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年这场马拉松,前面的起跑点是青春活力满满的“起跑线”,后面是“养老休息区”。
中年这场马拉松,前面的起跑点是青春活力满满的“起跑线”,后面是“养老休息区”。
跑到中间,有人开始气喘吁吁,像被榨干的柠檬,再挤不出一滴汁水;
有人却越跑越精神,仿佛脚下装了小马达踩了风火轮,一路“嗖嗖”往前冲。
还不是因为有些人早早吃透了人生的“秘籍”,而有些人还在那儿摸瞎呢!
我发现身边那些混的顺风顺水的人并非都是985,211背书的高材生,很多二本三本甚至是专科生也有大把混的不错的。
仔细一琢磨下这些人,你就会在他们身上找到一些共性
以前,大家都觉得大厂工作稳如泰山,父母那一辈更是在一个厂子里,甚至可以一直干到退休,一辈子的青春都耗在一个厂子里度过,在这里娶妻生子的也大有人在。
可这两年,裁员潮一波接一波,35岁以上的员工首当其冲。
为啥?
经济学里有个“大拇指法则”,说的就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只有成为顶尖的那批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巴菲特说的:“在商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成功的人,一种是即将成功的人。”
身边那些混得好的中年人,其实他们早就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铁饭碗并不是公司给的,也不是平台赋予的,而是自己练就过硬的本事。只有仰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中年稳住阵脚的关键。
那么什么叫核心竞争力?
就是别人不行的时候你可以,别人能上的时候你干的比别人更出色。
前段时间看网上有一个短视频,讲的是有一个大厂的员工,他辞去了大厂几十万年薪的工作,一心一意的钻研奔驰车音响的修理,他自己还自己淘腰包,从国内外淘来了各种各样的音响,在别人的眼中,他就是有点不务正业。
原本干的好好的工作竟然不要了,跑去搞汽车维修。
放眼望去,国内搞维修的维修工那么多,凭什么他可以赚到钱呢?
但是他就是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自己在那儿捣鼓他的破音响。
但是久而久之呢,他积累了一定的粉丝,也悟出了很多的修理门道。
到现在呢,找排队,找他去修理豪华车的人不计其数!
你说现在这个世道,AI盛行,机器人代替了很多人工的岗位。
但是我觉得他的这门手艺,一时半会儿机器人儿是代替不了的。
老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可现实是身边很多人为了工作拼命熬夜、加班,拿命换钱,最后只能拿钱换命。
数据显示,80%的职场中年人存在健康隐患,腰椎病、胃病、肝病成了常见病。
北大教授刘国恩的调查也表明,身体健康是财富积累的关键因素。中年了,体检报告比年终总结还重要。
能推的酒局推,胜任不了的工作别逞能,只有身体好了,才能继续赚钱养家糊口。
现在有一个词儿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就叫做猝死。
可能在父母吃糠咽菜的那个年代,这个词儿说出来会让很多人惊讶不已。
但是放眼到现在,大家都已经可以做到充耳不闻了。
那是为啥呀?
因为各行各业现在,在拿健康换钱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前几天出差的项目比较多,有一次半夜出差去广州,在车上和出租车司机聊的比较多。
那个司机就和我说,他说,小姑娘,你不知道,像我们跑客运的,其实每一两个月猝死个一个两个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其实当时听他这么说,我也挺惊讶的。
我以前的印象当中,总觉得大厂的程序员儿天天加班儿,加点儿的工作是容易发生猝死这样的事情的,但是搞客运的开车拉脚的活儿,你告诉我也能猝死,实在是让我想不通。
他说他们司机里面有一个老大哥,妻子孩子都在老家,他一个人在广州这边跑滴滴那个大哥甚至不在广州租房子,一天二十四小时,吃住都在车里面,甚至十天半个月都不洗澡。
后来这位大哥在连轴转了几个月之后,就一觉睡过去,再也没有睁开眼睛看天明。
《好运》一书里有个“狡兔三窟”的观点,说兔子有多个洞穴,生存几率才会更高。
这放在中年人身上也一样。
现在经济形势多变,只靠一份工作太危险了。
中年人搞副业,可以遵循“531法则”,50%的精力放在白天上班儿上,30%的时间搞副业,10%精力用来不务正业。
我这里说的不务正业,并不是说让你去吃喝嫖赌,而是说去试水一下你不太擅长的行业。
比如白天你是是公司里的小职员,晚上可以做网约车司机、开直播、做自媒体写作。
这样,一旦主业出问题,副业还能撑起一片天。
我以前有段时间项目不忙时就跑去做微商了。
起初的原因是我特别的好奇,在偌大的一个团队里面,他们上面的人既不给下面发工资,也不给交下社保,除了每日的洗脑之外,怎么样去维护这个团队的运营
去了之后我才惊讶,原来在微商的团队里面,他们除了有一定的话术、一定的套路之外,在上面的人的确还真的是有两把刷子的。
别的不说,他们那种登台演讲给别人讲故事的这种感染力的确是还挺强的
但是后来我的项目越来越忙,我就从这个试水的不务正业的行当里面退出来了。
但是我的总结是,有些人的确可以靠嘴皮子发家致富的,倒也不是坑蒙拐骗,他们真的是在实打实的卖东西,只不过是上面的人卖给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卖给实体的客户。
但是并不排除他们其中一部分人真的能赚到钱。
中年人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失业,生活立马乱套。
所以,存钱就是给自己的生活上保险。遇到意外或者被辞退时,能让自己有底气说“滚蛋”的钱。
现在,大家得学着精打细算,能省则省。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先存一部分到备用账户。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
说到存钱,如果大家有兴趣,下一篇文章我就打算跟大家唠一唠,作为普通的小员工,怎么月通过精打细算可以多省2000块钱的事儿。
中年人在职场上,别总想着靠人情世故混日子。
放到职场上,休息、工资和社交,也很难兼顾。
那些混得好的人,都是把精力放在提升工作能力上。
职场只看利益,不看感情。
你对领导、同事再好,不如你对他们有用。
在我的前半生那部电视剧当中,贺涵有一句话说的我深以为然
他说在职场当中就不是让你来交朋友的,你把你的工作做得好了,业绩做的出色了,自然会有人靠近你来做你的朋友。
以上,你觉得怎么样
来源:小红殊要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