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风“塔巴”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某种热带水果,但它带来的可不是甜味,而是一口咬下去能崩掉牙的风雨。9月6日晚上8点,它在南海悄悄冒头,离江门390公里,风力9级,像个刚学会走路的熊孩子,正一步步往家门口蹭。
台风“塔巴”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某种热带水果,但它带来的可不是甜味,而是一口咬下去能崩掉牙的风雨。9月6日晚上8点,它在南海悄悄冒头,离江门390公里,风力9级,像个刚学会走路的熊孩子,正一步步往家门口蹭。
江门人刚吃完晚饭,手机就弹出蓝色预警,5900多名三防责任人连夜上岗,像一群被叫醒的夜班保安,扛着对讲机和卫星电话,准备和台风打一场硬仗。
天气预报说,7号开始雷雨,8号暴雨,9号还是暴雨,10号继续下雨。
数字听起来像彩票号码,但没人想中奖。100到180毫米的降雨量,局部400毫米,相当于把一整年的雨压缩成三天倒下来。
风也不甘示弱,陆地阵风10级,海边12级,能把晾衣杆吹成回旋镖。
川山群岛的客运航线停了,末班船12点发完就下班,海岛游客成了临时岛民,民宿老板一边收衣服一边算损失,表情比天气还阴。
政府动作很快,2000多个救灾仓库打开大门,1900个避难场所铺好凉席,370MHz对讲机像老式收音机一样沙沙响,确保断网也能喊到人。2.9万可能受灾的居民被摸底排查,有人连夜把冰箱垫高,有人把电动车推进客厅,还有人把猫装进背包,准备随时跑路。
社区大妈在群里发语音:“门窗关紧,花盆收好,别给台风送武器。
”语气像在教训不听话的孙子。
气象台说,“塔巴”登陆时风速可能超30米/秒,属于强热带风暴到台风级别,听起来像给风评职称。
但江门人更关心的是,明天要不要上班。
老板在群里发通知:“台风天在家办公,工资照发。
”员工们松了口气,转头去囤泡面和充电宝。
超市的矿泉水和面包被扫空,收银员扫码扫到手抽筋,像在玩节奏大师。
台风还没来,朋友圈先热闹起来。
有人晒阳台加固的胶带,像给窗户贴创可贴;有人直播海边巨浪,配文“免费海景房”;还有人转发救援电话,附上一句“希望用不上”。
这种时候,人类的共情像WiFi信号,平时若隐若现,关键时刻满格。
最忙的是外卖小哥。
风雨越大,订单越多,有人备注“多给骑手打赏”,也有人备注“放门口别敲门”。
骑手群里有人说:“今天跑一单顶三单,但命只有一条。
”最后集体决定,风超8级就停工,钱再重要,也得有命花。
台风像一场大考,考的是城市的排水系统,考的是应急反应速度,也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点默契。
有人抱怨预警太早,打乱周末计划;也有人庆幸提前准备,避免了更大的麻烦。
其实大家都知道,台风不会因为抱怨就掉头,就像生活不会因为难过就暂停。
现在能做的,就是关好窗,充好电,备好干粮,然后等待。
等待风雨过去,等待街道重新热闹,等待下一个晴天。
江门人经历过“天鸽”“山竹”,知道台风过后,总会有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来源:抚顺天气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