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赵和是唐朝晚期江阴县的县令,他是天水人,因为断案公正廉明,善于用简单的活就断定复杂的案件,所以多次出任政务繁重的县的县令,全都因澄清了许多冤案而受到高度评价。不论什么复杂曲折的案件,他全能调查处理得清楚明白。因而远近闻名,唐懿宗时期,他调任江阴任县令,在他
唐朝江阴县令赵和
赵和是唐朝晚期江阴县的县令,他是天水人,因为断案公正廉明,善于用简单的活就断定复杂的案件,所以多次出任政务繁重的县的县令,全都因澄清了许多冤案而受到高度评价。不论什么复杂曲折的案件,他全能调查处理得清楚明白。因而远近闻名,唐懿宗时期,他调任江阴任县令,在他任上发生了一起离奇的案子。
赵和断案
这一年,楚州淮阴县发生了一起关于钱财的纠纷。有两位农夫,东邻与西邻,他们是一对世代相交的好朋友,又是近邻,东邻因为有急事,需要一笔现金,于是将一张大商号的契据抵押给西邻,从而借得一笔资金。双方约定在来年以加息的方式赎回这张契据。到了约定的日期,东邻先支付了八百缗作为赎金的一部分,并告知西邻将在次日支付剩余的金额,并取回契据。由于两家关系深厚,东邻并未要求西邻出具关于八百缗的收据。然而,当东邻次日带着剩余的金额前来时,西邻却一反常态,根本不承认已收到八百缗的钱。东邻遇到这样的事也无计可施,于是先后到县衙和州府告状,但都因缺乏证据而被拒绝受理。绝望之中,他想起来已经在江阴当县令的赵和,一位善于解决疑难案件而闻名的老县令,于是决定越县前往江阴县衙申诉。
江阴县令赵和断案
那时,县官各有管辖的地方,自己是江阴县令,怎么好出界去管人家淮阴的案子? 所以赵和初见东邻时,以其官位低微且案件非本县所管为由,试图推托。但禁不住告状人苦苦哀求,也发现此案确有蹊跷,于是想出一条计策来:他写一文书请江阴公人前往淮阴,说江阴县拿到一伙江洋大盗,其中涉嫌淮阴县的西邻XX,请淮阴县帮忙缉拿。那时大唐有法令,凡涉到江洋盗案,各县都要通力合作。所以淮阴县令见到文书,丝毫不敢怠慢,忙令捕快带领江阴公人,将西邻捕到并解送到江阴。
在一脸懵逼的西邻面前,赵和威胁要动大刑,西邻完全不知所故,吓得胆战心惊。随后,赵和要求西邻列出家中所有财物的清单以便核对以证清白。西邻不疑有他,要紧想开脱罪孽,连忙将家中财物详细列出,其中包括了东邻赎契据的八百缗。赵和见状,笑着指出西邻的谎言,并命东邻出来对质。西邻羞愧又害怕,最终承认了欺瞒东邻的罪行。赵和随后将西邻押回本县,令其交出契据并进行了处罚。
赵和断案
这则故事选自北宋时期编写的《太平广记》中,这是一本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等纪实题材。因成书于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名为《太平广记》。江阴县令赵和的这则断钱案因为断案和破案巧妙而被收入书中,不仅举国家喻户晓,更让江阴赚足了名气,所以历代江阴地方志都将赵和列入江阴名宦而加以纪念。
江阴县令赵和机智断案
来源:读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