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当地时间3月28日上午八点,印第安纳州的春日清晨,王晓峰教授家门前草坪上的露水还未消散,联邦调查局探员的皮鞋已踏碎了这份宁静。
美国当地时间3月28日上午八点,印第安纳州的春日清晨,王晓峰教授家门前草坪上的露水还未消散,联邦调查局探员的皮鞋已踏碎了这份宁静。
书架上未读完的论文、实验室里待分析的硬盘、甚至孩子贴在冰箱上的涂鸦——所有带着中文痕迹的物件都被贴上封条。
这位全球计算机安全领域的顶尖学者,沉默地站在客厅中央,看着自己半生的心血被装进黑色证物箱,窗外,邻居家的樱花树正开得绚烂,仿佛在嘲讽这场荒诞的“国家安全保卫战”。
事实上,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自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全美已有37位华裔科学家收到联邦调查局的“拜访通知”,其中8人的实验室被突击搜查。
当王晓峰的学生们在社交媒体发起#ScienceHasNoBorders(科学无国界)话题时,德州某大学的清洁工拍下震撼一幕:被查封的实验室里,培养皿中的菌落仍在静静生长,就像遭受寒流的学术交流,表面冻结,内里生机未绝。
4年前,物理学家郗小星在费城法庭上举起女儿的毕业照:“如果我是间谍,为何要让孩子在美国读书?”这场最终被撤销指控的闹剧,曾让“中国行动计划”沦为国际笑柄。如今,这个带着种族偏见的政策正借尸还魂。
特朗普政府重启的“清洗行动”,实则暴露了更深层的焦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咖啡馆里,生物工程系主任李婉清苦笑道:“我们的研究团队刚破解了阿尔茨海默症蛋白折叠密码,联邦探员却来调查团队里的中国留学生——难道疾病会区分护照颜色?”
图: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致信 图: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致信
这种“麦卡锡主义”的复辟,无疑正在摧毁美国科学界最珍贵的资产:开放与信任。
《自然》杂志的最新调查显示,78%的外籍科研人员开始考虑离开美国,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趁机推出“人才救援计划”,承诺为遭调查学者提供政治庇护——这记耳光,比任何学术论文都更响亮地打在美国脸上。
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海湖庄园签署对华汽车关税令时,底特律的汽车工人比尔正在流水线上抚摸新组装的电动车电池。
比尔坦言:这些锂矿来自内华达,芯片产自台湾,软件代码是印度团队写的。
他不懂国际贸易,但知道25%的关税就像往汽油桶里扔火柴,最后烧毁的是自家厂房。
数据印证了比尔的直觉: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降至十年最低,而美国农户看着滞销的牛肉在仓库发霉。
蒙大拿州牧场主杰克森举着“要贸易不要战争”的标语牌说:中国人现在买阿根廷牛肉,每磅比我们便宜0.3美元——这差价够我付半年房贷。
更讽刺的是,被加征关税的中国光伏板,正通过越南转口贸易涌入美国市场。迈阿密港口的海关官员私下抱怨:我们就像在沙滩上筑堤坝,潮水总能有新的路径。
当中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领域加速追赶,某些人选择用枪口而非创新来维持霸权,但正如参展的诺贝尔奖得主卡尔·威曼所言:你无法用搜查令锁住光的传播。
在匹兹堡大学的礼堂里,三百名学者联名签署《自由研究宣言》,宣言首页印着爱因斯坦的名言:政治是暂时的,方程式才是永恒。
特朗普或许没读过《三体》,但他正不自觉地上演“黑暗森林”戏码——在猜疑链中率先开枪,却暴露了自己的坐标。
中国商务部最新反制清单里,路易斯安那州的龙虾和肯塔基州的波本威士忌赫然在列,新奥尔良的渔民在码头焚烧特朗普画像。
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游戏,连华尔街都失去了耐心,高盛最新报告用加粗字体警告:对华强硬政策让标普500指数每月蒸发1200亿美元市值。
然而,特朗普似乎听不见这些声音,就像他看不见王晓峰实验室里那些持续生长的菌落——在政治的寒冬里,真正的生命力永远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悄然勃发。
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难以逃避地缘政治的影响,在担忧特朗普“科学新政”带来混乱的同时,希望也能早一日听到有关王晓峰教授的消息。
参考资料:
特朗普大砍科研经费!民调:逾七成美国科学家考虑移民 财联社2025-03-28 16:31
美国华裔科学家:“中国行动计划”伤害深重,削弱了美国生命科学领域竞争力 观察者网2024-08-27 11:40
来源:Ta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