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城市骑行热潮席卷全国,一种看似矛盾的共生现象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骑友在规划长途路线时,除了研究骑行装备和路线攻略,还会在手机里默默打开货拉拉APP。这句在骑行圈流传甚广的"骑不动就找货拉拉",正成为当代骑行文化的新注脚。
当城市骑行热潮席卷全国,一种看似矛盾的共生现象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骑友在规划长途路线时,除了研究骑行装备和路线攻略,还会在手机里默默打开货拉拉APP。这句在骑行圈流传甚广的"骑不动就找货拉拉",正成为当代骑行文化的新注脚。
就在今年2025年3月,明星吴磊发布个人vlog,视频中他分享了夜骑摩托看日出的生活日常,在返程时由于体力和路途遥远等原因也叫了一辆货拉拉将自己的摩托车打包。网友在评论区玩梗戏称:“吴磊骑行的尽头也是货拉拉”、“骑行的尽头是货拉拉诚不欺我”。
当传统认知中的"拉货神器"遇上骑行热,化学反应超乎想象。货拉拉平台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以"自行车转运"为关键词的订单量增长超300%,其中周末和节假日的订单占比高达65%。
早在2022年,福州一骑行俱乐部组织骑行爱好者骑车出行观光,不料中途车辆故障,同行资深骑手叫来货拉拉帮忙,同伴拍下这一幕,走红短视频平台。
据同行骑手介绍,这次是俱乐部组织大家一起骑行观光,有部分爱好者属于刚加入不久,经验相对比较薄弱,骑行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路遇的出租车之类的拉不下自行车,就有点着急。队伍里的老玩家果断帮忙在货拉拉上叫了一辆车,把出故障的两台车一次性帮忙拉走,新入门的几位觉得还挺新奇,因为平时一般都是搬家的时候才想起叫货拉拉,这一幕被拍下来传到网上,引起挺多网友的关注和相同经历的讨论。
对于追求速度的公路车骑友,货拉拉甚至演化出更细分的服务。北京骑友老张分享道:"参加业余竞速赛时,我们会提前用货拉拉把备用轮组、能量胶等物资运到补给点,比传统物流更快更灵活。"
在网络平台的评论区记者同样看到很多骑行圈的骑友都有类似的感慨,部分骑友甚至表示:“货拉拉的很多师傅平时肯定没少接拉我们车的活,有的师傅对我们车子的品牌如数家珍的,还有些师傅帮忙卸自行车轮感觉比我们都熟练!”。货拉拉平台的也司机表示"现在接单看到自行车,就知道是骑友。"深圳司机王师傅展示着他改装过的面包车——后排座椅被折叠成单车固定架,车厢内整齐摆放着便携气泵和补胎工具,"上次遇到个爆胎的骑友,5分钟就帮他搞定了。"
这种跨界合作正在重塑骑行文化。某骑行服品牌推出的限量款T恤上,赫然印着"骑不动就找货拉拉"的标语;社交平台上,晒货拉拉转运单车的帖子成为新流量密码。更有趣的是,部分货拉拉司机已自发形成"骑行支援小队",车上常备修车工具、急救包等物资。
去年2024年7月,货拉拉官方更是推出“骑行的尽头是货拉拉”话题,与品牌AITASHOP推出联名周边及骑行活动,邀请网友参与抽奖活动;2024年9月,货拉拉赞助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2024年11月,货拉拉赞助千岛湖公路自行车赛,成为赛事官方指定唯一物流赞助商。
骑行与货拉拉的"联姻",本质是城市出行需求的分层进化。对于货拉拉而言,骑行场景为其开辟了增量市场;对骑友来说,专业物流的介入降低了运动门槛。这种共生关系催生了新商业想象:
- 定制化服务包:部分货拉拉团队已推出"骑行保障套餐",包含车辆转运、急救支援、路线气象预警等
- 绿色出行联动:与共享单车企业合作,解决"断链式骑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 社群经济延伸:通过骑行大数据,为俱乐部定制物资运输方案,甚至衍生出"骑行+露营"的一站式服务
当货拉拉的面包车与公路车并肩而行,当骑友在朋友圈晒出带有货拉拉logo的骑行照片,这场始于车轮的跨界碰撞,正在书写都市运动的新叙事——骑行的尽头不是终点,而是更自由的生活方式。正如一位骑友所言:"现在出发前不再害怕未知,因为我知道,永远有辆货拉拉在等着我。
来源:汽车情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