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侄女参军后,周总理给部队打电话:再不把她退回,我就下令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23:22 1

摘要:周总理夫妇一生中未曾拥有亲生骨肉,但却将所有的爱倾注于侄子侄女和革命烈士的后代身上,尤其是周恩寿的小女儿周秉建,更是深得他们的宠爱。

周总理夫妇一生中未曾拥有亲生骨肉,但却将所有的爱倾注于侄子侄女和革命烈士的后代身上,尤其是周恩寿的小女儿周秉建,更是深得他们的宠爱。

在那个新中国初建、经济拮据的年代,从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工作者,无不以国家大局为重,只领微薄津贴,不谈薪资,共同承受着生活的艰辛。

周恩寿家庭子女众多,生活颇为拮据,周总理见状,便让弟弟将年长的孩子交由自己来抚养。周秉建便随父母造访西花厅,而面对伯父周总理,她也从不撒娇卖萌,总是保持着一份超乎年龄的沉稳。

她从未有过任何特权意识。中学时代,周秉建也没有选择那些名校,而是进入了北京33中。

周总理等人合照

1968年,15岁的周秉建积极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一次次地向学校负责人递交申请,希望能成为建设内蒙古牧区的一员。数月后,当她的申请终于获得批准时,她首先想到的便是奔赴中南海,与伯父分享这份喜悦。

从接到通知到启程前往大草原,不足十日。周秉建匆匆整理行囊,在临行前一晚,再次来到中南海,与伯父伯母依依惜别。那晚,周总理与邓颖超为她准备了一顿送行宴。

餐桌上仅有三个菜,其中一道,还是周秉建从未吃过的苦瓜,周总理特意为她准备了这道主席家乡的特色菜肴。

饭桌上,周总理仔细询问了她的准备情况后,笑着指了指那道苦瓜:“来,尝尝这个,没什么好吃的,特意为你准备了主席的家乡菜炒苦瓜。”周秉建轻咬一口,苦涩瞬间溢满口腔,即便勉强咽下,那股苦涩仍久久回荡。

周总理

望着周秉建苦不堪言的表情,周总理说:“秉建,内蒙古的条件艰苦异常,困难重重,不可小觑。若无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遭遇挫折,便易动摇。

但无论未来路途多么坎坷,我都希望你能够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绝不做逃兵。”这一声“秉建”,让周秉建心中一颤,大伯大伯母平日里总是唤她“小六”,这是头一次听到如此正式的称呼。

这顿意义非凡的晚餐,在周秉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当她踏上大草原,住进蒙古包后,才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羊肉的腥味让她反胃,腥膻的奶茶难以下咽。

加之牧民们一日仅有一顿面条,周秉建常常饿得饥肠辘辘,却又食不下咽,这份苦楚,远比那苦瓜的滋味更加难以言喻。

周总理夫妇与周秉建

而骑马也成了她必须攻克的另一大难关。初次骑马,周秉建为自己壮胆。她紧闭双眼,鼓起勇气跨上马背,却不料马儿受惊,将她狠狠摔落。

但她迅速站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在周秉建心中腾起,她身为知青队员,岂能被困难所惧?就这样,她在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中,终于学会了骑马。

在大草原的广阔天地间,周秉建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简直太多了。除了勉强学会了骑马,放羊、挤奶、接羔这些牧民们的基本技能,她一概不会,就连蒙语也是听得一头雾水。

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念起在伯父和七妈身边的日子,想念北京那座熟悉的小四合院,四合院里那温暖的灯光和丰盛的晚饭。

周总理

有一天,当大家把羊赶回羊圈时,没有注意到有一群怀了崽的母羊没有跟上队伍。直到深夜,一阵敲门声打响起,几个姑娘听到敲门声,立刻翻身披上衣服,慌忙打开门。只见牧民一脸焦急地说:“有羊丢了,快去找!”

几人一听,睡意全无,连忙穿上衣服,急匆匆地出门去寻找丢失的羊。草原上的夜晚,如果羊不出声,几乎无法找到。他们打着手电筒,在茫茫草原上搜寻着,呼喊着,可是回应他们的只有风声。

在一片草丛中,他们发现了那群羊,但只剩下被狼啃食过的尸体。看着这一幕,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他们感到了自责和痛心。

主动提出要进行补偿,牧民们看他们年轻没有经验,并没有过多为难,只是按照规矩扣了他们的工分作为处罚。

周总理与孩子们

牧民们的宽容并没有让周秉建心里好受多少,反而让她更加难过。她原本是来帮助牧民建设内蒙古草原的,可是现在不仅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而因为疏忽让牧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那些怀孕的母羊,每一只都是牧民的宝贝,价值不菲。想到这里,周秉建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暗暗将此事牢记心中,时刻提醒自己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磨练,周秉建逐渐融入了草原的生活。而没过多久,冬天就悄然而至。内蒙古的冬天异常寒冷,寒风在草原上肆虐,雪花在空中纷飞,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雪。

在这样的时节,周秉建等人更需要时刻在室外盯着羊群和牛群,防止它们走失或受到野兽的袭击。他们呼出的热气被风吹得扑在脸上,很快就结成了冰霜,脸被冻得生疼。

周秉建夫妇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周秉建本能地想用手去揭掉脸上的冰霜,却被一旁的牧民及时拦了下来。牧民告诉她,这样会把脸皮也跟着揭下来,吓得她赶忙收回了手。

1970年末,征兵工作在内蒙古地区展开。周秉建这样的知识青年,因为文化素质高、纪律性强,成为了接兵人完成任务的理想对象。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和体检,周秉建和其他三位来自北京的青年一起,踏上了从军的征程。

当时部队的所在地在北京郊区,恰好又赶上新年,部队领导特批了一天的假,让周秉建这四名北京青年回家过元旦。周秉建的突然回来,让全家人既惊喜又意外。吃过午饭之后,周秉建给西花厅打去电话,告诉伯伯、伯母自己参军入伍的好消息。

邓颖超在电话里听到周秉建回到了北京,而且参军入伍的消息后,她立刻让周秉建去西花厅,当面向周总理汇。她立刻从家里出发,往中南海赶去。

周秉建夫妇与邓颖超

一路上,周秉建回想起伯父伯母长期以来对侄子、侄女的教导,要求他们严格遵守规定,不做违反原则的事情。所以他们从小就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给伯父伯母添麻烦或搞特殊化。

在申请入伍的时候,周秉建更是专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她告诉接兵人,如果自己属于“后门兵”,那她坚决不会参军。而且她也和其他人一样,接受了各项严格的审查和体检,没有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想到这里,周秉建的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当周秉建来到西花厅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她看到伯父早已在门口等候着她,她快步上前向伯父问好,还行了一个军礼。

伯父紧紧握住了周秉建的手,他端详了她好一会儿,但接下来却说了一句让她错愕不已的话:“秉建,你能不能脱掉这身军装,重新回到草原去?”

周秉建夫妇

周秉建一听,连忙解释道:“我的所有手续都是合格的,没有找人走后门,真的是凭自己的本事进来的。”

周总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你参军虽然手续齐全,但内蒙古这么多人,偏偏挑上了你,真的没有我们的影响吗?我们不能搞这个特殊,一点儿也不能。”

当时的周秉建还不能完全理解伯父的苦心,她感到很委屈。不仅是因为失去了当兵的资格,还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长辈的认可。

周总理看出了她的心思,耐心地给她做思想工作:“秉建,你应该把参军的机会让给贫下中农和工人的子女,他们在边疆一样可以保卫祖国。你当民兵也一样,同样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周总理

周秉建听后,心里虽然还是有些不甘,但也知道伯父的话是有道理的。她回到部队后,大哭了一场,但还是按照伯父的要求,主动向领导递交了退伍申请,要求重新回到草原上去。

可周秉建在部队的表现实在太过出色,领导们实在不舍得放她走。他们认为周总理日理万机,说不定会把这件事给忘了。他们把这个申请按了下来,没有立即办理。

却没想到,周总理得知周秉建没有退伍后,直接给部队打了个电话:“你们再不把她退回,我就下令了。”

1971年4月,周秉建再次登上了去往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火车。多年的时间里,周总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家人。他的这种作风保持了一辈子,直到生命的终点。

周秉建夫妇

1976年1月,周总理的病情日益危急,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于是开始安排身后事,并嘱咐邓颖超:“希望我的家属都能留在各自的岗位上,不要来北京。我们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而影响了工作。”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传遍了全国。周秉建当时正在内蒙古大学上课,当她听到广播站播出这个不幸的消息时,泪水瞬间涌出了眼眶。

当天,她就收到了从北京发来的电报。电报上的字迹清晰而明了,上面写着:“听到消息,千万不要回京。坚守岗位,为国家做贡献。”周秉建明白,这是伯父、七妈一贯的严格要求。

1979年,周秉建在草原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她嫁给了一位内蒙古籍的歌手拉苏荣。从那天起,她便在草原上扎下了根。

周总理

1980年,周秉建大学毕业后,内蒙古自治区组织部看中了她的才华和能力,准备任命她为区团委副书记。

而周秉建却拒绝了这个职位。她选择了职务、待遇都不高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文学研究所,因为她热爱这片草原,热爱这里的文化和历史。

1994年,由于母亲王士琴生病需要人照顾,周秉建和丈夫拉苏荣回到了北京。他们进入了国家财政部工作,为国家的财政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周秉建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1998年,国家政府机构面临优化调整。周秉建需要选择:是继续留在政府公务员的岗位上,还是选择去事业单位?经过思考后,她去了财政部下面的培训机构任职。

周总理

在许多人看来,周秉建的这个决定简直是太傻了。他们无法理解她为什么会放弃那么好的机会,而选择去一个相对平凡的岗位。但在周秉建自己看来,这却是一个心甘情愿的选择。

她甘愿做一个普通人,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是伯父周总理一直教育她的做人准则,也是她一直坚守的信念和追求。

来源:环球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