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朝元老——杨凝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5:53 1

摘要:杨凝式出身于豪门大族弘农杨氏(鸡肋的典故创造者杨修就出自该族),其祖辈在唐朝出了众多的重臣,其父杨涉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河北省沧州市的名人冯道,在五代十国时期历仕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国十个君王,因此被世人称为了十朝元老。

但是冯道还不是历仕帝王最多的。

现在已知的历仕君王最多的是杨凝式,他和冯道一样生活在五代十国的大乱世。

杨凝式出身于豪门大族弘农杨氏(鸡肋的典故创造者杨修就出自该族),其祖辈在唐朝出了众多的重臣,其父杨涉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不过杨凝式并不是以他的官宦生涯知名,他的书法别具一格颇具开创性,被认为是书法史上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人将他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杨’。杨凝式的传世作品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等。

然而杨凝式的官宦生涯颇具传奇色彩丝毫不逊色于冯道,他于唐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考中进士,以度支巡官的官职入仕,就此开启了他历六朝仕十四帝的传奇。

公元907年四月,朱温想要篡位自立,便向唐哀帝索要传国玉玺。无奈的唐哀帝于是便下旨让杨涉将传国玉玺送去给朱温,杨凝式获知此事后便劝说父亲,不要接这种容易给家族招来祸事的差事。

杨凝式说了这话后,获知朱温在朝中大臣家中遍布眼线,他担心自己的话会给家族招来灾祸于是便‘疯’了。后来眼见朱温没有要怪罪自己杨家的意思,杨凝式的疯病就不药而愈了。

出仕后梁的杨凝式历仕后梁太祖朱温、废帝朱友珪、末帝朱友贞三帝,不过他在后梁官运不咋地,只做到了集贤殿直学士、考功员外郎(从六品)。

公元923年,后唐李存勖灭后梁,于是杨凝式又成了后唐的官员。

在后唐杨凝式的仕途大有起色,他先后出任了户部侍郎、兵部侍郎(正四品下)等要职。杨凝式在后唐历仕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从珂四帝,后唐诸帝待杨凝式不薄,可是他却实在是有些对不住后唐。

杨凝式在后唐常常称疾病退修养,他在后唐最后一次退养更是因为在末帝李从珂阅兵时装疯大闹,这对当时已经人心惶惶的后唐臣民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但是由于他出身弘农杨家的关系,李从珂虽然清楚他是装疯也没有治他的罪,还差人送他回洛阳休养。

后唐被后晋所灭的第二年的公元937年,后金高祖石敬瑭为了收拢人心,他鉴于杨凝式在文人中的声望,将在洛阳闲居的杨凝式召回朝中任为太子宾客。但公元939年杨凝式便以礼部尚书(正三品)的职位退休了,继续回洛阳闲住。

后晋出帝时期由于杨凝式生活拮据,所以后晋朝廷特意授予他一个太子少保(正二品)的职衔,给他发放俸禄以解他生活困顿之忧。

在后晋时期,杨凝式的疯病似乎特别严重,大概是因为石敬瑭勾结契丹进攻中原才得以取代后唐,这让杨凝式这样的汉人文坛大佬不齿与其为伍吧。

刘知远灭了后晋建立后汉后,召杨凝式入朝为官,授予了他太子少傅、太子少师等职。郭威取代后汉建立后周,杨凝式以年老为由辞去了担当的职务。郭威同意了杨凝式的请求,授予他尚书右仆射(第二宰相,从二品)的官职,让他体面的致仕回乡。

公元954年郭威病逝,周世宗柴荣继位后又将杨凝式召回朝中,授予了他尚书左仆射(第一宰相,从二品)的官职。同年九月由于杨凝式固辞,柴荣同意他致仕,还给他加了太子太保之衔以示恩宠。

同年11月6日,杨凝式病逝于洛阳家宅中,享年82岁。

柴荣追授杨凝式为太子太傅(正一品)。

杨凝式一生历经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六朝。

历仕唐哀帝李柷、后梁太祖朱温、梁废帝朱友珪、梁末帝朱友贞、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汉隐帝刘承佑、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十四位皇帝,是可考的古代官员中侍奉过皇帝最多的一位。

杨凝式从五代之初的后梁开始,就一直装疯卖傻试图远离官场。他出仕后也常常借助装疯辞去职位以自保,这让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官宦生涯几无政绩可言。

杨凝式很多装疯的时节都非常恰到好处,这使得他在五代频繁的朝代更替关口总是能及时地置身事外。而梁唐晋汉周五代都对杨凝式礼遇有加,新的朝代无不继续给他加官晋爵。

杨凝式备受历朝历代重视,除了他文坛大家的身份,可能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弘农豪族杨氏家主的身份。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来源:笑香风云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