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新技术种出“黄金粒” 好模式鼓起“钱袋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11:02 2

摘要:科技兴农,落地生根。我县正高级农艺师薄振元,用“试验+推广+全链条服务”的模式,将创新技术播撒田间,用科技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他不仅助力当地玉米、小麦提质增产,更带动广大农户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可复制、能推广的“科技助农”新路径。

视频截图

科技兴农,落地生根。我县正高级农艺师薄振元,用“试验+推广+全链条服务”的模式,将创新技术播撒田间,用科技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他不仅助力当地玉米、小麦提质增产,更带动广大农户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可复制、能推广的“科技助农”新路径。

当前,正值秋粮生长关键期。东阿县荣食康家庭农场的玉米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玉米植株挺拔整齐、果穗饱满匀称,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农场里,正高级农艺师薄振元正带领周边农户查看玉米长势,现场讲解大小行密植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的关键要点。

通过这种“田间课堂+实景教学”的方式,薄振元把复杂的农业技术讲得清楚、变得直观,农户们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

农户张福迎:我家里种了二十亩,是按传统模式种的,行距就是六十公分吧,长势绝对不如他这个好,我一看种的真不孬,明年也按他这个方式种,你看这个玉米多大呀,这个产量绝对高,你不相信科学不行,这个就是好。

新技术落地,关键靠带头人。薄振元创办的东阿县荣康石磨面业有限公司,创新推行

“公司+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从种到收、从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覆盖。他先在自家家庭农场试验新品种、新技术,成功后再面向合作社7000多亩耕地推广,带动农户增产又增收。

东阿县农民正高级农艺师薄振元:我们试种以后,一看能推广能行,然后我们大量放到我们合作社去推广,然后我们签订订单回收合同,让一亩多收二百块钱到三百块钱,这样让大家伙共享时代红利。农民以及很多大户加工不了面粉,我们就把小麦收回来,签好订单,加上一毛钱回收,而且很多农户没法存粮,我们就免费为他存粮。东阿小麦被评为了国家地理标志,这样和五常大米是一样的,我们把东阿小麦做成石磨面粉,再做成馒头、面条推向市场,从而增加了我们农民的收入和合作社的收入。

从试验田到推广田,从种植端到市场端,薄振元始终不忘农艺师的职责。他坚持用实用技术帮农民增产,用订单农业助农户增收,为“丰产又丰收”保驾护航。

东阿县农民正高级农艺师薄振元:我作为一个农艺师来说,有义务把这项技术在我们当地复制下去,让更多农户来受益,实现我们丰产又丰收。作为农艺师,国家给我们这些荣誉,我们要好好地把每项种植技术,往下进行推广和复制,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科学种植,农业要丰产,科技要先行。

来源:东阿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