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波教授:面对帕金森病症状波动,我们有何应对方案?

B站影视 2024-12-03 13:12 2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为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发病人数不断增多,预计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全球PD患者人数的半数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为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发病人数不断增多,预计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全球PD患者人数的半数[1]。随着病程的进展,帕金森病患者会逐渐出现症状波动,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当下,帕金森病症状波动的治疗仍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帕金森病症状波动治疗领域的进展值得关注,包括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I)在内的药物疗法发展迅速。本期我们邀请

北京医院陈海波教授

,就帕金森病的症状波动管理及MAO-BI的治疗价值,为我们梳理循证证据,厘清临床思路,助力帕金森病优化诊治。

陈海波 教授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

北大医学部神经病学系副主任,教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常委

北京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神经科杂志》副总编辑

危害不容小觑,从指南看帕金森病症状波动推荐治疗方案

论坛报

帕金森病为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帕金森病症状波动给患者带来的具体影响有哪些?为何要关注帕金森病症状波动?

陈海波教授: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预计到2030年患病人数将达到500万人[1]。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尤其是左旋多巴类药物,在国内外都被认为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然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症状波动。

那么何为症状波动?简单说就是症状控制不稳定,时好时坏。至少有两种类型,一种叫剂末现象,表现为患者在服药后症状得到暂时缓解,但疗效维持时间随疾病进展而缩短,运动症状在下次服药前再次出现。另一种叫开关现象,患者可能会突然经历症状的加重,但与药物的服用时间无关。究其原因,是由于药物半衰期较短,随着病情的发展脑内多巴胺细胞数量减少,缓冲能力下降而产生所谓脉冲样刺激有关。

症状波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可造成显著影响。例如,一些患者在早晨服药后能够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如吃饭、洗脸、刷牙,甚至外出购物或在公园活动。但到了上午晚些时候,他们必须返回家中,否则可能会进入“关期”,此时动作迟缓的症状会再次出现,严重影响他们的行动能力。以上情况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家庭造成影响。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料,甚至带来更多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的症状波动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药物治疗的局限性,还涉及到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论坛报

根据《2020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2021 中国中晚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治疗的循证医学指南》[2]等领域内重要指南,当下对于帕金森病症状波动的治疗有哪些推荐方案?

陈海波教授: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的原因和药物半衰期短、多巴胺细胞进一步减少导致的缓冲能力丧失有关。短半衰期药物出现的血药浓度的变化被称为脉冲样刺激,即血药浓度高时对多巴胺受体的刺激强度强,反之刺激减弱,这种或强或弱的刺激可能造成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目前针对多巴胺细胞减少,临床上尚无有效控制方案,但可通过药物调整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从而减少症状波动(图1)。

图1 《2020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中有关症状波动的处理原则

首先,可以通过增加服药次数来应对疗效缩短的问题。例如,如果原本每五小时服用一次药物,现在可能需要每三到四小时服用一次,以保持药物浓度的稳定。其次可考虑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这类药半衰期通常比左旋多巴类药物(通常1.5小时左右)更长,可达6-12小时甚至更久,从而提供更稳定的血药浓度长,从而减少症状波动的发生。

除上述药物疗法外,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I)在症状波动中的作用亦受到关注。左旋多巴在体内代谢为多巴胺后会逐步降解,而单胺氧化酶B在此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MAO-BI可抑制单胺氧化酶B从而减缓多巴胺降解速度,延长脑内多巴胺高浓度时间,起到减少剂末现象的疗效。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也是推荐的药物之一,它主要作用于周围组织,通过抑制左旋多巴的降解,延长其半衰期,从而使更多的左旋多巴进入脑内转变为多巴胺从而改善症状波动。此外,腺苷A2A拮抗剂伊曲茶碱等药物也可作为治疗选项,但在国内尚未上市。

最后,如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或康复治疗,但手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DBS)]的费用较高,可能给患者带来明显经济负担。

数往知来,疗效安全兼顾,新型MAO-BI未来可期

论坛报

MAO-BI类药物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请问MAO-BI在帕金森病症状波动治疗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其发展历程如何?

陈海波教授:在历经几十年发展后,MAO-BI目前已有三代药物问世。第一代司来吉兰于1989年上市,其对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强度稍弱。第二代雷沙吉兰2005年上市,药物更具选择性,对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新一代MAO-BI甲磺酸沙非胺片2015年在国外上市,其具有双通道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和选择性更强(MAO-B/MAO-A可达到1000倍),副作用也随之减少。此外,与第一代、第二代药物的不可逆抑制作用相比,新一代药物具有可逆结合的特点。

在帕金森病症状波动的治疗中,MAO-BI在基础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程度的疾病修复治疗作用,其长期使用可能延缓病情进展。而无论是第一代、第二代还是新一代药物,均能够明显改善运动症状,减少震颤,改善运动迟缓和强直症状。与左旋多巴联用时,可以改善剂末现象,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MAO-BI甲磺酸沙非胺片在症状波动治疗中,能够显著缩短“关”期时间,延长“开”期时间,并具有长期疗效。

论坛报

甲磺酸沙非胺片作为新一代MAO-BI药物,您认为其在帕金森病症状波动的治疗中具有哪些优势?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如何?

陈海波教授:从机制学角度而言,甲磺酸沙非胺片具有双重作用,通过对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作用增加脑内多巴胺浓度、增长其维持时间。通过对离子通道阻滞的作用抑制谷氨酸的过量释放,改善神经元过度兴奋,进而改善一系列非运动症状。

分析相关循证证据,甲磺酸沙非胺片临床研究明确证实其疗效,XINDI研究提示其能够缩短“关”期时间1.1小时,并延长“开”期时间1.07小时[3]。运动症状方面,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降低3.8分,显著改善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步态障碍。药物同时可改善非运动症状,如疼痛、情绪障碍和睡眠障碍,疼痛药物使用次数减少23.6%,其中79.7%来自直接药物作用[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降低0.57分,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自基线变化分别降低24.7%和19.8%[5,6]。

安全性方面,XINDI研究还提示,甲磺酸沙非胺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显示了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沙非胺安全性良好,未出现新的不良事件,90%为轻中度,大多数未采取治疗措施可缓解。同时沙非胺在老年人群等特殊人群中安全性良好。

此外,甲磺酸沙非胺片具有长期疗效。研究[6]表明,甲磺酸沙非胺片能够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持续的生活质量改善。

结合以上优势,甲磺酸沙非胺片获得了包括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中国中晚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治疗的循证医学指南、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学会循证医学综述、欧洲德尔菲共识[1,2,7,8]等在内的国内外权威指南的推荐,被评为对症状波动患者有效(1级证据,A类推荐)。

小结

帕金森病症状波动危害不容忽视,目前临床已有多种策略应对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而作为新一代MAO-BI的甲磺酸沙非胺片,其优秀的疗效与安全性均值得更多关注。希望新型药物能够得到应用,让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波动能得到持续改善,从而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与更加自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 53(12):14.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中晚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治疗的循证医学指南[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 病学杂志,2021,28(5):347-360.

3.Wei Q, Tan Y, Xu P et al. The XINDI Study: A Randomiz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afinamide as Add-On Therapy to Levodopa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Motor Fluctuations. CNS Drugs. 2022 Nov;36(11):1217-1227.

4.Cattaneo C, et al. Effects of Safinamide on Pain in Fluctuating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A Post-Hoc Analysis. J Parkinsons Dis. 2017;7(1):95-101.

5.García DS,et al. Safinamide improves sleep and daytime sleepiness in Parkinson's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SAFINONMOTOR study. Neurol Sci. 2022 Apr;43(4):2537-2544.

6.Cattaneo C, Jost WH, Bonizzoni E. Long-Term Efficacy of Safinamide on Symptoms Sever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Fluctuating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J Parkinsons Dis. 2020;10(1):89-97.

7.Fox SH, et al. International Parkinson and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 Update on treatments for the motor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 Mov Disord. 2018 Aug;33(8):1248-1266.

8.Stocchi F, et al. Safinamide in the treatment pathway of Parkinson's Disease: a European Delphi Consensus. NPJ Parkinsons Dis. 2022 Feb 21;8(1):17.

来源:壹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