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公布|与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有何不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09:31 1

摘要:2025年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全国共有6388位学者入选,来自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3个一级学

2025年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全国共有6388位学者入选,来自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3个一级学科。其中化学学科高被引学者最多,共501位;生物学(439人)、材料科学与工程(376人)、临床医学(329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12人)、物理学(301人)等学科均超过了200位。

学科名称高被引学者数化学501生物学439材料科学与工程376临床医学32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12物理学301环境科学与工程198化学工程与技术188数学158控制科学与工程152信息与通信工程146土木工程145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44机械工程144电子科学与技术141电气工程140管理科学与工程135基础医学131力学128应用经济学126经济学123工商管理学111药学9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72生物医学工程72地理学62交通运输工程62食品科学与工程
5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55生态学55光学工程54天文学
49公共管理学45海洋科学
45农业资源与环境45中药学45作物学44口腔医学41农业工程
41水利工程41大气科学37植物保护37网络空间安全
36
外国语言文学
32矿业工程30理论经济学30地球物理学2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9测绘科学与技术28兽医学28心理学28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4软件工程24核科学与技术23统计学23系统科学23畜牧学22教育学22社会学22冶金工程22中医学22水产21中西医结合21安全科学与工程19纺织科学与工程19园艺学19建筑学16仪器科学与技术14新闻传播学13船舶海洋与工程12林学11哲学11政治学11护理学10林业工程9轻工技术与工程9信息资源管理9兵器科学与技术8体育学8法学7农业经济管理7草学6生物工程5

上滑查看详情

202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我校共有196位学者入选,入选总数继续保持全国高校前列。196位学者来自7个学科领域,36个教育部一级学科,其中TOP3学科为临床医学(17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6人)、化学(15人)和生物学(15人)。

上海交通大学上榜学者所属学科领域分布

上滑查看详情

上海交通大学近五年(2020-2024)上榜学者情况

Clarivate vs. Elsevier

两大高被引榜单有何不同?

目前,全球范围内影响力较大的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主要是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两者基于不同的数据源和遴选方法,对学者的成果引文影响力进行衡量。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2001年推出,每年11–12月定期发布;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高被引论文数据;

覆盖21个ESI学科领域及跨学科(2023年起不再单列数学);

2018年起,每年约有6000多人次入选,2024年共有来自59个国家/地区、1200余家机构的6636位学者上榜。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科分布

Elsevier与上海软科自2015年联合发布,每年3-4月公布上一年度榜单;

基于Scopus数据库(含期刊、会议、专著),涵盖10个学科领域、83个一级学科;

署名机构为中国(大陆)机构的作者,且现职工作单位在中国,包括非中国籍和非华裔学者,仅统计上述学者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的科研成果;

2019年前约2000人,2020年跃升至4023人,2024年进一步扩大至6388位学者。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学科分布

两大榜单对比一览表

综上,高被引学者是科研界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精英群体之一,其研究成果在学术传播和学科推动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引用数量和高被引指标只是科研影响力的一部分,并不能全面评估一位学者在社会、经济、文化等维度的综合影响。加之不同学科之间对“影响力”的共识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关注榜单的同时,也应保持理性与多元视角。

数据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来源:爱我所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