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鸣昊:以更大实绩更优实效坚决扛起共同富裕县域担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5:09 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作为全省经济体量较大、人口数量较多的县市之一,如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始终把满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作为全省经济体量较大、人口数量较多的县市之一,如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丰富公共服务供给为主攻方向,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全力在全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做示范。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和必然路径,我们唯有坚定不移把“蛋糕”做大做好,才能让所有人有“蛋糕”可分。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多层次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全力招引落户更多如斯堪尼亚、金鹰产业园、日达智造等重大产业项目、牵引性外资项目,创造更多高技能、高附加值岗位,今年签约落户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2个、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0个。实施制造业企业提档升级行动,培育森松重工、力星钢球等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就业渠道,新增50亿元企业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聚力打造七大品牌,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以打造“水运皋地、五色如皋·诗意小城”等七大服务业品牌为引领,依托省级软件园、如皋港口一类开发口岸等高能级平台,大力发展软件信息、研发设计、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态,深挖家政服务、灵活用工、直播带岗等生活性服务业潜力,努力提供更多劳动、技术、知识密集型岗位,增加年轻群体就业机会。

积极应对变化挑战,推动建筑业转危寻机。建筑业作为如皋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超10万人,拉动人均年收入超6万元。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之路,是摆脱低迷困局的必然选择,高效运转建筑业服务中心,妥善化解存量风险,坚持科技赋能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主动与央国企合作“走出去”承接海外重点投资项目,实现建筑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健全优化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政策服务供给,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各类群体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建强科创载体破解创业“成长的烦恼”。坚持科创“双飞地”协同创新发展,高质量运营现有5家“飞地孵化器”,助力更多初创企业完成“从0到1”的创新孵化,新增入驻项目80个、在如落地转化20个。强化“苏科贷”“高企贷”等各类助企政策支撑,发挥科创投集团AA+优势,加快组建科创母基金和精密光学制造等专项基金,让各类创业人才项目在如皋都能得到精准孵化支持。

提升职业技能插上就业“腾飞的翅膀”。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做好如皋技师学院创建“后半篇文章”,对照高水平办学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开发特色专业,围绕六大主导产业,与斯堪尼亚、森松重工等链主企业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学徒方式联合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轨道上学有所用、尽展所长。

系统服务支持铺好人才“事业的阶梯”。稳步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在就业供需两端精准发力,用好就业直通车、“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服务平台,制订企业引才补贴、首次来如高校毕业生生活津补贴、技师补贴等政策助力企业引才,建设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宜居的青年人才公寓,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引进高校毕业生5000人以上。

紧扣兴业、强村、富民,统筹提升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同奔共富。

以品牌强壮大富民产业。深耕“花木盆景+三黑三白”主导产业,持续激发“一盆景”“一颗菜”“一粒米”、富硒认证、“苏·皋长寿”区域公共品牌等乘数效应,强化种源保护、品质保险和全产业链标准化成效,加快与盒马鲜生、食行生鲜等中高端市场的合作对接,用好市电商产业服务中心,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网红经济”等多元业态,提升特色优质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以基础实建设和美乡村。加大供水、电力等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发挥区域农技中心作用,围绕高效设施农业、预制菜、智慧农业等领域,探索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招引投资超2000万元农业农村项目15个、亿元项目3个以上。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持续开展“四清一治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健全“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长效机制,建设生态河道105公里,新增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2个,走好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生态共富之路。

以渠道宽带动致富增收。牢牢抓住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积极引育“乡村CEO”,以市场化运营、数字化赋能等方式,挖掘乡村文化、盘活乡村资源,培育高素质“新农人”600人以上。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中皋农产品向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迈进,吸纳农民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障基本公共均衡服务上多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知共同富裕的温度和力度。

提高人民教育满意指数。坚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先手棋,聚焦高质量教育样板城市建设目标,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新时代教育评价,高标准推进如皋中学、文定高中、特教学校等教学设施改善提升工程,推动更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向基层下沉,加快构建全域均衡、全阶优质的城乡教育格局,让每一个在如皋的学生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提高医疗卫生普惠指数。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探索组建医疗集团,积极与上海、苏南等地大型医院开展长期合作,全面加强重点学科与专科能力建设,规范运行上下转诊、专科共建等合作机制,持续强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药共体扩面实现全覆盖,提升镇村一体化医疗卫生管理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提高“一老一小”幸福指数。目前,如皋已有公建民营的养老院10家,建成社区长者食堂24个、省级示范性未保站6个,一半以上的公办幼儿园开办了幼儿托班。我们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加大社会资本进入医养康养和托育领域的支持力度,探索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实施托幼一体化服务、用人单位强化托育服务,努力推动老有颐养、幼有善育。

作者系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鸣昊

来源:今报南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