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厅内,窗口工作人员正在解答群众咨询,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法治警示教育片,将基层治理的智慧化脉搏可视化。此刻,一场关乎民生冷暖的服务升级,在这座融合现代科技与苗侗风情的治理综合体里悄然启幕。
三月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黔东南州榕江县新的综治中心大楼上,蓝底白字的“榕江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中心”熠熠夺目。
大厅内,窗口工作人员正在解答群众咨询,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法治警示教育片,将基层治理的智慧化脉搏可视化。此刻,一场关乎民生冷暖的服务升级,在这座融合现代科技与苗侗风情的治理综合体里悄然启幕。
3月31日,新建榕江县综治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使用(潘邵平 摄)
3月31日上午,古州镇车江一村的杨女士前来咨询劳动纠纷事宜,在认真听取该县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主任杨林龙的法律问题解答后,看着敞亮的环境感慨:“以前,在老城区那边的综治中心场地窄,进驻的单位少,办个事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集中在这里,10多20分钟就办完,很省心!”
当日,榕江县新建的综治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使用,整合公安、法院、检察、司法、信访、人社、住建、林业八大职能部门全部入驻办公服务,标志着该县社会治理迈入“一站式响应、全链条化解”新阶段。
榕江县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主任杨林龙(中)为群众服务
今年以来,榕江县按照功能集中、适度分离、方便服务的要求,力求在硬件设施和服务流程上实现双突破。走进近300平方米的办事大厅,接待引导、窗口服务、调解处置、视频调度、综合办公等功能专区有序排布,12个开放式窗口派人常驻,实现从多门流转向一地合办、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转型。
“以前条件有限,群众要辗转多个部门才算办完事,现在整合‘一站式’服务,98%的诉求可当场受理。”该县司法局派驻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欧丹丹介绍,首日接待的3批次14人中,反映涉及农民工欠薪、婚姻家庭等复合型诉求占比达67%,全部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处置”机制完成交办,实现从“多门跑”到“一站办”的窗口升级。
榕江县综治中心进驻单位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
当日下午,在大厅右侧的调解室,一场涉及劳资纠纷的调解正在进行,派驻的县法院、县司法局、县人社局等部门进行“多方会诊”,仅40余分钟便促成和解。“我们构建了‘1+2+N’多元解纷体系,即综治中心1个指挥中枢统筹、行政+司法2支专业力量支撑,律师、乡贤等N类社会力量参与。”榕江县综治服务中心主任龙川介绍,依托省级平台,整合“天网”、网格员走访等数据源,已实现对婚恋纠纷、劳资纠纷、山林纠纷等高频矛盾的智能预警,形成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攻坚”的机制革新。
“搬迁不是简单的场所变更,而是治理能级的系统性跃升。”榕江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杨宗波表示,目前综治中心已构建“三化”运行机制,即服务标准化、响应智能化、队伍专业化,编制服务事项清单,将矛盾纠纷调处、劳动维权、法律服务、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法律监督、网格化管理等业务纳入“一窗通办”,并借助省网格化信息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在线录入、工单分派、即时调处、后续反馈“全过程”调度,达到综合服务“最优解”。
从老城区狭窄的办公场所到智慧化服务综合体,从分散的部门壁垒到协同的治理生态,榕江县综治中心的这次“升级搬迁”,不仅让群众的急难愁盼有了更畅达的解决通道,更通过机制创新将“枫桥经验”的根系深扎苗侗大地,逐步成为检验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效的最暖刻度。
榕江县委政法委 潘邵平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