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发食品发布2024年报,营收19.25亿亏损1658.59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15:58 1

摘要:3月27日晚间,惠发食品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惠发食品实现营收19.25亿元,同比下降3.61%;实现净利润-1658.59万元,同比下降320.68%。

惠发食品2024年报核心数据

惠发食品2024年营收19.25亿,亏损1658.59万

3月27日晚间,惠发食品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惠发食品实现营收19.25亿元,同比下降3.61%;实现净利润-1658.59万元,同比下降320.68%。

分产品看,2024年,惠发食品的丸制品、油炸品、肠制品、串制品、中式菜肴5大传统品类,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供应链品类成了惠发食品第一大品,2024年实现营收5.84亿元;同比增幅也最高,为22.46%。该模式主要针对酒店、团餐、校餐、连锁餐饮等群体,产品包括肉禽蛋奶、蔬菜、米面粮油、调味品、水产、常温或冷冻食品等各类食材。

分地区看,除了华北、西北和境外实现了增长,其他地区均呈下滑势头。

分销售模式看,惠发食品营收占比最高的经销商模式,下滑14.09%;商超模式下滑5.72%;终端直销模式增长7.92%;供应链模式增长21.66%。

报告期内,惠发食品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 0.42 个百分点,主要系高毛利的经销商模式收入占比下降所致。

关于亏损的原因,惠发食品解释称:报告期内,受消费疲软、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的收入和效益出现下滑;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持续开拓市场和销售渠道,加强了宣传推广力度,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发生较多。

2024年,惠发食品干了6件大事

第一,2024 年,公司坚持聚焦主业,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经营管理改革,加强规范运作,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各项经营计划基本完成。在巩固原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公司加大了团餐渠道、民族特色食品市场、健康食材供应链服务等方面的投入。

第二,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销售网络布局,以渠道深耕为重心,销售网点铺设不断下沉,充分发挥线下渠道深度分销优势,不断提升终端服务能力及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大力拓展线上直播电商,线下社区商店、快餐店、酒店等消费终端的新渠道。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穆斯林人口密集地区,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饮食文化与健康需求,推出符合当地标准的清真食品。

第三,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继续主打火锅料类、调理油炸类、中式菜肴类、休闲食品类、民族特色类等产品。火锅料类主打品牌为“惠发”、“惠发鲜厨”,调理油炸类为“惠发好餐谋”,中式菜肴类为“大国味道”,民族特色类为“泽众”、“河州臻选”,预制菜品开发创新产品香酥茄卷,香酥五花肉以及流量爆品柠檬凤爪,酱卤产品等,并推出惠发鲜厨新品牌大力发展 C 端渠道,打造新锁鲜技术、新消费场景。公司聚焦清真食品领域,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高品质清真食品。

第四,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厂区产线布局,不断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积极鼓励一线员工创新创效,提升了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第五,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预制菜产业链,持续深化与临夏州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关系,打造民族特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公司积极应对国内市场变化和消费方式改变的影响,持续加大对学校、企事业等单位的食材供应链服务的市场开拓力度,升级“中央厨房+智慧餐饮”模式,推动学校和企事业等单位智慧餐饮的建设。

第六,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推进薪酬改革与优化组织架构,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不断优化公司内控审批流程、绩效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

惠发食品的核心竞争力

年报中,惠发食品披露了公司的6大核心竞争力。

1、研发优势,公司先后组建并成立了山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海洋功能性速冻调理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拥有较强的速冻、冷鲜和常温预制菜产品的自主技术研发能力。

2、品质控制优势,公司从原材料采购、深加工到产品配送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目前已通过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 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3、营销网络优势,公司已建立了以山东为中心,覆盖全国大多数省市和地区的营销网络,主要涉及批发流通、商超、团餐、连锁餐饮、电商、终端等渠道,已成为国内主要的速冻调理肉制品生产销售企业。

4、品牌优势,已经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主要经营“惠发”、“泽众”、“米洛可”、“惠发小厨”、“河州臻选”等品牌产品。

5、区位优势,公司生产基地地处胶东半岛,目前该区域已建成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同时,山东省是畜牧业生产和畜禽屠宰加工大省,畜禽出栏量和肉类工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区域内肉类工业的发展优势为本公司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原材料,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的品质。区域内农业基础良好,劳动力资源丰富,云集了众多畜禽肉类加工企业,食品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突出,能够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6、上市公司平台优势,作为上市公司,公司运作规范,治理结构、内控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更便利于公司更好地做大、做强主业,同时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规模的扩大。针对市场变化,公司正在不断推动营销方式优化、盈利方式的转变,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公司由传统的食品加工制造型企业向餐饮食材供应服务型企业方向发展,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未来,惠发食品有7大经营规划

近年来,中国速冻火锅料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涨态势,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 2025年中国速冻火锅料市场规模将上涨至 833 亿元,2022-2025 年中国速冻火锅料年复合增长率为12.5%。火锅料制品进入门槛较低,大量竞争者涌入导致竞争激烈。

火锅料行业素来有“南福建,北山东”的格局,市场主要品牌有安井、海霸王、海欣、惠发等。当前市场集中度仍较低,市场空间亟待进一步整合,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提高。未来行业集中度会逐渐提升,消费者口味和消费习惯变化很快,产品市场将更加细分,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品质,中高端产品将会被消费者青睐。

基于此,惠发食品将公司战略定为:

公司未来将立足速冻调理食品行业,通过深化营销网络建设和持续品牌经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在扩大现有经销商渠道销售规模的基础上,开发商超渠道和终端直销渠道,增加市场占有率,扩大公司生产规模,满足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同时围绕“团餐供应链、清真产业链-民族食品”,“中央厨房+智慧餐饮”为核心,打造智能化后厨、智慧化前厅、标准化菜品的服务模式,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国际国内融合的健康食材产业链、供应链系统;同时围绕人们的一日三餐,以“生态、安全、营养、便捷、智慧”为基础,利用“智能化设备、标准化产品、信息化平台、现代化物流”着力创建健康食材供应链平台,通过在全国布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网络,结合自有的生产优势,深耕 B 端,拓展 C 端,深挖管理,重塑品牌,逐步推进全食材、全品类的餐饮食材供应链建设,为餐饮、团餐、校餐、社区等终端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全品类的食材供应链服务。

同时,惠发食品定下了7大经营规划:

1、公司作为民生消费领域的深耕者,长期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速冻调理食品,涵盖了家常菜肴、特色风味小吃等丰富品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公司将积极调整战略,依托“中央厨房+智慧餐饮”的产业链优势,覆盖团餐、快餐等多场景需求,深度融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框架,持续推动产品创新与渠道优化,升级“中央厨房+智慧餐饮”模式,推动智慧餐饮建设。

2、公司将围绕团餐供应链和清真产业链两大战略主线展开布局规划,夯实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不断优化销售网络布局,分品类进行全国代理商布局,科学规划仓储节点,以渠道深耕为重心,顺应消费趋势,不断优化市场策略,灵活调整产品组合,落实分品牌、分品类、分渠道招商举措,倾力打造样板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最大化覆盖,充分发挥线下渠道深度分销优势,不断提升终端服务能力及市场渗透率。同时,大力发展民族特色食品业务产业链,公司对于主打清真的泽众品牌、河州味道品牌,坚持 BC 端双轮驱动,产品渠道一体化发展,深耕市场。公司将不断创新销售模式,通过与经销商绑定利益共同体,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景联合开发组合产品,共建销售渠道,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公司将充分利用政策引导,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选择,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将聚焦核心业务,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核心价值。

4、公司一直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继续推动质量体系完善,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全链条质量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同时对每一批次产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每一份惠发食品都安全可靠。

5、公司将通过推进薪酬改革与组织架构优化,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同时不断优化公司组织结构与绩效管理,继续提升管理水平。公司稳步推进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厂区产线布局,不断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积极鼓励一线员工创新创效。

6、公司拥有完善的研发团队并会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形成覆盖家庭餐桌、便捷轻食、佐餐伴侣等多元场景的产品矩阵。公司推出的“惠发鲜厨”品牌线聚焦锁鲜技术创新,精准匹配 C 端消费升级需求与下沉市场增长潜力,能满足不同家庭的用餐需求。

7、为实现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司还将根据经营需要,在考虑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增发新股、负债、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开展资本运作,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要。

来源:冻品信息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