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价巨震引发市场关注:技术争议与资本博弈的双重压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13:38 1

摘要:2025年4月2日,港股市场早盘呈现弱势反弹态势,恒生指数微涨0.0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8%。然而,小米集团-W的股价却经历了大幅震荡,开盘10分钟内一度下跌超过4%,最低触及44.6港元/股,总市值蒸发超400亿港元。随后,小米股价触底反弹,一度上涨

2025年4月2日,港股市场早盘呈现弱势反弹态势,恒生指数微涨0.0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8%。然而,小米集团-W的股价却经历了大幅震荡,开盘10分钟内一度下跌超过4%,最低触及44.6港元/股,总市值蒸发超400亿港元。随后,小米股价触底反弹,一度上涨超过1.8%,但截至午盘仍下跌0.86%,成交额达173.4亿港元。与此同时,小米ADR在美股市场也表现疲软,4月1日收盘下跌5.79%,报收29.8美元/股。

小米股价的巨幅波动,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首先,3月29日晚发生的小米SU7标准版交通事故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该事故导致三名乘员不幸离世,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智能驾驶技术的广泛质疑。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个人微博上回应称,已成立专项小组配合警方调查,并提交了相关车辆数据。然而,事故的具体原因尚未公布,市场对小米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了严重担忧。

其次,小米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引发了投资者的不安。近期,小米股价在创下历史新高后迅速回落,显示出市场对其估值泡沫的担忧。尽管小米在智能汽车、AI和IoT领域的布局被寄予厚望,但其汽车业务的巨额亏损和高研发投入也让投资者感到压力。2024年,小米汽车业务亏损达62亿元,2025年目标交付量虽提升至35万辆,但市场对其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仍持观望态度。

此外,资本市场的博弈也加剧了小米股价的波动。近期,外资券商如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大举买入小米股票,而南向资金则表现出减持倾向。这种内外资的分歧,使得小米股价在短期内承受了较大的抛压。尽管高盛等机构对小米的长期增长潜力表示看好,但市场对短期风险的担忧并未消除。

小米股价的巨震,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其技术争议的敏感,也揭示了资本博弈的复杂性。在智能汽车和AI领域,小米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需应对技术安全、市场竞争和资本压力的多重挑战。未来,小米能否在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平衡中找到突破口,将成为其股价走势的关键。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