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香文化源远流长,由古至今流传着许多与其有关的事迹,如沉香救母、沉香狮子对等故事,中国的香文化蔓延了千年而不熄,沉香作为众香之首,更是穿插于历史的脉络当中,好像一个记录者,又仿佛一段烟消云散的过客。故人如烟,尘埃散尽,但留下的故事,却值得我们回味。
沉香文化源远流长,由古至今流传着许多与其有关的事迹,如沉香救母、沉香狮子对等故事,中国的香文化蔓延了千年而不熄,沉香作为众香之首,更是穿插于历史的脉络当中,好像一个记录者,又仿佛一段烟消云散的过客。故人如烟,尘埃散尽,但留下的故事,却值得我们回味。
01 沧海桑田香如故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譬如南海陆起,水澹澹兮山似笔,神山有木,伤心结露,燃之若太素清雾,气压群芳,其香绵延如日月,经久不绝,乃沉水香木也......’”
02 救母沉香归南海
《宝莲灯》神话传说中沉香救母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03 香茶二道紫阳始
中国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以南海沉水之香相佐,焚香品茗,创新了中国的香道与茶道艺术。
04 醉三军封禁苑
咸通5年(公元864年),唐懿宗遣辛、傅、李、赵四将平定黎母山之乱。王师北返经此山下,见其灵性秀美,气象恢弘,时已日暮,遂命王师宿营,埋锅造饭。俄顷,木伐火起,薪柴初燃,竟奇香四溢,悠悠如梦似幻,弥漫四野,三军尽皆陶醉,四将大惊,疑入神山仙境,伏地叩首。回京奏请懿宗,颁诏将其方圆三十里赐封为皇家禁苑,名曰李家岭。
05 救心丹缘自沉香方
道教南宗二祖石泰(公元1022--1158)字得之,号杏林,一号翠玄子。北宋末南宋初常外(今江苏)人,世寿一百三十七岁。常以沉香为伍,行医救人,活命无数,不图报答,只要求受治者种植杏树一枝,时久遂成林,世人尊称其为石杏林。
06 薛式闻香成大道
宋徽宗崇宁五年(106)冬,僧人薛式(字道光)闻沉香由僧入道,终成中国道教南宗三祖。
07 陈泥丸沉香济世
道教南宗四祖沉香(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开创南宗“清修派”,陈楠常以泥土拌沉香末渗符水,捏成小丸救人济世,无不灵验,时人感其大德,“陈泥丸”一名遂时人尽知,称颂不已。
08 五祖携香兴南宗
中国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生于海南。一尊沉香木雕塑的观音像成了他唯一的随身物件,随他云游天下,足迹踏遍南宋江山,直至被敕封国师,振兴道教南宗教团,最后回到这里的登仙石白日飞升,如沉香烟般羽化在文笔峰上......
09 文宗遣香娶青梅
元朝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因宫廷内斗,年仅20岁的王子图帖睦尔被邸居海南。凄惶无助中他寄情山水。爱上文笔峰旁一位叫青梅的姑娘。在示爱遭拒后,他自嘲地吟叹:“自笑当年志气豪,手攀银杏弄金桃,溟南地僻无佳果,问着青梅价亦高。”这时,安定南坚峒峒王官以王子亲授的海南沉香如意雕件为信物,出三百金将青梅赎出元帅府,成全了这一段千古佳话。后来,王子与青梅相偕登文笔峰拜谒蟾仙庙,不久竟蒙赦桂京登上帝位,印证了登峰造极的神奇传说。
10 蟾宫宝香传东瀛
沉香自唐朝传入日本。干余年来,已在日本留下卷帙浩繁的香学典籍,形成百余家香道流派。黄熟香“兰奢待”今已被日本奉作国宝。
自古有“沉檀龙麝”四大名香之说,沉自然指沉香,为四大名香之首(檀是指檀香,龙是指龙涎香,麝是指麝香),因其沉于水底,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香树受到创伤,由微生物繁殖“结”出的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一品沉香赋》有云:“闺秀沉香,得益造化,天赋异禀,含英咀华,通灵三界,安神定杂,或遭异妒,身受重罚,雷劈虫蛀,风折石刮,处处伤痕,惊悚肉麻,微小生物,皆来安家,舔痕自愈,有容乃大,沉沉相因,融聚菁华,藏之深山,历久弥佳,大家闺秀,誉满天下。”说的即是沉香结成的过程,沉香树受到雷劈虫蛀、风折石刮后,形成伤痕,流出树脂,微生物来不断的舔痕自愈,结成香脂,这点和麝香的形成极为相似。因其这个特点,人们又人为的在香树上打孔使其结香,十年八载方可得之,可见自然界中成百上千年的沉香何其金贵!
在投资收藏领域,有一种比黄金价格高出数十倍的木头,它便是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吃香的“沉香”,1克特级沉香价格居然高达5000元,而且奇货可居,怪不得让收藏家门如痴如醉。那么,神奇的沉香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身价呢?
沉香属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也是一种药材名。沉香又叫水沉香,李时珍曰:“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 国内沉香主产于海南、广东、广西、香港、云南;进口沉香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由于生长环境独特,货源稀少,导致它的身价日益提高。
说到沉香,有个美丽的传说。据史书记载,沉香在唐朝已传入广东,宋朝普遍种植,因为主要集中在东莞地区,所以又名莞香。关于莞香,当地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莞香的洗晒由姑娘们负责,她们常将最好的香块偷藏胸中,以换取脂粉,香中极品“女儿香”由此得名。
沉香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的《名医别录》中,就记载了沉香的药用价值。沉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同时,沉香也是把玩的上品。品香、玩香、熏香已经成为收藏家们的一种时尚爱好。
正因为沉香有着独特的功效,所以在古代就落入了文人雅士的“法眼”。宋代晏殊云:“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沉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 晏殊之子晏几道谓:“御纱新制石榴裙。沉香慢火熏。越罗双带宫样,飞鹭碧波纹。”从诗词中可以看出,晏家父子有沉香熏衣的习惯。实际上,在秦汉时期,王公贵族就已使用沉香熏衣上朝,选吉庆之日用沉香沐体迎神。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多次提到沉香。如第五回:“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到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说‘好香’,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 又如第十九回:宝玉“只闻得一股暗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宝玉一把便将黛玉的袖子拉住,要瞧笼着何物,黛玉笑道:“冬天十月,谁带什么香呢”,“想必是从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贵妃所用御香非同一般,贵妃省亲时,有太监提着“销金提炉焚着御香”,大观园内“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由此可见,古代富贵达人对沉香的青睐。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