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的拜城,春寒未褪,但一场场学雷锋志愿活动如暖流涌动,126支志愿者队伍与31400余名志愿者如跳动的“星火”,围绕“学雷锋 做志愿 服务改革建新功”主题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840余场次,从“一老一小”的守护者到新就业群体的贴心人,从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到立足
三月的拜城,春寒未褪,但一场场学雷锋志愿活动如暖流涌动,126支志愿者队伍与31400余名志愿者如跳动的“星火”,围绕“学雷锋 做志愿 服务改革建新功”主题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840余场次,从“一老一小”的守护者到新就业群体的贴心人,从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到立足岗位做奉献的践行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拜城大地播撒,绘就出“志愿红”与“初心红”交相辉映的暖心画面。
示范引领部署 织密全域志愿网格。3月4日,县委宣传部联合社会工作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县广大志愿者、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3月5日,举行拜城县2025年学雷锋活动月启动仪式,为14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授旗,青年志愿者代表宣读了志愿服务活动倡议书,并进行了庄严宣誓。同时,在新苑社区群众广场,一场“传统+现代”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这里正式开启,活动现场既有传统非遗文化展示,又有文明新风知识宣讲,在这场延续2个多小时的志愿活动“集市”上,370余名群众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感悟了志愿精神。
以党建为引领,以支部为核心,引导全县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域织密志愿工作网格。依托党员进村(社)报到,认领环境整治、困难化解、矛盾纠纷调处等民生事项,573个支部1.6万余名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3+N”模式为抓手,串起县乡村三级志愿服务组织构架,发挥行业领域资源优势,在应急、交通、消防、司法、卫生等N个领域成立志愿服务队,为志愿服务工作注入专业化力量。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大型商圈、驿站等,为志愿服务提供阵地保障,拓展延伸志愿工作触角,形成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的良好氛围。
精细服务内容 打造志愿工作矩阵。聚焦“一老一小”等急难愁盼问题,发挥文化文艺、卫生健康、道路交通、应急救援、助老助残、法律援助、生态保护等领域专业志愿服务队优势,实施“文化守护”“邻里守望”“金色天山·银耀拜城”“‘医’生守护”“一路为民”等志愿服务项目,壮大主流文化、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工作从“粗狂式”向“精细化”转变,推动志愿服务服务融入社会治理。组织20余名新就业群体子女赴拜城县博物馆、科技馆、老虎台乡骑兵连等,开展“暖心护苗助成长 携手童行览古今”志愿服务活动,感悟志愿文化;组织医疗援疆专家团进村(社区)开展“‘医’网情深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家门享受优质医疗;军地共建不仅传播了雷锋精神,更增进了军民鱼水深情;1100余名志愿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响“三北”工程攻坚“狙击战”;动员1730余名志愿者开展爱心义剪、精神慰藉、环境整治、“企业政治体检”等......在拜城,这样的志愿服务已成为常态。
选树服务典型 激发志愿文化活力。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依据,通过建立标杆、示范带动,引领带动广大群众争做“活雷锋”。74岁高龄的党员夏忠慧,50多年来治愈患者达50余万人次,为各族困难群众垫付医药费、捐款捐物达38万余元,收到大大小小各类荣誉证书近百份,至今仍以志愿服务诠释了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优秀志愿者谈军退休不退岗,年均开展志愿健康宣讲100场次,近万名群众受益,2024年12月被自治区红十字会评为“五星级”志愿者;优秀企业家代表吴洪涛,连续15年给困难家庭的学生进行帮扶,“志愿助梦行动”帮助360多名困难家庭学生实现了大学梦;黑英山乡乌孙古道马队队长艾合提木·依斯马义力,6年来全心全意为“驴友”保驾护航,赢得疆内外游客一致好评,被评为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奖......
在拜城县志愿者“光荣榜”上,有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大人物”,但更多是群众口口相传的“小英雄”,他们像一束束温暖的光,把志愿文化融入生活日常,成为广大群众的精神标杆。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月到数十年,拜城县广大志愿者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志愿服务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等作用,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以“志愿行”点亮“初心红”,让拜城大地充满爱与温暖。
来源:凉拌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