肉骨骼超声(肩颈、腰椎)

• 辐射暴露者:每年甲状腺功能、晶状体检查

3. 科学运动

推荐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缓解久站导致的静脉曲张;睡前做“靠墙静蹲”(每日3组,每组1分钟)强化膝关节。

结语

肝胆外科医生是患者生命的守护者,但自身健康同样需要重视。值此《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之际,呼吁全体同仁:

• 参与“职工之家”APP职业健康课程学习(如《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促进指南》);

• 科室设立“健康值班员”,每周分享防护技巧;

• 将职业健康培训纳入新医生岗前必修课。

唯有健康的医者,才能铸就更坚韧的医疗防线。让我们从此刻开始,为自己、为团队、为患者,共同践行“健康行医”!

来源:肝胆疾病专家王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