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话说透后,台当局改口洪秀柱无罪,对没去北京的马英九下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1:21 1

摘要:这一点,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也说得很明白了,她表示,抗战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同胞为民族解放、台湾光复付出了巨大牺牲,所以说,两岸都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一、九三阅兵成焦点,台当局如临大敌

日前,一年一度的九三大阅兵,如期在北京举行了,这次活动可谓声势浩大,吸引了不少两岸关注的目光,尤其是台湾各界人士的参与,成了岛内外舆论的热点。

大陆方面不仅邀请了台湾各界代表,还着重强调了民族大义和历史记忆,目的是让更多人铭记中华民族抗战历史。

这一点,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也说得很明白了,她表示,抗战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同胞为民族解放、台湾光复付出了巨大牺牲,所以说,两岸都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不过,民进党当局对此如临大敌,一点也没松口气的意思。台''陆委会''、相关部门不仅百般阻挠,还直接发出威胁,声称只要有指标性人物参加大陆的活动,就要依法查办。甚至连马英九、洪秀柱等人都被点了名,气氛一度变得剑拔弩张。

二、洪秀柱从“待捕嫌犯”变“合法公民”

洪秀柱这次成了“风暴眼”。她作为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公开出席了北京的九三大阅兵。在外界看来,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台当局早早就放话,回来就要查办。可结果呢,洪秀柱不但从容淡定地回了台北,还发文向抗战老兵致敬,直接打破了所谓“被捕”的传闻。

''陆委会''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原本还说要调查,后来副主委沈有忠突然改口,说洪秀柱此行属个人行为,是否违法需要原任职单位评估。接着,发言人梁文杰又补充了一句,说这个事情其实是国民党内部事务,和法律没多大关系。就这么一来一回,洪秀柱从“待捕嫌犯”变成了“合法公民”,安全过关了。

三、赖清德左右为难,政治操作暴露无遗

其实洪秀柱能平安回台,这事儿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民进党当局现在正“火烧眉毛”,根本不敢真对洪秀柱怎么样。要是硬着头皮抓人,等于给对岸递刀子,自己先把事做绝了。国台办早就放话,坚决追责“台独”分裂分子,但这次也特意强调洪秀柱属于“私人行程”,直接把帽子摘得干干净净。

九三阅兵之后,赖清德的动作也明显多了起来:

第一件事,他带队下乡搞“全台团结之旅”,带着党内高层跑遍基隆、台北等地,试图稳住民心。他还罕见地承认了执政有失,这在他之前可是很少见的。

第二件事,赖清德把矛头对准了没去北京的马英九。9月5日,台湾高等法院突然传唤马英九出庭,重审2005年的“三中案”。这个案子其实调查了快十年,早就签结无罪了,结果又被翻出来,明显有政治操作的味道。

第三件事,赖清德还释放了被关押一年的柯文哲,试图缓和岛内民意压力。

可以说,赖清德的三板斧,刀刀见血,但每一招都带着一股无奈。自我批评是遮羞布,司法追杀是打压政敌,被动放人是权宜之计。这三招串起来看,赖清德其实是在转移矛盾,巩固自己的权力。岛内接连两次“大罢免”失败,赖清德的个人支持率一跌再跌,民进党基本盘也开始动摇。台海局势更趋复杂,岛内经济停滞、青年失业率高,民怨四起。

四、台媒和民众的真实反应

岛内媒体也没闲着。像《旺报》《中时新闻网》等媒体,公开发表文章,称九三阅兵“台湾人与有荣焉”,痛斥民进党当局用“终战”视角替代“中华民族”“日本侵略者”等敌我分明的立场,这样做是对中华民族抗战英灵的不敬。还有媒体呼吁岛内民众要自豪地看待大陆阅兵,因为大陆军事实力的壮大,其实不会伤害台湾普通民众,只有“台独”分子才会担心。

民众的反应也非常真实。许多台湾网友看到中天新闻主播何橞瑢等人获得直播资格后,纷纷留言,说这是台湾人第一次直播看大陆阅兵,意义非凡。还有网友表示,如果有机会也想去现场看看。这种自发的民族认同感,其实已经超越了党派和立场。

五、国台办话说透,岛内主流民意转变

整个事件的发展,其实都在国台办的掌控之中。朱凤莲多次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胜利。她批评民进党当局的阻挠行为,说是完全丧失民族立场,背弃正义和良知。对于少数叫嚣“台独”的分子,朱凤莲表示将依法追责,坚决打击。

岛内民众也逐渐看清了现实。如今,大家都承认大陆的军事实力已经是世界顶尖。赖清德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挑动两岸对抗,继续宣扬“抗中保台”,其实已经没有市场了。岛内呼唤和平、交流的声音越来越大,对台当局的“祸台”行为怨声载道。可以说,“台独”制造的对立语境,已经被主流民意所超越。

六、台当局对洪秀柱“松口”,对马英九“下手”

洪秀柱这次虽然顶着压力去了北京,但最终没遭到法律追究,反而赢得了不少人心。这说明民进党当局其实也明白,继续抓人只会引发更大反弹。与其说是台当局“宽容”,不如说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

可惜的是,民进党当局并没有彻底反思,而是选择了“甩锅”。对洪秀柱“松口”后,马上就把矛头对准了马英九。把旧案重提,其实就是为了掩盖施政无能,转移岛内矛盾。这种操作手法,在岛内早已屡见不鲜,可是“纸包不住火”,民众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

七、两岸关系的根本问题仍未改变

虽然岛内政治风云变幻,但两岸关系的根本问题并没有改变。“一个中国”原则,依旧是两岸关系的底线。九二共识写入宪法,两岸同属一中,已经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无论岛内政党如何轮替,台海问题的核心始终如一。只要有“台独”分裂行径,就是螳臂当车,注定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

大陆方面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两岸同胞要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共同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

八、未来展望,和平共识难以撼动

现在回头看这一系列事件,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民进党当局再怎么折腾,也挡不住两岸交流的大势。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愿意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大陆的变化,民族认同感逐渐增强。岛内呼吁和平、交流的声音,远远盖过了“台独”制造的对立情绪。

2026地方选举和2028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临近,赖清德和民进党如果还想靠“抗中保台”这一套骗选票,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岛内民众的眼光早已放得更远,大家更关心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两岸和平。未来,只有走和平发展、民族团结的路,才能真正顺应时代潮流。

九、结语

总的来说,这场围绕九三阅兵的风波,折射出两岸关系的复杂,以及岛内政治的现实。洪秀柱安全回台、马英九再度被查,柯文哲被放出,这一连串的动作背后,其实都藏着权力的博弈和民心的流向。表面上风云变幻,实则大势已定。两岸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谁顺应时代,谁就能得到民心,谁逆潮流而动,谁就会被历史淘汰。天时地利人和,这个道理,无论是谁,其实都逃不掉的。

来源:蔡孟軒台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