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亚马逊宣布将在美国建设一座全新的机器人履约物流配送中心,计划于2026年投入运营,旨在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与此同时,沃尔玛也在积极部署仓库自动叉车,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仓库自动化运营。
近日,亚马逊宣布将在美国建设一座全新的机器人履约物流配送中心,计划于2026年投入运营,旨在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与此同时,沃尔玛也在积极部署仓库自动叉车,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仓库自动化运营。
一、亚马逊VS沃尔玛,物流自动化竞赛
(一)亚马逊的机器人军团
Proteus自主移动机器人、分拣机械臂与AI库存系统的深度耦合,使单仓日均处理量提升。其目标直指“全链路无人化”,卖家可预期更精准的库存周转率与更低的FBA损耗成本。
(二)沃尔玛的渐进式改造
沃尔玛计划投资2亿美元用于部署仓库自动叉车,其根据技术性能的满意度,分阶段实施部署计划,体现其对人工、机器协作的平衡。通过将重型搬运环节自动化,卖家在WFS(沃尔玛履约服务)的存储成本有望缩减。
二、效率狂飙下,卖家的抉择
(一)双平台布局的必然性
1、流量结构的互补
亚马逊占据61%的用户搜索流量,沃尔玛线下触点带来35%的冲动性消费订单。
2、风险对冲的价值
当亚马逊机器人仓因技术调试延误发货时,WFS仓可作为履约备份。
(二)机遇背后的管理负荷
1、库存同步精度博弈
亚马逊要求的库存可见率与沃尔玛的实时库存更新协议(RIA),需双平台数据对齐,而人工操作误差率高。
2、物流成本动态平衡
FBA头程运费公式与WFS的区域调拨成本模型差异,导致卖家陷入“运价计算迷宫”。
3、账期与回款错峰压力
亚马逊回款周期与沃尔玛账期叠加,迫使卖家持有更多流动资金,资金周转效率降低。
三、穿透双平台迷雾的ERP中枢
当物流自动化解决“货物怎么动”时,易仓ERP正回答“店铺如何管理”的核心命题,尤其对同时征战亚马逊与沃尔玛的卖家而言,其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库存规划
功能核心:多仓库存协同与智能补货决策
1、全域可视:聚合FBA仓/WFS仓、本地仓、海外仓库存数据(含在途量)
2、动态监控:销量趋势自动标记(持续上升/波动下降/断货预警)
可售天数预测(基于加权日均销量算法)
3、策略引擎:支持按SKU/品类/店铺设置补货规则
自定义安全库存天数、物流周期、促销销量系数
4、行动建议:自动计算采购量/发货量,一键生成申购单/FBA货件
(二)利润报表
功能核心:多维度利润核算与成本精细化管理
1、核算模式:支持固定成本、批次成本(先进先出)、月末加权平均
2、数据源:订单/广告/仓租数据自动抓取(6小时/次)
采购/头程成本取自ERP系统
3、分摊逻辑:广告费按销售额占比分摊至SKU
仓储费按仓租报告比例分摊
4、业财联动:无缝对接金蝶云星空生成财务凭证
(三)回款记录
功能核心:自动化抓取并集中管理亚马逊、沃尔玛店铺结算数据
1、自动抓取:每日同步亚马逊后台「所有结算」数据,无需手动登录
2、分类展示:分「未结算」「已结算」「全部」三栏,支持按站点/币种筛选
3、数据穿透:下载明细与亚马逊后台原始表100%一致,支持转账状态标注(成功/失败/处理中)
4、智能关联:自动匹配店铺与结算数据,欧洲站多站点模式需手动补关联
亚马逊与沃尔玛的物流科技战,本质是平台争夺供应链控制权的升级。对卖家而言,拥抱双平台红利并不意味着盲目铺货,而是用ERP系统构建数据驱动的决策管理体系。唯有将平台的效率优势转化为自身的管理优势,方能在物流革命中蜕变为“红利收割者”。
来源:晓月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