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绿联DXP4800的使用体验大多达人都是从家用出发,很少有就团队使用分享体验的,今天我就从这个角度给大家讲讲在使用几个月后,联DXP4800在我们团队中使用的体验。
目前绿联DXP4800的使用体验大多达人都是从家用出发,很少有就团队使用分享体验的,今天我就从这个角度给大家讲讲在使用几个月后,联DXP4800在我们团队中使用的体验。
嗨~大家好,我是飞帆飞帆,一个什么都喜欢研究、装修过几套房子以及两千平米办公室的家电数码爱好者。
我相信没有完美的产品,它最少有1个维度是不完美的,如何把产品优缺点展示给大家,确定它是否适合你,是我分享的目的。
无论广告还是个人体验,努力保证体验真实、客观是基本原则,希望大家共同监督!
存储管理的多样性与安全性我之前分享过,绿联全新的UGOS Pro系统在易用性上非常简单,但凡会用一点手机的用户都可以轻松上手,完全没有老牌NAS产品需要较多的网络知识与学习成本,首先这一点就是许多小公司、小团队非常需要的,因为这样的团队一般不会配备专业的网管,甚至兼职的都没有。比如我们团队,虽然大多211/985毕业的,但大多数人在网络硬件知识上几乎为零...
除了极高的易用性,绿联的UGOS Pro系统在存储管理方面又有着比较高的专业性,要注意,易用与专业性,并不是冲突的两个词。
从硬件层面,绿联允许不同盘位独立/组合成为存储池。
4个硬盘位,绿联允许用户组合1到4个硬盘成为存储池,通过组合方式,它能实现几个作用:
针对备份数据与日常使用数据进行划分,重要数据采用两个硬盘组成Raid 1方式,保证数据安全;而日用普通数据则使用Raid 0的方式,速度快空间也足够;如此能把硬盘空间最大化利用;具体Raid有几种方式,我简单列在上图给大家参考一下,如果需要更深的知识,去搜索一下吧!
在硬件(硬盘)管理层面,这一个细节还是挺不错的。
而存储空间上绿联也支持Btrfs格式,Btrfs的核心是快照,这是许多希望数据安全一些、但是又不愿意用Raid1等方式的用户选择NAS的重要条件(Raid1等方式无法把硬盘空间最大化利用)。
Btrfs的快照就如同其名,类似相机一样拍下当前文件的照片,后面遇到文件弄丢或是弄乱了,可以通过快照恢复,这种轻量化的备份对许多用户就够用了。
在工作中就是这样,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非常重要到要做双备份的程度,有Btrfs做个保险基本就够了。
在文件权限管理上,绿联的也比较符合团队使用的逻辑。首先绿联允许建立多个普通用户账户登录NAS,上图可以看出管理员与普通用户在文件夹权限上的区别。
我通过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给大家清晰的分清楚这几个文件夹的区别与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文件分级非常清晰,非常适合小团队作为工作NAS使用。
又或者觉得上一个思维导图太复杂,这个图更简单,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用户文件夹,并可以访问管理员开放的共享文件夹,而所有的这些文件夹,都在管理员的管理范围内。
举一个例子更容易理解,我(管理员)有一栋房子,租户(普通用户)的钥匙只能打开自己的房间(用户文件夹),但同时我也有开放的餐厅、客厅等公共空间(共享文件夹),我会给部分用户这个公共空间的钥匙(权限)。
做项目经常遇到一个事就是项目资料/文件汇总收集,以前是群里面吼一声:XX项目组现在把文件发给我!
然后大家就各种微信、QQ、邮箱给我发文件,遇到超大的就U盘/移动硬盘,负责收集的人会花上不少时间。
在使用NAS后,我会开启一个共享文件夹并给各小组读写权限,只需要把文件丢入项目文件夹内就可以,负责收集的小秘书只需要发通知与确认收齐就行。
比如上面这个3月20日的项目文件是B组独立完成的,只需要B组提交汇总,这个共享文件夹就只开权限给B组。
A组在共享文件夹内,是看不到3月20日这个文件夹的。
如果恰好项目涉及到外单位的人,需要收集不同协作单位的材料,也好办,绿联可以开启文件收集功能。
对个人文件夹中的文件夹右键-收集文件,就可以建立一个收集文件的链接。
对方收到链接打开后,就把文件进行上传,注意这里有一个细节,因为考虑要收集多个用户文件的可能,所以上传需要输入自己的名字,如效果图公司。
而用户上传完毕后,绿联NAS上的文件夹内就有一个用户名字的文件夹,里面就是用户上传的文件了,细节啊。
但目前共享文件夹内没法开启收集功能,如果能开启就好了。
当使用NAS成为习惯后,整个团队从文件传输、管理、项目归档都方便了许多,这一点改善是实打实的给团队增加效率了。
打通内外网+跨平台=团队协同利器与传统NAS不同,绿联的NAS是解决了最难搞的内网穿透,所以无论局域网还是在外面的互联网都可以轻松访问绿联NAS,这也是我团队使用的原因,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配置,没有开通公网IP的需求,非常简单。
我用一张拓扑图简单讲解一下,DXP4800在我们团队中主要提供了哪一些帮助。
办公室文件共享
我们一个项目需要的人员一般在10-20人,以前每次开新项目就通过Q群的共享文件,但Q群越来越多太麻烦,而且Q群、QQ在下载上传上有容量也有速度的限制,遇到大文件就没辙。
同事互传文件也麻烦,微信不支持文件夹、不支持超过1G的文件;
QQ虽然支持局域网内快传,但有传输次数与传输容量的限制;
有人会说你可以做个FTP啊!首先小型公司大多不会专门弄台电脑做FTP,其次,谁来弄啊?完全没人会啊!
绿联NAS是我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了,把项目前期文件、成果都放在NAS上进行汇总,任何上传下载行为在公司网络内能有100-200MB/s的传输速度,也没有容量、次数等限制,非常方便。
出差的项目及时上传给公司设计人员
我们项目不少是在其他城市,项目需要较多的实景拍摄、无人机拍摄、建模等,之前的常规操作是:
1.派出项目主要设计人与公司会操作无人机相机设备的员工,最少4人一同出差;
2.第二天开始拍摄,晚上完成初修、初剪,设计在旁边同时进行初稿;
3.第三天补拍,完善文案;
4.第四天返回;
整个行程需要最少4个员工出差3-5天;而且因为最少4人协同工作,需要找合适的酒店,比如能有4-6人办公的桌子、会议室等,常规的商务、便捷酒店无法满足;
在使用绿联NAS后,我们把这个方式给优化了。
比如最近接了个旧厂房改造项目,业主明确表示希望参考佛山考察岭南新天地;
当时的行程是:
1.第一天中午两名拍摄的同事到佛山;
2.第二天在佛山拍摄到晚饭时间,回酒店房间初步修剪并同时上传NAS,项目设计师同步在公司/家里下载NAS上的文件进行初略方案,当晚确定需要补拍的内容;
3.第三天继续补拍,设计师在公司/家里完成初步方案;
4.第四天早上开始返回,中午回到公司。
这样可以优化到最少只需要2人出差,时间不变;而且好处是出差的都是拍摄人员,在房间内有桌子就可以完成,一般的商务便捷酒店可以完成。
方案主要设计人员大多结婚生子,能少出差可以避免不少坏情绪,而且相应成本也可以节省一丢丢。这是没有使用绿联NAS前无法做到的。
回家可无缝获取项目资料
虽然都不提倡加班,但项目急的情况下也没法避免。
但不少人需要按时下班接娃、回家陪陪家人,有些活能在家完成那是极好的。
以前小文件大家都用QQ/微信传,大文件就U盘/移动硬盘,但偶尔漏拷贝、或是没想到的文件时就只能干着急。
在使用NAS统一存放项目文件后,回家电脑登录绿联云APP下载就行,所有与项目有关的资料都在上面,就方便了许多。
在外轻松获取项目资料
有时候在外面突然需要查看项目资料,以前就是赶紧找一个同事帮找到文件再QQ发送过来,遇到午休/晚上等时间就会比较麻烦。
而在项目资料都存放NAS后,在外就能打开手机/笔记上的绿联云APP查看了,有一个在线文件夹还是挺方便的。
就算是在客户办公室自己又没带电脑,也能使用客户电脑的阅览器,打开“网页前缀+//ug.link/绿联ID”的链接,也能在网页上登录公司的绿联云,访问项目文件,这一点更是超级方便。
私密的小团队在线文档平台飞书、腾讯文档等在线文档工具在我司是使用较多的,支持协同办公对项目实在太重要了。
但使用起来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1.保密类型的项目,不适合使用在线文档;
2.每次项目汇总,收集文档又是一项工作;
绿联NAS也带有在线文档功能,支持最常用的文档、表格与PPT三种格式。
在线文档使用的是ONLY OFFICE,日常使用跟office/WPS没啥区别,但暂时只支持电脑端进行编辑,文档是通过阅览器打开,不同用户编辑时以不同颜色的光标显示,跟常见的在线文档体验类似。
绿联NAS自有的在线文档主要解决了几个问题:
1.有保密需求、又有团队协作文档需求的用户;
2.项目全过程文档需要汇总,通过NAS在线文档,减少了收集步骤与遗漏的可能;
3.日常有创作需求,但对各种在线文档不喜欢的用户。
目前我们团队使用几个月后,整体反馈良好。
唯一不方便的是管理员,该功能只有一个默认保存路径,没法每次新建文档就可选择保存路径,我给每个项目文件夹新建一个文档/表格,就需要设置一次保存路径,略微麻烦。
建议绿联可以增加选项“每次新建文档是否询问保存路径”,开启后每个新建文档都需要选择保存路径会比较方便。
更强的硬件、优化的系统,能满足小团队需求讲了使用体验,也说说硬件吧。
绿联DXP 4800这个系列是有多个型号的,核心差别还是普通版与Plus版本。
官方一张图其实也很好的说明了差异,普通版就内存区别,Plus版有更好的CPU、内存支持双通道并可扩展,更大更快的系统盘、网络接口1个升级为10GB。
以存储文件、照片以及看4K影视解码为主的普通用户,普通版8G/16G完全够用了,Plus版主要针对有更大数据吞吐量、更多使用频率与更多用户端接入、多任务同时运行等需求。
我个人建议小型团队可以选购买Plus版,预算充足可以考虑扩充内存到16G以上、同时插入SSD用来增加设备缓存,使速度都能进一步提升。
而绿联DXP4800在AI功能应用上也非常方便,比如在相册能实现人物识别、照片内文字识别、场景与物体识别等AI功能(需设置中打开),非常方便在大量照片中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因为项目涉及隐私,我仅使用家里的绿联进行演示,在相册中搜索汽车,轻松找出了带有汽车的照片。
搜索玉柴机器,下方就弹出一个下拉菜单:画面中包含文字:玉柴机器。
点进去看,是我在高速收费站上拍的一张照片,广告牌上恰好有这几个字~~
我也尝试搜索过一些较多文字的照片如通知、工地的项目设计人员表等,都能搜到里面的文字,AI这方面还是挺不错的。
再次强调-不要买错硬盘强调一下,NAS使用的机械硬盘,与一般台式电脑使用的机械硬盘是有差别的,要注意区分。
因为NAS是7*24小时工作机制,对硬盘温度、散热、性能上都有要求,如果给NAS配了普通款机械硬盘,就更容易出问题。
我两台绿联NAS搭配的硬盘都是希捷酷狼,型号为ST4000VN006,空气盘产品,最高转速5400转并有256MB缓存,最大传输速度能达到202MB/s,这是商用NAS机械硬盘产品,不但散热与温度控制都挺好,性能上也非常优秀。
因为是希捷畅销款NAS盘,酷狼的容量从2TB到18TB都有,全系采用CMR传统磁记录技术,并从4TB开始内置旋转振动传感器与IHM希捷酷狼健康管理软件,这就让酷狼在NAS使用上抗震效果、性能、安全性上都比较出色。
因为是商用NAS级的产品,酷狼整体的额定工作负荷达到了180TB/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达到100万小时,我给公司这台NAS给了2个4T+2个16T。
酷狼为三年质保期,并提供3年内1次免费的原厂数据恢复服务,希捷官方的数据恢复成功率在行业是顶尖水平,在搭配Btrfs快照功能下,这个恢复服务可以说是额外的一份保险了。
总结涉及到办公室隐私了,模糊处理一下
绿联在更换使用基于Debian 12开发的新系统 UGOS Pro后,整体的口碑都在持续上升,无论是家庭小白用户还是商业用户,都能有不错的表现,这也是我家里一台绿联家用、一台公司团队用的真实感受,如果能把一些小细节进一步完善,台湾省那些NAS品牌或许会改掉傲慢的风格了吧。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