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育新机:万泉小学开展第三期家委会沙龙活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2 11:47 1

摘要: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理念,助力家长掌握科学教养方法,3月27、28日,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校级家委会第三期沙龙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卫健委中级心理治疗师、家庭教育专家张莹波老师,中科院心理所督导心理教练、家庭教育讲师郝娜老师分别走进万柳校区和曙光校区为家长们带

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理念,助力家长掌握科学教养方法,3月27、28日,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校级家委会第三期沙龙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卫健委中级心理治疗师、家庭教育专家张莹波老师,中科院心理所督导心理教练、家庭教育讲师郝娜老师分别走进万柳校区和曙光校区为家长们带来“积极情绪赋能成长”为核心的沙龙活动。她们通过专业分享、互动讨论与案例场景实践,为家长带来了一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教育对话。

科学启智:积极情绪的力量

“积极情绪不仅能塑造乐观心态,更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注入能量。”

通过“微笑实验”,心理专家向大家解释了有意识地调整表情(如咬笔微笑),可以刺激大脑的情绪中枢释放神经递质,来鼓励情绪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显著提升心理抗挫力、降低焦虑水平。结合脑科学理论与心理学研究,专家指出:“孩子的理智脑尚未成熟,情绪是行为的先导。当孩子的情绪状态积极良好时,他们的学习力、创造力与思维灵活性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头脑风暴:从传统到创新的教养实践

在头脑风暴环节,家长们分组讨论了“如何让孩子感觉更好”这一主题。专家带领家长们结合“五施指南”——身施(运动)、眼施(发现美好)、言施(积极语言)、心施(感恩)、颜施(微笑),探索出更具长效性的策略,例如“每日记录三件小确幸、用高能量姿势启动自信”等。

破解行为密码:孩子偏差行为的应对指南

针对现场家长反馈的普遍问题以及孩子们常见的情绪与行为问题,例如突然的沉默、发脾气或抗拒行为,现场专家结合心理学理论,为家长总结了应对策略。

第一步:自我觉察

暂停情绪反应,冷静提问:“孩子的行为反映了什么需求?”

第二步:判断动机

根据自身感受对应四类心理密码(如失望对应自暴自弃)。

第三步:引导自省

通过开放式提问,帮助孩子觉察真实意图,例如:“你是不是觉得被忽略了?”(针对寻求关注)、“你是不是想自己决定这件事?”(针对争取权利)

总结赋能:做“足够好”的父母

本次沙龙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家长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流动。家校共育的目标,在于以积极情绪为纽带,助力孩子成为内心丰盈、思维开阔的个体。

活动尾声,现场专家提出几个关键点:

1.把错误当学习机会:失败未必是方法错,可能是坚持不足。

2.寻找积极面:从问题中挖掘成长契机。

3.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

4.对自己要有同情心。

5.加强自我学习。

活动结束后,两个校区的教育、教学、食堂负责领导分别与家长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在交流过程中,家长们积极建言献策,为学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众多极具价值的意见与建议。未来,万泉小学将继续搭建家校对话平台,推动科学教育理念落地生根,为孩子的成长护航!


来源:每日校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