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骑兵为何会在唐朝突然沉寂?在唐朝之后又迅速复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23:06 1

摘要:在一开始,重装骑兵优势明显,所以成了战场上的主力。但是到后来,战场上的敌人变成了胡人,轻骑兵更灵活,重装骑兵也就逐渐沉寂。唐后,战争需求再次变化,重装骑兵也因此复兴。

在一开始,重装骑兵优势明显,所以成了战场上的主力。但是到后来,战场上的敌人变成了胡人,轻骑兵更灵活,重装骑兵也就逐渐沉寂。唐后,战争需求再次变化,重装骑兵也因此复兴。

在中国古代军事发展史上,重装骑兵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这个兵种的产生、发展、衰落,都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无论是南北朝时期,还是后来的五代十国,北方的那些政权,主要的兵源永远是游牧民族。原因很简单,这批人弓马娴熟,能征善战。不需要怎么训练,就能成为战斗力不错的士兵。

但是在一开始,和中原王朝对抗时,游牧民族并不占据优势。甚至很多时候,他们都是被压迫的一方。

晋朝的时候,司马家的那些宗室,为了方便镇守地方,也为了补充自己的军队,大量的招募匈奴、鲜卑部落,以他们作为自己的兵源。在这个时期,中原王朝还很强大,周边的这些部落,根本威胁不到中原。

在晋朝的时候,司马家的宗室负责镇守地方。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他们决定从军队入手。 但军队想要扩张,并非是简单的事。若是强行征召百姓,恐怕会引起民变。

所以,他们就和以前一样,向蛮夷征兵。他们大量招募匈奴、鲜卑部落的善战之士,以他们填充军队。

在这个时期,汉朝的余威尚存,在中原王朝的眼里,这些游牧民族不再是威胁。因为他们有更强的武力,所以,就算给予他们铠甲、武器,也不担心对方会造反。

而当时的晋朝官员,为了能让鲜卑人为他们所用,不但许下大量的好处,还给予其甲胄、军备。这还不算完,这些官员承诺,允许这些士兵在攻城略地后,劫掠当地的钱财、妇女,甚至还允许他们抢夺工匠。

所以,靠着晋朝官员的帮助,鲜卑的骑兵,也就有了发展到“人马具装”的基础。

当然,晋朝的武力并不弱,要不然,也不会放任游牧民族如此壮大。但问题是,在八王之乱中,晋朝的这些精锐,全都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在之前,没了士兵就再招一批,中原这么多人,总能找到士兵的。但是,八王之乱后,中原十室九空,基本没有人了。而且,长期的战乱,加上官员不当人,百姓也不愿再为其卖命。

后来,刘渊见晋朝没前途,选择了自立为王。靠着自己的威望,率领五部匈奴和部分汉人,建立汉庭,自立为匈奴单于。刘渊来这么一出,带走了剩下愿意作战的人。自此,中原再无可战之兵。

原本,晋朝步兵、骑兵齐全,甚至还有不少的精锐。但是一场内乱下来,晋朝元气大伤。南渡之后,只能依靠于世家的私兵。

而北方的那些政权,大多是游牧民族建立的。这些人来自草原,平时作战的时候,也是以骑兵居多。加上北方产战马,这些国家的骑兵,可不是一般的多。所以,中原就成了骑兵的天下。

考虑到北方的地形,在所有骑兵中性价比最高的,还得是重装骑兵。原本,游牧民族是供不起这样的军队的。就算供得起,工匠手艺也未必能做到。

但别忘了,在晋朝的时候,那些官员曾许诺,“工匠、钱财随意掠夺”,而且,还给这些人发了甲胄。这样一来,游牧民族组建重骑兵,可就相当轻松了。

在这个阶段,重装骑兵是战场的主力,一旦出场,基本就能决定胜负。也很合理,投入了这么多钱,肯定要有回报的。

但是,这样的一批军队,在隋末唐初的时候,虽然仍有编制,但不再是战场的决胜手了。

并非是重装骑兵战斗力不强,而是单纯的用不上了。曾经北方混战的时候,大家都是游牧民族出身,战斗力差不了多少。所以,重装骑兵的出现,才能改变战场的走向。

但是到了隋末唐初,经历了一次民族融合,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成了汉人。所以在骑乘马匹这方面,就比游牧民族稍逊一筹。当然,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让重装骑兵沉寂的,还是唐朝面对的对手。和之前的中原内战不同,到了唐朝,就和以往的中原王朝一样,要面对游牧民族了。

众所周知,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烦人。你比他弱,他入侵你你阻止不了。你比他强,他没事骚扰你,你也灭不掉他。究其原因,还是机动性太强。

重装骑兵哪都好,能冲锋陷阵,能切割敌军,唯一的问题就是,他追不上轻骑兵。这也不算什么问题,毕竟人家是轻骑,能追上就怪了。可是,唐朝要面对的对手,基本都是轻骑兵。

所以,重装骑兵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能追上的敌军,不用他也能击败;需要他的场合,往往追不上敌军。所以,在这个时期,重装骑兵沉寂了。当然,处于保险起见,朝廷还是留了一批精锐,以防不时之需。

在面对吐蕃、突厥部队的时候,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骑马步兵。这个名词听起来可能很奇怪,骑兵就是骑兵,步兵就是步兵,何来骑马步兵一说?

这可不是瞎胡闹,而是经过长期作战后,唐朝选出的最优方案。开展前,让轻骑兵探明敌踪,打探消息。开战后,骑兵掩护侧翼,与地方骑兵纠缠厮杀。而真正出力的,是中央的步兵。

这些人不一定要骑马,也可以骑驴或者骡子。总之,只要能跟上大部队,坐骑是什么都不算问题。

骑兵在冲击后,速度会下降,而这就是骑兵的缺陷。但骑马步兵就不一样了,他们能骑马,但马上作战的功夫不一定好。速度下降后,才是他们表演的场合。

骑兵负责突击敌军、令敌人腹背受敌,步兵则负责扩大战果。他们上马能奔袭,下马可列阵,在面对游牧民族的时候,可谓是最优选择。

甚至于,在双方陷入僵持的时候,这些骑马步兵中,还能跳出来一群气力雄浑的力士。他们披甲,持陌刀等重兵器,击破敌方步兵阵列,也能砍杀地方骑兵。

唐朝的这种军事部署,简直是为游牧民族量身定制的。稍弱一些的部落,轻骑兵就能打发了。强一点的,也有步兵的输出。就算碰到大战,也有力士破开敌阵。总之,塞外战争会发生的,他们都能解决。

而在唐朝灭亡后,女真等少数民族又崛起了。还是老一套,他们那边的战马资源,是中原一直渴求的。而且,唐朝灭亡后,一些工匠、技术,甚至是武库资源,也被他们接手了。

而在唐朝以后,重装骑兵也有复苏的架势。重装骑兵复苏的关键,就在女真人身上。他们接收了辽国、宋朝的工匠、武库、技术,自己又占据了优质战马产地。于是,他们就弄出了一支重装骑兵——铁浮屠。

在战场上,铁浮屠和女真轻骑兵配合,那是相当默契。别说是缺少战马的宋朝了,就算是其他游牧民族,只要主力在战场上,女真人也丝毫不惧。

没办法,重装骑兵投入大,灵活性不足,但是在大战场上厮杀,谁也比不过他。

除了女真人以外,金国也研究重骑兵了。但和女真人的发展方向不同,金国的发展方向,更像是唐朝的骑马步兵。

毕竟是游牧民族,马上作战是种族天赋。而且,他们擅长使用重箭重甲,射程远,防御力高。一般的敌军碰到了,打都不知道怎么打。

当然,可能是因为技术、资源方面的问题,金国的这批重骑兵,并非是全员具装甲骑。但这也没什么,毕竟他们的战斗力,已经用无数的战绩证明过了。

他们的重骑兵必要时还能下马作战,且擅长在严寒天气中伏击、依靠干酪马奶长途奔袭。所以才说,他们很像唐朝的骑马步兵。

同时期,还有西夏的铁鹞子,也是身着重甲,刺斫不入。在当时,这些重装骑兵只要出现,基本就决定了胜负。

战斗力如此剽悍,游牧民族也不缺战马,自然会投入精力。所以,重装骑兵就复兴了。

而到了后来,在战场上,火器越来越重要了。骑兵身上的铠甲,能抵挡刀枪剑戟,却挡不住火枪火炮。

训练一个重骑兵,投入的开支不是个小数目。花了这么多钱,却不一定能有什么成效,所以,重装骑兵也就彻底退出战场了。

来源:大陈说书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