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3日,茅泉酒业CEO、品牌创始人刘涛做客中国酒业联播演播室,与华夏美酒地理创始人于瑞展开深度对话。从品牌运作到文化内涵,从产品哲学到未来蓝图,凝练为八分钟左右的访谈,全景式展现茅泉“厂商客一体化”的创新实践,为行业呈现一份穿越周期的酱酒价值样本。
文 | 酒业联播团队
好酒有声,更需发声。
酱酒江湖,潮涌云舒。当头部品牌以规模构筑壁垒,当渠道变革暗流涌动,总有破局者以创新为舟,在红海中开辟价值新航道。
3月23日,茅泉酒业CEO、品牌创始人刘涛做客中国酒业联播演播室,与华夏美酒地理创始人于瑞展开深度对话。从品牌运作到文化内涵,从产品哲学到未来蓝图,凝练为八分钟左右的访谈,全景式展现茅泉“厂商客一体化”的创新实践,为行业呈现一份穿越周期的酱酒价值样本。
酱酒传承:老酒厂的焕新生机
茅泉的故事始于酱酒的轮回调整期。刘涛谈及与肆拾玖坊创始人张传宗的酱酒之约时,这位深耕行业多年的酒业老兵眼中闪烁着对品牌的执着。刘涛表示,收购老酒厂并非资本游戏,而是对茅台镇核心产区的战略布局——与茅台隔河相望的地理坐标,酒窖里沉睡的老酒资源,都成为重构酱酒价值体系的支点。
1952年,王茅技术负责人在茅台镇核心产区创立“茅泉老号”,其独特的“茅香酒”基因曾名噪一时。如今,作为贵州省白酒企业纳税十强,茅泉酒厂不仅传承了茅台镇陈氏族人酿酒技艺,更是从厂名升级为品牌名,正式开启品牌的蜕变之路。
圈层共建:跨界生态的厚势布局
不同于传统酒企的线性发展路径,茅泉的破局之道,源于其独特的“圈层共建”模式。从肆拾玖坊创始人张传宗牵头,到棋圣聂卫平担任首席品鉴官、艺术家杨丽萍代言,再到行业专家付木强、欧阳千里深度参与,这种跨界生态恰似围棋中的“厚势”布局,为品牌注入了多元势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股东阵容,既有趵突泉等区域名酒企业,也有成都华玖荟、长沙酒巢等渠道大商,以及原茅台技术处处长陈孟强担任总工程师。这种多方协同的股权结构,构建起从酿造到流通的完整价值闭环,为茅泉的长期主义提供了坚实支撑。
双线并行:老酒价值的精准表达
刘涛在访谈中介绍道,当下茅泉产品体系主要以“茅”系列和“泉”系列为主,“茅”系列聚焦在两百元到千元价格带,以圈层渗透构建价值护城河;“泉”系列锚定大众酱香带,用流通产品夯实市场基座。
“高端树旗、中端走量”的战术组合,在行业调整期展现出独特的抗风险能力。
刘涛分享到,茅泉依托老酒厂的储能优势,将“老酱酒”概念具象化为产品溢价核心。这种对老酒价值的坚守,不仅在行业调整期展现出独特的抗风险能力,更让“茅泉老酱酒,一滴永流传”深入人心。
厂商客一体化:私域生态的破界实验
当行业还在争论厂商关系变革时,茅泉已向前迈出关键一步。“厂商客一体化”模式打破传统经销体系的桎梏,通过股权绑定、利润共享等机制创新,将酒厂、经销商、核心客户转化为命运共同体,构建起私域流量的护城河。
这种模式在区域突破中展现出强大的复制能力。例如,茅泉与趵突泉联名推出的“趵突泉x茅泉”产品,借助“天下第一泉”的文化IP,融合酱酒原产地的品类认知,在山东市场实现品牌势能与渠道势能的双重叠加。这种“文化共振+渠道共生”的打法,为区域突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慢即是快:穿越周期的生存智慧
面对行业调整期的激烈竞争,刘涛提出“走的对比跑的快更重要”的长期主义哲学。茅泉选择专注主销价位段的精耕细作,而非盲目追求全价位覆盖;着力培育深度绑定的核心伙伴,而非短期规模竞赛。
当头部品牌降价抢市时,茅泉选择在圈层私域深挖价值洼地;当资本热钱退潮时,老酒厂的实业根基成为穿越周期的压舱石。这种克制与定力,让茅泉在酱酒下半场的竞争中,展现出独特的战略韧性。
从老酒厂涅槃到新贵族崛起,从老酒价值到私域生态,茅泉正在书写酱酒下半场的新叙事。这个春糖,刘涛与他的跨界合伙人团队,向行业展示了如何用时间酿造品牌价值。
当头部品牌的规模竞赛愈演愈烈,茅泉选择以实业为基、以价值为核,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长期主义之路。老酒新生,或许才是酱酒最动人的篇章。
相关延伸:2025年3月,千里智库受邀发起酒业创新平台《中国酒业联播》。
来源:千里谈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