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彩云之南的辽阔版图上,曲靖与维西,两颗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璀璨明珠,因一份深沉的教育情怀紧紧相连。八载光阴,曲靖以无私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教育帮扶感人史诗。
在彩云之南的辽阔版图上,曲靖与维西,两颗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璀璨明珠,因一份深沉的教育情怀紧紧相连。八载光阴,曲靖以无私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教育帮扶感人史诗。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曲靖的教育精英们以智慧为笔,汗水为墨,时间为轴,共同绘制了一幅教育领域的辉煌篇章。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智慧的交融,更是希望的播撒与梦想的点燃。
这一切都始于2010年,当时维西县一中的高中撤并到州里,迪庆州按照“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镇办小学,村办幼儿园”的模式集中办学。然而,2017年,在曲靖市的倾情帮扶下,维西县一中恢复了高中办学,开启了新的教育篇章。这一成就宛如璀璨星辰,在维西的教育夜空闪耀着永不熄灭的光芒,不仅为莘莘学子铺就通往未来的金色大道,更为这片土地孕育着无限的发展生机与磅礴的奋斗力量,奏响了一曲教育共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激昂乐章。
董贵良,一位56岁的教育者,在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帮扶征程中,成为了一名坚毅的行者,用他的足迹书写着动人的篇章。
支教先锋:维西教育的拓荒之路
在遥远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群山巍峨,云雾缭绕,仿若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这里是教育的热土,也是董贵良老师默默耕耘的第二故乡。
董贵良原本在曲靖市沾益区第三中学任教,现在作为曲靖派往维西的教师,已经在维西一中执教第8年了。他的到来,如同春风化雨,为维西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曲靖对口帮扶维西的第一批教师,董贵良不仅见证了维西高中教育的重生,更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教育传奇。
2017年,曲靖对口帮扶维西的帷幕拉开,董贵良作为第一批支教教师,肩负着重任奔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挂职副校长,开启了维西开放高中办学的新纪元。当时的维西,教育资源匮乏,高中办学刚刚起步,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董贵良和他的团队犹如一群拓荒者,在这片教育的荒原上辛勤耕耘。
维西县高中的学生构成复杂,800多名学生大多来自周边条件艰苦的少数民族村庄。他们不仅基础薄弱,还面临着语言、文化和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障碍。
董贵良深知,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基础抓起。他每天清晨 6:10 便随着起床号响起,穿梭于学生宿舍之间,督促学生起床,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6:30的早读课上,他总是默默地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状态,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对教育的执着与认真。
坚守之路:八年磨一剑的教育情怀
然而,支教之路绝非坦途。2018年,学生家长的质疑声如阴霾般笼罩着支教团队。由于当地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家长们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了怀疑。面对家长的质疑与不信任,董贵良没有选择辩解,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带领团队精心备课,耐心辅导,终于,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学生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一刻,所有的质疑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家长们由衷的感谢与敬佩。董贵良的坚守与付出,不仅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更让维西的教育事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工作中他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尤其是针对物理学科,固定安排每天两个时间段的专练,根据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生们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平均分达到了100左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支教教师的实力和决心。
在学生管理方面,董贵良也遭遇了诸多棘手的荆棘。和同学,如同一颗倔强的顽石,性格倔强,上课时常与周公相会。董贵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次次和同学促膝长谈,倾听他内心的声音,解开他心中的困惑。终于和同学如迷途知返的羔羊,回归正途,找回学习的动力,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如今又像一只归巢的鸟儿,回到维西县的小学任教,成为教育传承的接力棒。每一届学生中,总有一些如迷失方向的星辰般的孩子,对读书心生厌倦。董贵良总是如灯塔般,逐一为他们点亮前行的路,因为他深知,对于这些山区的孩子而言,读书是打开命运之门的金钥匙。
在教师队伍管理上,他更是一丝不苟。支教教师团队,来自不同的教育天地,教学风格如五彩斑斓的花朵,管理方法也各有千秋。如何将这些差异融合,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董贵良面临的又一险峻山峰。他如智慧的建筑师,从制度的基石筑起,建立起一套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制度。同时,他又似温暖的纽带,注重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如春风化雨般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在他的引领下,支教团队逐渐拧成一股绳,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为维西县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心灵港湾:爱的陪伴与坚守
在这八年的支教生涯中,董贵良的妻子吴树吉成为了他最坚实的后盾。董贵良性格内敛,不善言辞,而妻子性格外向,热情开朗。她理解丈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毅然放弃了自己原本的舒适生活,陪伴董贵良来到维西县,她不仅悉心的照顾董贵良的生活起居,还在他胃不好的时候,精心准备每一顿饭菜,让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同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董贵良每天最早到学校,最晚回家,妻子没有一句怨言,始终默默地支持着他。这份陪伴与支持,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董贵良在支教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桃李芬芳:教育传承的希望之光
如今,董贵良已经成为维西县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教育工作者投身于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而他的学生,也如同他一样,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他教的第一届学生如今已大学毕业,汤燕欣,这位纳西族的学生,深受董贵良教育理念的影响,回到维西县第二中学担任数学老师后,传承着老师的教育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去培育新一代的学生。
和志,曾在高三的重压下几近迷失,董贵良及时的心理疏导如同一盏明灯,让他重新找回自我,坚定了成为一名教师的信念。如今,他也如一颗默默奉献的螺丝钉,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坚守初心。在这届学生中,有的如逐梦的飞鸟,读研深造,继续在学术的天空翱翔;有的似归家的燕子,在家乡任教,为故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有的像基石,进入单位成为公务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们如繁星点点,在不同的领域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这光芒的源头,正是董贵良的教育与引领。
董贵良的教育帮扶行动,不仅仅是个人的奉献与付出,更是曲靖市与维西县两地教育协作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了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实施,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这种帮扶行动,不仅改变了学生们的命运,提升了当地的教育水平,更在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融合,让中华民族大家庭更加团结和谐。董贵良就像一位教育路上的行者,用自己的坚持与奉献,在曲靖与维西之间架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让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强国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董贵良的帮扶之路,不仅是对维西县教育的援助,更是对教育公平与希望的坚守。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像董贵良一样,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为孩子们点亮前行的道路,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董贵良的坚守与付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维西教育的未来之路。我们坚信,在他的引领下,维西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绚烂的明天,如同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光芒万丈。
曲靖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泓洁 王启宇
来源:掌上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