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宅基地是咱农民的“根”,可关于它的谣言总让人心里发慌——有人说确权要花钱,有人讲出嫁女没继承权,不少人被误导着走了弯路。今天一条条拆穿这些谣言,每个都给你讲清政策依据,别再被忽悠!
农村宅基地是咱农民的“根”,可关于它的谣言总让人心里发慌——有人说确权要花钱,有人讲出嫁女没继承权,不少人被误导着走了弯路。今天一条条拆穿这些谣言,每个都给你讲清政策依据,别再被忽悠!
1. 谣言:宅基地确权要收“工本费”“登记费”
前阵子老家邻居张叔接到电话,说“宅基地确权要交200块手续费,不交就不给证”,差点真转了钱。其实国家早有规定:宅基地确权的工作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一分钱都不会向农民收。
不管是测量、登记还是发不动产权证,全程免费。要是有人打着“确权代办”“加急领证”的旗号要钱,要么是村干部私吞,要么是骗子套路,直接找乡镇国土所举报准没错。
2. 谣言:确权就是“重新分地”,老宅基地可能被收
村里常有人传“确权是为了摸清家底,回头就把零散的地打乱重分”,搞得不少老人连夜去地里插牌子。但事实是:确权的核心是“定权属”,不是“调地块”。
比如你家宅基地是1998年村里批的,确权时会核对老档案,确认面积、四至(东南西北边界)没错后,给你发《宅基地使用权证》——等于给宅基地办“身份证”,证明这地的使用权是你的,不会因为确权就被收回或重新分配。只有没证的违建、占了耕地的宅基地,才可能被处理,合法的宅基地稳得很。
3. 谣言:宅基地能卖给城里人,赚笔“养老钱”
有些城里亲戚想在农村买块地盖房,就劝农民“私下签合同,没人管”。但政策红线碰不得:宅基地归村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只能卖给本村符合条件的村民。
比如你把宅基地卖给城里的朋友,就算签了协议、收了钱,这买卖也是无效的——法院不认,拆迁时补偿款还得归你(但你得退钱给买家),最后两边闹僵。真不想用宅基地,不如走“自愿有偿退出”,村里或乡镇会按当地标准给补偿,既合法又省心。
4. 谣言:老房子太破,翻盖会被村里拦下
不少人想把几十年的老房拆了重建,却被邻居说“现在不让翻盖,怕占耕地”。其实不是不让盖,是不能“偷偷盖”。
正确流程很简单:先向村委会提交申请,说明翻盖后的面积、层数(一般农村限3层以下),村里公示没异议后,报乡镇政府审批,拿到《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就能动工。只要不超宅基地面积、不占公共道路,没人会拦你——毕竟改善居住条件是好事,政策鼓励合规翻盖。
5. 谣言:户口迁去城里,父母的老房不能继承
表哥去年把户口迁到县城,听人说“城里户口不能继承农村房,父母百年后房子就归集体”,急得要把户口迁回来。其实政策早放宽了:户口迁出不影响继承房屋,因为房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但要注意:你继承的是“房子”,不是“宅基地”——房子没倒,你能住、能修,但不能拆了重建;要是房子塌了、荒了超过2年,村集体就有权收回宅基地。所以继承后记得常回去修修屋顶、补补墙,别让房子坏了。
6. 谣言:“进城落户就必须退宅基地”,不然不给落户
村里广播有时会说“国家鼓励进城落户,不退宅基地就办不了户口”,这是故意曲解政策。国家明确规定:农民进城落户,宅基地“自愿保留”,没人能强迫你退。
比如你在城里买了房、落了户,老家的宅基地还在,想留着给孩子当念想,或者租给同村人种点菜,都没问题。只有你自己愿意退,村集体才会给补偿(一般每亩几千到几万不等,看地方经济),不想退就稳稳拿着,没任何影响。
7. 谣言:继承的宅基地“不给确权”,证办不下来
堂姐继承了奶奶的老房,去办确权时有人说“继承的宅基地不算首套房,不给发证”,让她很着急。但实际政策是:不管是子女继承,还是侄子女代位继承,只要房子合法,都能确权。
办理时带好父母的死亡证明、户口本、老宅基地证,去乡镇国土所申请,工作人员会核实亲属关系和房屋合法性,最后发的证上会注明“继承取得”,和自己申请的宅基地证有同等效力,权益一点不少。
8. 谣言:“出嫁女是外人,不能继承宅基地房屋”
这是最坑人的一条谣言!村里常有人说“女儿嫁出去,户口迁走了,就没资格分父母的房”,甚至有兄弟以此为由独占房产。但法律明确:继承权男女平等,出嫁女和儿子有一样的权利。
比如你家有姐妹俩,父母没立遗嘱,那姐妹俩都能继承老房——就算妹妹嫁去外村、户口迁走,也能分到一半产权。要是兄弟不让继承,直接去法院起诉,拿着判决书就能办确权,没人能剥夺这个权利。
这些谣言之所以能传开,要么是有人不懂政策瞎传,要么是别有用心的人想占你便宜。遇到宅基地的事,别听邻居、亲戚的“经验之谈”,直接去村委会或乡镇国土所问,拿政策文件说话,才是最靠谱的。
你还听过哪些关于宅基地的离谱说法?比如“超120平的宅基地要被拆”“分户就不给批新宅基地”?欢迎在评论区说出来,咱们一起辨真假!
来源:柒乐多养生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