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聚在一起只为一个共同目标:关闭网络游戏,救救孩子。他们的故事看似极端,其实背后是一个社会代际矛盾的真实写照——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彻底失灵,游戏成了他们眼中一切问题的根源。
街头走过一支队伍,穿着统一白衫、高举标语、背着液晶屏,口号喊得震天响。他们不是推销产品,也不是维权讨薪,而是一群父母,在为孩子“戒网游”而奔走。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聚在一起只为一个共同目标:关闭网络游戏,救救孩子。他们的故事看似极端,其实背后是一个社会代际矛盾的真实写照——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彻底失灵,游戏成了他们眼中一切问题的根源。
这不是一次偶发事件,也不是一时冲动。在“中华反毒游爱国群”这个听起来像是抗战时期组织的微信群里,已经聚集了超过400名家长。他们来自城市和乡村,有打工几十年的地板厂工、有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母亲,他们的共同标签不是学历、职业或住址,而是“家有沉迷游戏的孩子”。
朱新勤的网名“地板哥”,是这个群体里的“意见领袖”,他长期在湖州的地板厂打工,工资不高,但为了孩子的学费省吃俭用。他的儿子朱雨从小在老家留守,六岁进网吧,十岁开始逃课,十二岁辍学,最后在网吧打架被钢筋扎破眼角膜,花掉十几万元医药费。
孙芳,芜湖本地人,48岁,没读过多少书,儿子曾是重点高中学生,因沉迷游戏退学。她怕孩子恨自己,不敢打骂,最后送去俄罗斯留学。结果两年后孩子回来,依旧通宵打游戏,连时差都不调了。
李平平的孩子更“前卫”,初中时就对校长说不想读书了,要打职业电竞,面对母亲的劝说,他一句话让她破防:“读大学出来也是送外卖,我打电竞至少还有梦想。”
这些家长不是没有努力过。他们送孩子去武校、留学、戒断学校,甚至动用武力,都没能把孩子从游戏世界里拉回来。家长们在现实中束手无策,转而在网络上抱团取暖。他们在微信群里互相倾诉、互相鼓励,但凡有家长提到“是不是我们也有责任”,立刻就会被淹没在“游戏是毒品”“资本家谋财害命”的口号声中。
线上说不过瘾,他们决定线下行动,穿上统一的白T恤,印上“打倒精神鸦片”,高举喇叭,走上全国街头。
从芜湖出发,走过深圳、广州、武汉、重庆、长沙、福州、合肥、济南、郑州,队伍不大,声音却不小。孙芳甚至背上花两千块买的液晶屏,一路播放“青少年沉迷网游案例”,就算路人不接传单,也绝对躲不过眼。
在重庆,他们遇到警车,警察递水还点赞;在深圳,他们闯进游戏公司,经理客气接待,但话一出口就点燃了火药桶:“你们孩子沉迷游戏,是父母的责任,怎么能怪我们公司呢?”孙芳当场炸锅:“你们知道我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吗?”
他们的标语并不含糊:“游戏比鸦片还毒”“少年强则中国强,关闭游戏势在必行”。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不是限制,而是关闭全部网络游戏。是的,全关。
这种极端的诉求让人难以忽视,但也引发了不少质疑。年轻人中,有人对他们报以理解,也有人直接扔石头、发弹幕嘲讽。在武汉,家长队伍被一群年轻玩家围堵,现场一度混乱。朱新勤被追着跑,回到群里一边哭一边说:“我只是想救救自己的孩子,怎么就成了笑话?”
很多人会疑惑,这些家长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偏执”?专家的解释是,他们不是不讲理,而是太无力了。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汶蓉指出,这些父母大多是“数字移民”,而孩子是“互联网原住民”,父母能想到的教育方式,在网络面前几乎无效,孩子戴上耳机,房门一关,世界就被隔绝了,家长想敲门,却连敲的节奏都找不到。
心理分析师杨琴一语道破:“反游,其实是他们拒绝承认教育失败的方式。”他们不愿承认自己做得不够好,于是把所有问题都推给了游戏:“我不是没尽力,是游戏把他害了。”
深圳社工徐媛说得更直白:“他们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逃避现实。”微信群像个巨大的情绪回音室,家长们越聊越激动,越说越坚定,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反游圣战团”。
当然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早就指出,青少年沉迷游戏是个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学校一起出手。深圳、上海等地已经开始试点“游戏障碍干预机制”,用心理游戏对抗游戏上瘾,效果初见成效。
但问题是这些家长愿不愿意相信“不是游戏的问题”,而是“沟通出了问题”?他们愿不愿意坐下来听听孩子怎么想?或者说,他们还有这个耐心和能力吗?
反对网络游戏的声音,不是一阵风,而是很多家庭的呐喊,朱新勤的妻子曾因为丈夫沉迷反游活动闹离婚,儿子因偷盗被抓,女儿在家哭得撕心裂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反游运动”,而是一个个家庭在崩溃边缘挣扎的求救信号。
游戏是问题,但不是全部问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裂痕,是时代、观念、教育、资源多重因素的叠加。反游家长们高举横幅,喊破喉咙,苦盼孩子回归,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或许不是关闭游戏,而是打开那扇早已紧闭的“家门”。
这场奔走,终究是为了孩子。但在呼喊“救救孩子”的同时,也别忘了问一句:我们,真的懂孩子吗?
参考资料:
反网游家长全国奔走:拉横幅扯标语、线上声讨,苦盼孩子回归
2025-09-09 腾讯网
来源:冯律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