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餐】2025.04.02星期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06:40 1

摘要:► 中指院:3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6740元/平,环比上涨0.17%,同比上涨2.63%;二手住宅均价为13988元/平,环比下跌0.59%。

► 中证网:4月1日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已上调消费贷利率至3%以上,“2”字头消费贷产品难寻,部分产品提高了92个基点。

► 中指院:3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6740元/平,环比上涨0.17%,同比上涨2.63%;二手住宅均价为13988元/平,环比下跌0.59%。

► 小米汽车:近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

宏观经济

1、3月,财新PMI录得51.2,环比提高0.4个百分点,为四个月来新高。

2、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适当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适当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鼓励银行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

3、移民管理局: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1.4%。毗邻港澳陆路口岸旅客流量快速增长,返乡祭祖的港澳台居民、海外侨胞将明显增多。

4、税务总局:2024年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有力规范了行业税收秩序。近期拟在全国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

5、上证报:《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发布。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总估值约为15068亿美元,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近三成,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6、中国气象局:预计4月将有4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较常年同期(3.1次)偏多,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分别是4日至6日(偏弱)、13日至15日(弱)、19日至21日(中等)和27日至28日(弱)。

地产动态

1、北京市:3月二手房成交突破1.9万套,环比增长61.96%,交易规模与成交价格趋稳。在没有新增政策的前提下,成交量通过自行修复站到了一年来的高点,显示出市场韧性。

2、上海市:2024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2594.47亿元,同比增长4.91%;发放个人住房贷款951.23亿元,同比增长14.27%。截至2024年末,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6191.94亿元,同比增长2.82%。

3、广东省深圳市:3月一二手住宅网签总量10239套,环比、同比分别增长53.6%、66.2%;新房成交均价5.34万元/平,二手房成交均价6.36万元/平。

4、浙江省杭州市:4月1日成交8宗宅地,其中6宗溢价成交,4宗溢价率超过50%,其中有两宗地块楼面价均刷新板块地价新纪录。总成交金额92.95亿元。

股市盘点

1、周二,上证指数报3348.44点,上涨0.38%,成交额4994.16亿。深证成指报10503.66点,下跌0.01%,成交额6328.51亿。创业板指报2101.88点,下跌0.09%,成交额3037.17亿。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1.13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893亿。盘面上,可控核聚变、创新药、中药、电力等板块涨幅居前,人形机器人、算力、软件开发、金融科技等板块跌幅居前。

2、周二,恒生指数涨0.38%,报23206.84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23%,报5407.38点。国企指数涨0.24%,报8537.34点。盘面上,医药股全天走强,煤炭股、风电股、石油股、苹果概念股、保险股涨幅居前,半导体股、食品股、芯片股跌幅居前。南向资金净买入198.6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19.05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79.58亿港元。

3、截至4月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65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7104.97亿元,成交金额208.38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3月3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670.2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86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9350.5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5.41亿元;两市合计19020.8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7.27亿元。

5、上证报:今年以来,226家上市公司披露新签订单数量超670个,同比增长44.04%;总金额合计超过5500亿元,同比更是大幅跃升66.83%。

6、证券日报:截至3月底,146家A+H上市公司年报已披露,其中120家披露年报分红预案,金额合计7332.5亿元。叠加前期中期分红,合计分红金额将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5.2%。

7、证券时报:随着韩国结束为期17个月的卖空禁令,海外投资者周一推动了韩国股票卖空的激增,当天韩国首尔综指成份股总计1.2万亿韩元(合8.14亿美元)的卖空交易中,外国资金占了90%。

8、凯美特气(4连板):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9、兰石重装(6天3板):公司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10、圣龙股份:收到飞行汽车公司定点开发通知书,预计5年总销售金额1.2亿元。

11、古越龙山:决定对公司部分重点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调整。彩包花雕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2%-5%,清醇三年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4%-8%,部分坛酒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8%-9%。

12、中国能建: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作为总承包方,与阿斯塔纳市首都供水公司签署了阿斯塔纳市供水项目合同,合同金额约为6512亿坚戈,折合约96亿元。

13、宏景科技:与中国移动宁夏公司签署3.12亿元算力业务合同。

14、泰尔股份: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邰正彪被留置并立案。

15、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收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16、中国卫通:2024年净利润45449.28万元,同比增长30.3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23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3644.76万元(含税)。

17、航发动力:2024年营收478.8亿元,同比增长9.48%;净利润8.6亿元,同比减少39.48%。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0.97元(含税)。

18、翔港科技: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000万元到5000万元,同比增加713.32%到916.65%。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加强市场开拓,包装印刷、包装容器业务表现良好。

投融资

19、湖南发展:拟购买湖南湘投沅陵高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85%股权等,股票自4月2日起复牌。

财富聚焦

1、上证报:公募基金2024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行业整体投资收益近1.28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共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445.11亿元,是盈利最多的基金类型,与2023年的亏损相比打了一个翻身仗。

2、财经头条App:4月1日,国内黄金饰品价格显示,各大品牌金店金饰价格基本较前一日上涨17元/克,最高价报953元/克。

3、去哪儿:自4月5日起,成人旅客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20元燃油附加费,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费。相较于调整前分别降低了20元和10元。

4、上证报:2024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券商分仓佣金收入同比均再次减少,降幅分别达到8%、35%。基金费率改革有利于优化行业生态、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与信任感,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行业观察

1、发改委:1-2月汽车以旧换新超过107万辆,带动新车销售额达1165亿元;国内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2%,其中2月同比大幅增长26%。

2、工信部:1-2月,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7个和1.5个百分点;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9%,较2024年提高3.7个百分点。

3、广东省:将突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在重点领域应用赋能,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广泛拓展应用;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每年择优支持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案例,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

4、央视财经:4月1日,全球首个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在国内发布,标志着钠离子电池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据测算,一辆容量在226度的钠离子电池重卡全生命周期至少可以消纳154万度绿电。

5、财联社:产业链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英伟达H20需求增长明显,3月库存告急已是“一卡难求”,算力需求方加价求租H20,未来两个月H20不排除有停止流片的可能。

6、证券时报:多家海缆业内人士表示,海上风电的招投标变多,预计行业会再度上演2021年的抢装潮。其中的关键原料绝缘料,供需关系正在收紧。国内相关绝缘料企业,目前正满负荷运转,积极寻求超高压海缆料的国产替代。

7、央视财经:3月31日,白羽肉鸡的成交价格大约为每斤3.62元,较一个半月前“10元4斤”的最低价反弹了约40%。近期出栏的毛鸡正好对应了春节养殖户补栏的断档期,整体出栏量较此前有所减少,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加大,进而推动了白羽鸡价格的上涨。

8、中物联:3月全国共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21条。截至3月31日,全国共新开58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过123个。

9、海口海关:2023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海南离岛免税“即购即提”提货方式购物总金额69.4亿元、购物人数348万人次。“担保即提”提货方式购物总金额1.38亿元、购物人数1308人次。

10、武汉海关: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货运航线两年来,累计进出境货运航班10953架次、进出口货邮量38.71万吨,货物运输辐射欧美、亚非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点42个,通达28个国家和地区。

11、科技日报:英国《自然·神经科学》一项研究报道了新脑机接口技术,其可将大脑中言语活动实时转换成有声词汇,即能让实时意念“说话”。该技术可以帮助失语者重拾实时流畅交流的能力。

公司要闻

1、财经头条App:3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3205辆,同比增长268%;小米SU7交付量超29000辆;阿维塔销量10475辆,同比、环比皆翻倍;理想汽车交付36674辆,同比增长26.5%;蔚来汽车交付15039辆汽车,同比增长26.7%;零跑汽车交付量达到37095辆,同比增长154.65%。

2、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18A制程节点正在按既定计划推进,首个外部客户的流片工作即将完成。预计今年下半年,随着英特尔Panther Lake客户端处理器的推出,将开始大规模量产。

3、新京报:有消息称,宇树科技计划引入新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和中国移动,目前还在沟通具体投资份额。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称此新闻不实。

4、字节跳动:要求招聘“突破经验依赖”,不止招经验丰富的人,也要多招毕业不久的优秀的人。今年计划将毕业三年内青年人才招聘量扩大一倍,三年以上社招占全年社招比例保持在70%。

环球视野

1、央视新闻: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可能会在近日宣布关税细节。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会表现得“非常友好”,在某些情况下,关税可能会大幅降低。

2、韩国:3月出口额5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进口额5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得益于HBM和DDR5等产品需求增加,半导体出口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逼近2022年创下的出口纪录(131.2亿美元)。

3、央视新闻:自1987年至2021年,联邦航空局共报告美国飞机空中相撞事故超8000起,其中近四分之一的事故涉及军用飞机。

4、越南:下调液化天然气和汽车等一系列产品的进口关税,将部分类型汽车的关税税率从最高64%下调至32%,液化天然气税率从5%下调至2%。

金融数据

国内

1、证券日报:一季度,公司债券发行数量合计达1227只,占交易所债券市场总发行数量的44.31%,发行总额合计达8705.19亿元,呈现出产业债券支撑规模、创新债券驱动转型、高等级债维持流动性等特点。

2、新三板:4月1日,合计挂牌6088家公司,当日减少2家,成交金额2.36亿。三板成指报758.66,涨0.2%,成交额1.57亿。

3、国内商品期货:截至4月1日下午收盘,多数收涨,玻璃涨超4%,焦炭、原油、尿素涨超3%,LU燃油涨超2%,铁矿石、乙二醇、沪金、苯乙烯、沥青涨超1%;菜粕跌超2%,烧碱、纸浆跌超1%。

4、国债:4月1日,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S2506下行0.04%至102.346,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2506下行0.04%至105.570,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506下行0.08%至107.760。10年期国债利率跌0.25BP,至1.81%;10年期国开债利率涨0.50BP,至1.85%。

5、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4月1日,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505,以556.1元/桶收盘,上涨18.7元,涨幅为3.48%。全部合约成交148097手,持仓量增加5458手至48802手。主力合约成交118614手,持仓量增加3481手至28499手。

6、央行:4月1日开展649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当日有3779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3130亿元。

7、Shibor:隔夜报1.8230%,上涨8.40个基点。7天报1.8070%,下跌21.60个基点。3个月报1.9070%,下跌0.50个基点。

8、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7.2687,跌0.2358%,人民币中间价报7.1775,涨0.0098%。

9、上海环交所:4月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01100吨,成交额844.34万元,收盘价85.51元/吨,跌0.72%。

国外

10、亚洲:日经225指数涨0.02%,报35624.48点。韩国KOSPI指数涨1.62%,报2521.39点。

11、美股:道指收涨跌0.03%,报41989.96点;纳指收涨0.87%,报17449.89点;标普500收涨0.38%,报5633.07点。

12、欧洲:英国富时100收涨0.61%,报8634.80点;德国DAX30收涨1.70%,报22539.98点;法国CAC40收涨1.10%,报7876.36点。

13、黄金:COMEX黄金期货6月合约收跌0.06%,报3152.3美元/盎司。

14、原油:WTI 5月原油期货收跌0.39%,报71.2美元/桶。布伦特6月原油期货收跌0.37%,报74.49美元/桶。

15、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跌0.69%,至1587点。

·“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

► 中邮证券:核聚变能具有燃料丰富、清洁、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突出优点,1克燃料可产生约8吨石油的能量。可控核聚变目标是实现安全、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在技术攻克过程中,主要的约束方式有惯性约束(通过高能激光或粒子束将燃料加热并压缩成等离子体)和磁约束(托卡马克、仿星器、反向场箍缩及磁镜等)。全球维度来看,托卡马克是主流路线,中国近几年开始发力。

► 华龙证券: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第一壁材料钨、高温超导带材原料REBCO和氘氚燃料;中游为相关设备,核心设备包括超导磁体、第一壁和偏滤器,其中超导磁体占总投资成本约40-50%。高温超导磁体可大幅提升磁场强度,是装置运行的核心部件,第一壁的作用是控制进入等离子体的杂质等,偏滤器的作用是控制等离子体与真空室壁面的相互作用;产业链下游为应用环节,核聚变技术主要用于发电、医疗、科研等领域。

► 浙商证券:中国核能发展技术路线,“热堆(压水堆)-快堆-聚变堆”。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总数达到33台,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前期实验堆为主,后期商业堆接力。预计全球核聚变设备市场年均规模将从2021-2025年的208亿元增长至2026-2030年的917亿元、2031-2035年的 2172亿元,2023-2033年年均复合增速26%。

► 天风证券:可控核聚变是解决人类终极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国防工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巨大的商业价值+战略价值已驱动可控核聚变在技术、产业、资本等方面全面提速。建议重点关注在可控核聚变装置开工方面核心受益的供应商,重点推荐国内领先的高温超导磁体供应商,高温超导磁体是第二代紧凑型托卡马克装置最佳选择,成本占比近一半,建议关注高温超导带材主要供应商。

来源:财经早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