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某你好,关于申请执行人张某申请执行你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前期我们已向你送达限期履行通知书,如今期限已到,你却仍未履行生效判决书规定的法律义务,我们将依法对你采取执行强制措施。”电话这头,黄婷法官言辞坚定,字字如锤。
“刘某你好,关于申请执行人张某申请执行你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前期我们已向你送达限期履行通知书,如今期限已到,你却仍未履行生效判决书规定的法律义务,我们将依法对你采取执行强制措施。”电话这头,黄婷法官言辞坚定,字字如锤。
挂了电话,她迅速召集执行小额团队干警部署会,“孙某以失业、没收入为借口,对报告财产令、执行通知书视若无睹,收到限期履行通知书后还在拖延,甚至拒绝和申请人协商还款,我们将他一并纳入今天外出执行计划。剩下的本周待行动案件我们也按之前的研讨清单,按序推进执行进程。”黄婷条理清晰地一边布置着任务,一边收拾外出行动的相关材料。
清晨六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黄婷紧了紧制服领口,带着执行团队悄然出发。此刻,临沂的春天正悄然铺展。街边的柳树已抽出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处处洋溢着生机。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春天则又是另一番模样。黄婷的思绪不禁飘回故乡山城,那里的春天,山城被如烟似雾的细雨笼罩,氤氲着朦胧的水汽。细细嗅之,还隐约带有麻辣鲜香的烟火人间味道。作为一名地道川渝妹子,黄婷打小骨子里便浸染着那股“朝天门的辣椒 —— 够辣”的热辣劲儿,对生活饱含热爱,对事业充满激情。
警车的刹车声划破沉思,将她的思绪拉回工作状态。敲开王某家门时,屋里正乱作一团。王某手里正拎着装了一半的早餐,灶台上的粥咕嘟冒着泡,七岁的小女儿踮着脚尖往书包里塞课本。见到突然出现的执行干警,王某下意识将孩子往身后护,声音发颤:“黄法官,我老婆随时要生,可我现在要送孩子去上学,能不能……”
黄婷的目光扫过墙角的孕妇待产包,落在孩子攥紧的校服衣角上。她轻轻蹲下身,细细抚平小姑娘翘起的红领巾:“小朋友,吃完早餐了吗?我们今天找你爸爸是去了解点情况,正好顺路经过你学校送你过去好不好?”转头对同事使了个眼色:“小许,帮他们把粥装保温桶带上。”警车调转方向,载着父女驶向学校。
“黄法官,谢谢您没当着孩子面把我带走……”学校门口,王某攥着空了的保温桶有点哽咽。这个曾在电话里强硬对抗的汉子,此刻主动掏出手机联系亲友筹措执行款项。回程的警车上,黄婷用重庆人特有的爽利口吻提醒:“老王,法律虽不讲私情,但人得凭良心做事,莫要‘拉稀摆带’。” 这乡音豪爽、简单直白,却又充满力量。
然而在调解室内,气氛却一度又剑拔弩张。“这钱欠了三年多了,我减免你部分利息还不行,本钱你今天再不给我就说不过去了。”申请执行人张某觉得自己足够忍让。“我最近确实手头紧,你看家属马上要生了,确实需要用钱,你给我缓缓分两期,我保证一定给你。”王某辩解着,掏出手机相册,张某看B超影像沉默良久。而黄婷法官在一旁耐心斡旋,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真诚的态度不断引导双方调整履行方案,逐渐缓和了双方的矛盾。针锋相对的两人,最终在黄婷的调解下达成和解,王某先履行一半,剩下待孩子“送完米糖”后再一次付清。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调解室,暖融融的,这临沂春日的阳光,就像黄婷法官传递的司法温度,让两个男人的手时隔三年,又紧紧握在一起。“摆事实,讲道理”,黄婷在办案过程中,充分发挥重庆妹子能说会道、善于沟通的本事,经常能让当事人握手言和、让矛盾实际解决。
夕阳染红法院台阶时,黄婷从忙碌的节奏中暂时松了口气。眼神瞄到记事本上多的那一行小字:“xx号案件,王某孩子送米糖后还清案款”。今年已是黄婷阔别故土扎根临沂的第十二个年头,生活方式、工作节奏、饮食习惯也逐渐适应,就连略带川渝腔调的临普也越来越地道,原来不知其解的方言俚语也逐渐熟练掌握。
在黄婷心中,执行工作绝非简单冰冷的数字游戏,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与困境。它更像是一把精准的标尺,用来丈量司法的温度。她用一次次公正的执行,击碎被执行人逃避责任的侥幸心理;同时,又在那些因纠纷而破碎的关系中,巧妙地播下新生的希望种子。她坚信,只要自己日复一日坚守岗位,秉持公正,临沂这片土地上,必将处处回荡着司法正义的洪亮回声,也将绽放出如朝阳般倔强生长、照亮人心的司法曙光。她愿做那束光,在司法的道路上,为更多人驱散阴霾,带来温暖与希望。
来源:兰山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