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6日收盘后,港股市场迎来一颗重磅炸弹——泡泡玛特发布2024年财报,2024年全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两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财报数据一出,直接推动公司股价盘中飙升近15%。
一、财报大超预期!泡泡玛特一路“狂飙”
2025年3月26日收盘后,港股市场迎来一颗重磅炸弹——泡泡玛特发布2024年财报,2024年全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两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财报数据一出,直接推动公司股价盘中飙升近15%。
拆开财报来看,三大核心数据堪称"王炸组合":海外市场营收50.66亿元,同比增长375.2%,占总营收近四成;毛绒玩具品类收入暴增1289%,成为继盲盒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会员总数突破4600万,相当于每30个中国人就有1个是泡泡玛特玩家。
二、解构增长密码:“IP生态+全球化+品类创新"点燃IP核反应堆"
泡泡玛特的爆发绝非偶然,其背后是"IP生态+全球化+品类创新"的铁三角战略:
1. 海外扩张:从"文化出海"到"文化征服"
不同于传统消费品的贴牌代工,泡泡玛特采用"DTC直营+本土化IP"双轮驱动。在东南亚复制"中国经验",通过主题店、快闪店实现高密度覆盖;在欧美市场则选择纽约时代广场、伦敦牛津街等核心商圈打造品牌地标。数据显示, 2024年下半年泡泡玛特首次入驻TikTok,通过IP故事化直播 + 本土化运营,实现单平台营收2.6亿元,同比增速5779.8%,实力演绎了"用TikTok卖Molly"的新商业范式。
2. IP裂变:打造"永动机式"内容工厂”
当行业还在依赖单一IP打天下时,泡泡玛特已构建起"经典IP焕新+新锐IP孵化"的生态体系。Molly持续推陈出新保持活力,Labubu-led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突破30亿成为新顶流,Crybaby更以15倍增速成为最快破10亿的新星IP。这种"老IP不死,新IP辈出"的机制,让公司摆脱了"盲盒依赖症",毛绒玩具、积木等新品类占比提升至46.8%。
3.品类创新:持续探索IP新业态
2024年泡泡玛特首次拆分四大品类,财报显示,毛绒玩具品类成为年度爆品,积木产品上市引爆圈层,通过品类的不断创新,泡泡玛特逐渐成为潮流生活方式引领者:
①全年手办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44.7%,占比降至53.2%;
②毛绒实现爆发式增长,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1289%,收入占比21.7%;
③MEGA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146.1%;
④衍生品及其他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156.2%。
截至2025年3月,泡泡玛特城市乐园(POP LAND)开业已有一年半,2024年8月,“MOLLY的甜品屋”正式开业,以乐园为核心场景探索IP新业态。9月,ZIMOMO大首领之舞风靡社交媒体,强势破圈。此外,由泡泡玛特主办的PTS国际潮流玩具展成功在北京、上海、新加坡举办,多场IP盛典吸引了全球艺术家和观众,PTS成为全球创作者展示创意的重要平台。2024年,泡泡玛特通过大型签售会、快闪店、作品展等活动探索创意互动方式,深化IP在全球的影响力。
三、新消费军团崛起:Z世代的消费主权代表
泡泡玛特的爆发绝非孤例,港股市场正在形成独特的"新消费矩阵":
这些企业共同勾勒出新时代消费的三大特征:情绪价值大于功能价值(潮玩盲盒)、供应链效率决定生死(蜜雪冰城)、文化认同驱动溢价(老铺黄金)。或许港股正在出现一批A股没有的新消费“物种”,它们代表着Z世代的消费主权。
四、政策春风劲吹:新消费迎来"黄金窗口期"
2025年以来,政策端对新消费的支持堪称"全方位立体式":
顶层设计:《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方向 ,方案首次提出"支持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强化消费品牌引领"等方向,强调支持开发原创知识产权(IP)品牌,促进动漫、游戏、电竞及其周边行生品等消费、促进“人工智能+消费”,为“泡泡玛特们”指明了战略路径。
落地政策:从免签到AI+消费的精准滴灌:商务部推出12条措施,涉及免税店扩容、低空经济试点、汽车后市场服务等 ;文旅部扩大免签范围,直接利好出境游及免税消费;工信部发布《AI+消费场景白皮书》,推动虚拟试妆、智能导购等新体验;多地出台生育补贴政策,飞鹤等企业响应推出"育儿消费礼包"。
当AI掀起科技革命的浪潮时,港股消费板块正在书写另一个传奇——这是Z世代用钱包投票的时代,是中国品牌从"性价比"到"质价比"跃迁的时代,更是文化自信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时代。向后看,随着促消费政策发力,消费板块有望沿着“经济、收入预期改善→信心修复→消费需求提振→基本面复苏”的路径渐进演绎。在政策东风与消费升级的共振下,港股新消费或将诞生下一个"10倍股",而现在,或许正是最好的上车时机。
港股消费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其持仓股包含泡泡玛特、海底捞、安踏体育、名创优品、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热门消费股,科技、消费属性兼备,相较A股消费以白酒高端消费为主,港股消费板块中电商、餐饮、旅游、文娱传媒、国潮服装等新型消费比例更高,或更能充分反映本轮大力提振消费政策驱动下的消费景气复苏。
数据来源:Wind、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交银国际等,截至2025.3.27。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2020-2024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70.89%,-17.21%,-26.72%,-19.89%,25.22%。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信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件,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干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联接基金风险提示:作为目标ETF的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基金,因此ETF联接基金的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ETF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的风险等。9.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推荐。
港股消费ETF的T+0特别风险提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港股消费ETF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
来源:华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