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去年还在校园里赶论文的小姑娘,转眼就成了《令人心动的offer7》的助教。
周五晚上19:06,电视一响,弹幕里全是“冯琳来了!
”——谁能想到,去年还在校园里赶论文的小姑娘,转眼就成了《令人心动的offer7》的助教。
工卡才拿到手两个月,她就坐在陈辰旁边,给一群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实习生打分。
这画面,像极了刚考完试就被拉去监考的同学,弹幕笑疯:“原来职场升级也能开倍速。
”
陈辰的出场更稳。
镜头扫过她,弹幕瞬间安静,像班主任走进教室。
她一句“先别急着证明自己,先学会听懂需求”,直接把场子压住。
新人还在懵,她已经开始拆任务:怎么在十分钟内让甲方点头、怎么把“我觉得”换成“数据说”。
没有鸡汤,全是操作手册。
网友总结:陈辰的课,听完就能拿去面试。
冯琳的任务是把这些“手册”翻译成新人能听懂的话。
她干的事杂得像打杂:打印材料、掐表提醒、半夜帮选手改PPT。
但细节里藏着她的小心思——她把陈辰的“金句”打印成小纸条,贴在每个选手的电脑边;发现谁紧张,就递上一颗糖,顺便补一句“陈老师也吃过这个”。
实习生后来采访说:“她像把大佬的经验掰碎了喂给我们。
”
节目最戳人的一幕,是冯琳偷偷把被淘汰选手的简历塞给陈辰,小声问:“能不能再给一次机会?
”陈辰没直接回答,只让她自己去找HR谈。
三天后,那孩子真的复活了。
弹幕刷屏:“原来助教也能改剧本。
”东方卫视没剪这段,反而放完整版,评论区炸了:“职场不是童话,但有人愿意帮你推门。
”
为了这季,节目组拉来了媒体总监、心理咨询师、甚至前大厂HR,组了个“职场复仇者联盟”。
他们干的事比综艺更像实战:模拟裁员、谈判薪资、处理同事甩锅。
观众边看边记笔记,有人把“如何应对PUA”那期剪成短视频,点赞破百万。
连微博热搜都挂了一周:“建议全国公司循环播放。
”
线上互动更野。
官方小程序开了个“职场急诊室”,观众能上传自己的糟心截图,导师团每天抽十个回答。
有人吐槽领导半夜发微信,陈辰直接回:“先回个‘收到’,明早九点再处理,对方反而更慌。
”网友笑疯:“学到了,下次试试。
”
说到底,这节目把“成长”拆成了无数小动作:冯琳第一次独立带小组讨论,紧张得掐手心;陈辰在后台啃面包,顺手把新人写的策划改了三页红笔;被淘汰的姑娘在走廊哭,冯琳递纸巾时说了句“我去年也在这哭过”。
没有逆袭神话,全是磕磕绊绊的真实。
19:06的片头曲响起,弹幕飘过一句:“原来长大不是变厉害,是学会接住别人的慌张。
”这季offer,值了。
来源:枣糕综艺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