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我国已建成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全球中文学习平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10:57 1

摘要:在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方面,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研制并发布了《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100多项,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人工智能、数字产品和信息产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奠定规范基础。

3月3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情况。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介绍,长期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系统发力,推动语言文字信息化服务取得新成效。

在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方面,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研制并发布了《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100多项,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人工智能、数字产品和信息产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奠定规范基础。

语言文字智慧化方面,教育部高水平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全面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普通话测试方式转变,制发电子证书9000多万份。高标准建设语言学习资源,开通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语言服务栏目,建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平台,汇聚8000多项学习资源,打造中华经典资源库、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等。高起点规范数字空间语言文字,发布《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规范信息技术产品研发,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

为加速共享语言文化网络化资源,有力服务中华文化传承,教育部多领域推动语言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建成国家语委媒体语言语料库、冬奥会多语言术语库、公共服务领域译写规范术语库、规范标准课程库等30多项,多渠道打造示范平台。上线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中国语言资源博物馆数字展区等。指导各地各校开展云端学习等课程平台。多模式推进传承传播。数字赋能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支持联合开展古文字数字化研究,开通甲骨文数据平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刘培俊介绍,我国目前已建成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用户超1600万人,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度化合作建立联盟,中文学习联盟云服务平台提供3万门在线课程,与中外1600多家机构合作,推动实现中文人人、时时、处处可学可用、易学易用。

刘培俊指出,经过多年努力,语言文字信息化以应用为导向、以服务为主线,形成了多语种资源广泛开发、多方面技术创新应用、多类型主体共同推进、多维度赋能发挥作用的良好局面,有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青海普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