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神经科健康科普W博士
编辑 | 神经科健康科普W博士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喝的是白酒,骨头喝的是毒药。”
最近急诊来了一位大哥,腿疼走不了路,片子一拍,我们全科室集体沉默三秒——他的股骨头,干瘪得像放了三年没泡水的香菇,一点油光都没了。医生看了想哭,骨科看了想辞职。
问他咋搞的?大哥一脸淡定:“我这身体啊,靠酒精维持运转,三十年没断过,每天半斤起,逢年过节一斤多,白酒是我最铁的兄弟。”
兄弟是铁的,骨头是脆的。再铁的兄弟,也顶不住天天泡在52度的“消毒液”里。
来,我们先把话说清楚:长期大量饮酒,真的会把你的骨头泡成“蘑菇干”。
为啥股骨先遭殃?很简单——它是人体最大、最“娇气”的负重关节,营养供应全靠一条细细的血管。如果这血管一被酒精折腾坏了,骨头就会像断水的花,慢慢干瘪、坏死,最后连站都站不起来。
这病有个专业名字,叫——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听起来是不是像某种魔法诅咒?实际上,这玩意比魔法还凶残。它不会“砰”一下让你躺平,而是一点点腐蚀你的骨头、吞噬你的行动力。你以为你只是喝高了腿发软,其实是骨头在喊:“老子快撑不住了!”
你可能以为,骨头嘛,不就是钙多点、硬一点,怎么会怕酒精?来,我给你科普一口:
酒精这东西,喝了进血液,血液到哪它就捣乱到哪,尤其爱“整”你的肝脏、神经、心脏,还有——骨代谢系统。
酒精会:
阻碍成骨细胞干活,让你的骨头“建材”短缺;
提高破骨细胞的活性,相当于派一堆“拆迁队”去拆你骨头;
影响肝脏生成的维生素D,骨头更吸收不到钙;
还会搞坏骨头的微血管,营养断了,骨头就“饿死”了。
一句话总结:酒精是骨头的天敌,喝多了,你的骨头就提前退休。
回到我们那位“蘑菇股骨”大哥。他以前是业务骨干,风风火火,天天应酬,酒量练得比水牛都猛。刚开始是膝盖疼,后来髋关节也跟着闹情绪,最后走路一瘸一拐,连穿裤子都得靠老婆扶。
你知道他来医院那天是怎么来的?坐轮椅。
拍完片子,我们看着他那骨头图像,像极了中秋节没人买的月饼——干瘪、塌陷、发黑。医生说:“这骨头,换吧,保不住了。”他老婆当场哭了,说:“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该把酒瓶子都砸了!”
哎,等到换骨头才想戒酒,真的是——亡羊补骨也来不及了。
很多人喝酒都有个迷之自信:“我喝得少,我抗得住,我身体好。”
朋友,我劝你别自信,酒精从不看脸色,只看剂量。
就拿“每天半斤”来说,一瓶500ml白酒,按52度算,纯酒精含量是260ml左右。医学认定的“安全饮酒量”是:
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纯酒精;
女性:每天不超过15克。
换算一下,你每天喝的纯酒精,是安全摄入上限的10倍起步!
你说你身体好?那是因为你还没到报复期。等它找你算账的时候,可不按你喝得开心不开心来。
来,我们走一遍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流程图”:
前期无感期:你还在喝,骨头在忍,X光看不出问题,你以为自己是金刚不坏之身。中期微妙期:走路有点疼,腿有点沉,屁股像坐在铁板上,偶尔拐一下,你开始怀疑是不是年纪大了。后期悲鸣期:骨头塌了,关节错位,疼得睡不着觉,走一步像踩刀片,只能坐轮椅上当“移动坐骑”。到这时候,治疗方案只有一个:手术换骨头。
而且换完还不能像换手机那么开心,因为——假体也有寿命,20年一换,你准备几次?
你可能听过一句话:“小酌怡情,大醉伤身。”可问题是,你真的能控制住只小酌吗?
别骗自己了,咱中国人喝酒是这样:
“走一个!”——开胃;
“咱们感情深!”——续命;
“干了这杯!”——送命。
酒桌文化让人硬着头皮喝,喝到脸红耳赤还不敢说“不行”,怕被说没义气。可你知道吗?脸一红,其实是肝在报警。
长期酗酒不仅伤骨,还会:
引起酒精性肝炎;
增加心脏病、中风风险;
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甚至诱发癌症!
你以为你在“感情投资”,其实你喝掉的是健康、寿命和骨头。
能不能喝?答案很简单——能,但你得懂分寸。
如果非喝不可,请记住:
每天不超过25克纯酒精(约等于一两白酒);
一周至少两天不喝酒,让肝脏休息;
饭前不要空腹喝酒;
喝完多喝水,别混酒,别硬撑。
当然,如果你已经有骨质疏松、肝功能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兄弟,咱就别玩命喝了。
很多人觉得戒酒就等于断朋友、断事业。错!
真正的朋友,不会看你喝多少,而是看你活多久。
想长久陪孩子、陪伴爱人、陪自己走得更远一点,从少喝酒开始。
你可以试着:
用茶水代酒,仪式感照样有;
主动说“我在调养身体”,没人会笑你;
和真正懂你的人一起喝清汤白水,也能聊到天亮。
别让你的骨头,替你为“酒”埋单。
来来来,复盘一下,你中了几条?
你是不是每天喝酒当水喝,自信满满说“我没事”?
你是不是走路开始膝盖痛,却怪地板太滑?
你是不是觉得“喝点酒放松”,其实是骨头在求救?
你是不是以为“换骨头”像换灯泡?
如果你中了以上任意一条,赶紧停下来想一想——你想不想走着进养老院?
你可以继续喝,直到骨头说“拜拜”;也可以从今天起,学着把酒杯换成茶杯,把醉话换成健康,把“干杯”换成“保命”。
你对身体的每一分善意,它都记得清清楚楚。
别让骨头“炒蘑菇”,也别让医生成为你最熟的朋友。
参考文献:
《中国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诊疗共识(2023年版)》—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国家卫健委官网,关于“长期饮酒对人体危害”的健康科普专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营养学会
《酒精对骨代谢的影响》—《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1年第14卷第6期
WHO全球酒精与健康报告(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2022
来源:神经科健康科普W博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