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的“DeepSeek”,新凯来亮相引爆关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09:15 1

摘要:3月28日,上海SEMICON China展会现场炸开了锅!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新凯来半导体首次亮相就放出"王炸",一口气发布31款"名山系列"设备,覆盖芯片制造全流程。这一记重拳直接打懵了美国半导体巨头——应用材料(AMAT)股价暴跌4.2%,泛林集团(Lam

当中国 "名山天团" 集体出道,美国半导体巨头股价正上演集体跳水!

3月28日,上海SEMICON China展会现场炸开了锅!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新凯来半导体首次亮相就放出"王炸",一口气发布31款"名山系列"设备,覆盖芯片制造全流程。这一记重拳直接打懵了美国半导体巨头——应用材料(AMAT)股价暴跌4.2%,泛林集团(Lam Research)跌3.8%,东京电子(TEL)更是创下三个月最大单日跌幅!

全球晶圆厂老板们集体"瞳孔地震"背后,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多年来的的华丽逆袭。据华泰证券等机构预计,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有望从2024年的16%提升至2025年的25%,产业链"卡脖子"难题正被逐个击破。新凯来,或许就是这场逆袭中最耀眼的"黑马"!


"名山天团"出道即巅峰

新凯来带来的"名山系列"堪称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全明星阵容",所有设备均以中国名山命名,既彰显文化自信,又暗合"翻山越岭"突破技术封锁的雄心。这个"天团"涵盖外延沉积设备EPI(峨眉山)、原子层沉积设备ALD(阿里山)、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普陀山)、刻蚀设备ETCH(武夷山)、薄膜沉积设备CVD(长白山),直指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卡脖子"环节。

新凯来31款"名山系列"设备矩阵 图源自网络

技术参数直接对标国际巨头。阿里山ALD设备已适配5nm及更先进制程,膜厚控制精度推至0.1Å,沉积速率提升到0.8Å/周期,直接挑战ASML等巨头的垄断;武夷山ETCH刻蚀设备搭载自研静电卡盘专利(CN119069414A),表面电荷释放速度提升40%,良率显著提升;CVD“长白山”实现在效率提升的同时体积缩小30%;普陀山PVD设备的金属镀膜精度达±1.3μm,已进入中芯国际验证阶段,而应用材料(AMAT)在该领域原本占据85%市场份额。

芯片生产过程详解 图源自东方证券研报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曾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27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6%,且所有细分市场都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薄膜沉积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74亿美元,而刻蚀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69亿美元,依旧是市场占比最高的设备。

全球半导体前道设备细分市场规模 图源自东方证券研报

新凯来不跟ASML死磕光刻机,而是玩起了“田忌赛马”,专攻刻蚀、沉积等"非光刻"环节。通过"非光补光技术",用多重曝光、选择性沉积等创新实现弯道超车。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既规避与ASML在EUV领域的正面交锋,又切实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等国际巨头们缓过神来,中芯国际的产线已经塞满“中国名山”了。


新凯来速度背后的底层逻辑

新凯来令人瞠目的发展速度背后,是"国家战略+地方创新"深度协同的独特模式。通过股权穿透可见,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由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全资控股,后者隶属深圳国资委。这种"国资主导、市场运作"的架构,为其提供了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难以企及的战略定力和资源支持,同时也保持了灵活高效的市场化机制。

深圳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仅次于上海、北京),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积极补足制造短板,除新凯来外,还部署了中芯深圳12英寸产线、华润微电子特色工艺生产线等项目,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这种地方政府与产业资本的深度绑定,为半导体这类需要长期投入的产业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企业自身层面,新凯来通过覆盖"基础材料工艺-零部件-整机"的端到端研发体系、市场化人才机制,在成立短期内累计申请80余项半导体领域核心技术专利,并突破静电卡盘电荷释放、半导体加热效率等行业难题,形成战略定力与执行活力兼具的"国企速度"创新范式。


国产替代加速

新凯来的爆发式成长,折射出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正从"点状突破"向"系统替代"跃迁。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2190亿元,占全球34.4%,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2020年前中国设备国产化率不足7.5%,到2024年已提升至20%左右,而新凯来等新势力的加入,正推动这一进程呈现加速态势。

北方华创在刻蚀设备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满足不同制程和工艺的需求,同时构建了涵盖PECVD、LPCVD、ALD等多种薄膜沉积技术的全面技术平台,能够满足不同材料和工艺的要求。

中微公司则在2025年3月27日宣布其ICP双反应台刻蚀机Primo Twin-Star的刻蚀精度达到0.2A(亚埃级),此外还发布了首款晶圆边缘刻蚀设备Primo Halona,并在2024年推出了多款LPCVD薄膜设备和ALD薄膜设备新产品,获得了重复性订单。

拓荆科技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表现突出,其产品矩阵丰富,覆盖了PECVD、ALD、SACVD、HDPCVD及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等细分领域,率先实现PEALD的产业化突破,并在2023年首台Thermal-ALD(TS-300 Altair)设备通过客户验证,还是国内唯一实现SACVD产业化的公司。

盛美上海的清洗设备已覆盖了95%工艺步骤应用,电镀设备实现技术全覆盖,同时在LPCVD、ALD、ECD等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均有布局,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薄膜沉积解决方案。

新凯来的战略价值在于,其同时切入多个"突破领域"——岳麓山光学检测设备已通过客户验证,2025年将量产;沂蒙山原子力显微镜(AFM)等PX量测产品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这种多领域协同突破,使国产设备从“单点替代”迈向“系统替代”,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注入了新的变量。


新凯来们能否改写全球半导体格局?

尽管新凯来首秀惊艳,但冷静审视,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仍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巨头数十年构建的"生态护城河"绝非短期所能跨越,应用材料(AMAT)的PVD设备已形成"设备-工艺-材料"全套解决方案,并与台积电、三星建立了几十年的合作关系;ASML的EUV光刻机更集结全球5000多家供应商的技术。新凯来们要真正跻身第一梯队,仍需克服技术生态的短板、市场博弈的复杂性、可持续创新的考验。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设备商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替代。新凯来在第三代半导体EPI设备领域已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这种技术追赶与市场渗透的双重突破,或将重塑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模型。

站在2025年的关键节点,新凯来的登场标志着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入战略突围新阶段。当 "中国名山" 与 "世界高峰" 开始平等对话,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重构已不可逆转。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生态的进化。

属于中国半导体新势力的时代机遇,才刚刚开始。

来源:AI研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