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是“大堆”华龙一号,它是“小堆”玲龙一号。它一年的发电量可以满足百万人口用电需求,它号称可移动的核能“充电宝”。这“哥俩”在一块儿,咋分工的?“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寻找答案。
它是“大堆”华龙一号,它是“小堆”玲龙一号。它一年的发电量可以满足百万人口用电需求,它号称可移动的核能“充电宝”。这“哥俩”在一块儿,咋分工的?“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寻找答案。
说到四川,你肯定知道三星堆,但是,“大堆”“小堆”这两兄弟你知道吗?在四川,有一家“神秘”的科研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就从这里诞生,而现在,它还孕育出了“大堆”和“小堆”两兄弟。
那么,什么是“大堆”?什么又是“小堆”呢?
所谓“大堆”指的就是华龙一号反应堆,它不仅个头大,功率也大,主要用来发电。就拿在“巴铁”建好的华龙一号来说,一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度,可以满足400万户家庭全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今年1月,我们也受邀来到福建漳州,见证了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首台机组投入商运的历史性时刻。而华龙一号先进核能的策源地就在四川,它的“心脏”——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就是由核动力院设计研发的,安全性能达到了全球最高标准。
我们了解到,华龙一号的研制带动了在川3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配套,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目前,咱们国内一共有7台华龙一号机组在运行,同时,有34台机组在建造,而国外也有两台机组已投入商运。
说了“大堆”再来说说“小堆”。“小堆”就是玲龙一号,个头只有“大堆”的三分之一,功率也只有“大堆”的十分之一,但是,功能却多了许多。比如这些……
偏远地区供电难怎么办?上“小堆”;
北方城市冬季集中供热不够用怎么办?上“小堆”;
工业园区需要蒸汽怎么办?上“小堆”;
海水淡化怎么处理?还是可以上“小堆”。
由于小巧灵活,它就像一个移动的“核能充电宝”,哪里需要建哪里。好消息是,今年,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工程将完成冷试和热试,预计明年将实现并网发电。而作为我省重大科技专项,这个项目也获得了1200万元“真金白银”的支持,进一步保障了玲龙一号后续的批量化建设和推广应用。
核动力院也定下了“小目标”,力争到2030年,玲龙一号能够“走出去”,在海外布局建设。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